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微环谐振腔产生光频梳的色散控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9-08 13:53
【摘要】:随着人们对通信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大,基于微环谐振腔产生的光频梳,可以很好地满足通信系统的光源要求。光频梳具有光谱范围广、相干性高、集成化等特点,由于光频梳是基于四波混频效应产生的,因此对微环谐振腔的色散曲线要求比较严格。总结了目前几种控制微环谐振腔色散特性的最新研究,包括改变微环的宽度等,利用slot结构和微环结构相结合,采用光子晶体结构等方法,对这些结构的优缺点及性能作了比较分析。同时还对进一步优化微谐振腔的色散曲线提出了展望,利用微环和光子晶体结构的组合方法,有可能实现较小光谱范围内色散曲线的优化,提高四波混频的效率。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 capacity, the optical frequency comb based on micro-ring resonato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ptical sourc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optical frequency comb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spectrum, high coherence and integration. Because the optical frequency comb is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 effect, the dispersion curve of micro-ring resonator is requir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on controlling th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ring resonators, including changing the width of the micro-ring. By combining slot structure with micro-ring structure and using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structur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ring and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can optimize the dispersion curve in a small spectral rang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ur-wave mixing.
【作者单位】: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SS2012AA010407) 科技支撑计划(2012BAH06B03)
【分类号】:TN9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丹;郑义;;一种超宽带低色散多孔光纤的数值研究[J];光学学报;2013年08期

2 戴能利;李洋;彭景刚;李进延;;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1期

3 李曙光;朱星平;薛建荣;;全波段正常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J];物理学报;2013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侠;侯蓝田;王伟;;一种双包层低损耗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J];光通信技术;2011年12期

2 耿鹏程;张伟刚;张珊珊;阮隽;;新型宽带单偏振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3 王丹;郑义;;双包层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4 王丹;郑义;;一种新型微结构光纤的设计与数值研究[J];光学学报;2012年08期

5 曹凤珍;张培晴;戴世勋;王训四;徐铁峰;聂秋华;;3~5μm宽带超低色散平坦硫系光子晶体光纤[J];光子学报;2014年06期

6 林建强;石志东;何伟;季敏宁;;矩形晶格微结构光纤偏振拍长稳定性的优化[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1期

7 林建强;石志东;何伟;季敏宁;薛琴;;圆形晶格高双折射多孔光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2期

8 张少华;姚建铨;陆颖;徐德刚;李敬辉;;超平坦色散和低损耗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12期

9 徐惠真;周昌杰;;全固高非线性低色散斜率光子晶体光纤设计[J];中国激光;2012年11期

10 李绪友;许振龙;凌卫伟;郭慧;王岁儿;;高非线性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中国激光;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少华;四波混频差频产生太赫兹及光子晶体光纤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吴侠;双包层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2年

3 陈娟;平坦色散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白春雷;两种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马骏;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与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国;张虎;张霞;杨伯君;;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四波混频实验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8年03期

2 周会丽;张霞;高健;黄永清;任晓敏;;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中实现光波变换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01期

3 原荣;色散补偿技术及其进展[J];光通信技术;2002年05期

4 武劲青,薛文瑞,周国生;方形渐变空气孔微结构光纤的色散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刘洁;杨昌喜;Claire Gu;金国藩;;一种新型高非线性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结构[J];光学学报;2006年10期

6 苑金辉;侯蓝田;周桂耀;魏东宾;王海云;;一种阶梯结构的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张岚;杨伯君;王秋国;何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全光波长变换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11期

8 邵潇杰;杨冬晓;耿丹;;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转换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9 关寿华;于清旭;郑建洲;;光子晶体光纤色散极值特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2年08期

10 胡明列,王清月,栗岩锋;微结构光纤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法[J];中国激光;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如华,乐时晓,吕百达;两面角反射器谐振腔的基本性质[J];激光杂志;1989年04期

2 李育德;同轴气体激光器二球面镜腔内光束的传输特性[J];激光杂志;1993年02期

3 ;光调制技术及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4期

4 周少玲;光纤光栅激光器型传感器及其研究现状[J];光通信技术;2004年08期

5 罗雄;廖成;孟凡宝;张运俭;;同轴虚阴极谐振效应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11期

6 于江;杨利峰;毛文炜;;双镜式立体环形谐振腔的像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7 余本海;牟光臣;胡雪惠;;多棒串接固体激光器输出光束发散角的研究[J];激光杂志;2007年05期

8 李阔湖;景东山;温耐;张芳;;直角锥镜谐振腔模式分布的边界元数值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9 陈明;尹福昌;阴俊燕;;Nd~(3+):YAG脉冲固体激光器的研制[J];仪器仪表用户;2008年06期

10 鲍峻松;钱祖平;项阳;常海峰;;亚波长谐振腔实现方法研究[J];军事通信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远杰;张天爵;纪彬;姚红娟;安世忠;邢建升;唐传祥;;100MeV负氢回旋加速器高频谐振腔的公差研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泽学;;激光陀螺谐振腔真空处理技术[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孙国强;郑刚;申晋;庄松林;;用激光器外腔测量微小颗粒[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丽玮;;八毫米高Q细调谐振腔[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C];1987年

5 周少玲;;光纤光栅激光器型传感器及其研究现状[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沈旭明;王家素;宋宏海;郑郡;;单畴钇钡铜氧块材高Q值谐振腔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7 张益林;周碎明;;同轴谐振腔在高功率多注速调管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彬;张文杰;;同轴谐振腔螺钉加载结构中的螺钉等效电纳拟合公式推导[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9 翟春田;郑敏焘;;无反射微波加热炉的设计原理和模型测试[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10 答嘉曦;洪越明;董天临;余调琴;樊明武;;回旋加速器谐振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 王绍华;微波炉磁控管的构造、原理及判别[N];电子报;2006年

2 江苏 天师;机箱减振有妙方[N];电脑报;2005年

3 滕继濮;来自蝴蝶翅膀的创意[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于德福;新崛起的激光技术品牌[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沈建苗 编译;晶体管激光器初露曙光[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本报记者 阮湘华 通讯员 李岩;自主创新激发出壮丽事业[N];科技日报;2006年

7 山东 李成生 崔玉方 张敏;怎样延长电视发射机电子管的使用寿命[N];电子报;2006年

8 赵卓昀;隔墙视物不是梦,科学家已能让固体变透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MT-RJ接头可以胜任千兆传输[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郭关朝;健康型“ 绿动力”内墙涂料[N];中国建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华;低磁场谐振腔切仑科夫振荡器—锥形放大管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蔡纯;Ⅲ-Ⅴ族半导体MQW平面波导光器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华伟;复杂电磁媒质介电系数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曹斌照;傅立叶展开—差分法在波导与谐振腔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罗雄;同轴虚阴极振荡器基础理论研究及原理性实验[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孟繁义;左手介质异常电磁特性激发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许鸥;基于光纤光栅的光纤激光器、滤波器和倾斜光纤光栅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武乐可;半导体远红外/THz上转换成像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郭曙光;紧凑光子源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10 吕昌贵;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其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高Q谐振腔光学特性及非线性效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 陈蕊;基于动态扫频介电常数的测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世勇;微波在线密度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2年

4 余本海;两级串接连续Nd∶YAG固体激光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刘畅;LD泵浦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平凸谐振腔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谭改娟;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谐振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7 姚东明;激光二极管阵列泵浦固体激光器驱动电源及谐振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宋业英;微孔阵列谐振腔输出光场分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晖;回旋速调管谐振腔的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刘俊平;低功耗MPT谐振腔改进设计与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30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230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