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基于纠错码的数字签名协议

发布时间:2018-10-15 13:31
【摘要】:基于纠错码中的NPC问题——陪集重量问题和一般线性码译码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字签名协议,接着对签名协议提供几种可能的攻击方法,例如穷举攻击、仅知密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和利用密钥伪造签名,进行安全性分析,并且给出相应安全性分析的计算复杂度,介绍了四种Goppa码的参数及其相应数字签名协议的安全水平.通过实例分析该签名协议的可行性,即协议过程是矩阵之间的运算,分析了协议的计算效率,计算了密钥量,用示意图表示了正确解密的概率.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能实现签名和加密,而且实现复杂度低、加解密效率高,具有抵抗量子计算的潜力,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交易过程.
[Abstract]:Based on the NPC problem in error-correcting codes, the coset weight problem and the decoding problem of general linear codes, a digital signature protocol is first proposed, and then several possible attack methods are provided for the signature protocol, such as exhaustive attack, only known ciphertext attack, etc. The secur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selecting plaintext attack and key forgery signature,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analysis is given. The parameters of four Goppa codes and the security level of the corresponding digital signature protocols are introduc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ignature protocol is analyzed by an example, that is, the protocol process is an operation between matri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tocol is analyzed, the key quantity is calculate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 decryption is expressed by a schematic diagr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col can not only implement signature and encryption, but also has low complexity, high efficiency of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resist quantum computing.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图书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3212,61170080,612023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61332019,U113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9101800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CB34060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CDB453)
【分类号】:TN918.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新梅;纠错码数字签名方案的修正[J];电子学报;2000年02期

2 李元兴,成坚,王新梅;一种基于代数编码理论的签名、加密和纠错公钥体制[J];电子科学学刊;1991年04期

3 张振峰,冯登国,戴宗铎;基于纠错码的AW数字签名方案的分析[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02期

4 刘会英;王韬;郭世泽;赵新杰;;基于汉明重的MIBS密码代数旁路攻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梅挺;代群;张明;;McEliece公钥密码体制中问题的分析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07期

6 张焕国;管海明;王后珍;;量子计算的挑战与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吴万青;张焕国;吴朔媚;毛少武;;一种基于李代数的密码体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邦彦;;P/NP问题的答案是P≠NP[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2 郭蕾;;NPC问题中几个基本定理的证明[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3 周永生;韦结余;;基于蚁群算法的出租车零空载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4 戚君贤;周建钦;;密码理论算法综述[J];电讯技术;2006年05期

5 张颖;岳殿武;杨艳冰;;容错Rao-Nam私钥密码体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徐伶燕;;基于纠错码的数字签名[J];大众科技;2007年04期

7 李峥;马智;吕欣;冯登国;;基于量子CSS纠错码的量子公钥密码和消息认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8 刘金龙;许宗泽;;利用Cartesian认证码构造安全认证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8期

9 刘金龙;许宗泽;;CARTESIAN认证码的原理及构造[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金龙;许宗泽;;任意信源数和认证符数的Cartesian认证码的构造(Ⅱ)[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后珍;扩展MQ密码体制的构造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韩牟;基于编码的后量子公钥密码学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覃健诚;网络多层纵深防御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袁峰;多变量公钥密码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瑞杰;注水系统生产状态智能分析与运行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吕科;基于物体轮廓的曲线匹配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超;信息安全与信息可靠性研究中的编码密码理论与技术[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韦宝典;高级加密标准AES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高峰;梯级水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与自动发电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宜;基于供应链的回收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后珍;张焕国;管海明;伍前红;;多变量代数理论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管海明;;国外量子计算机进展、对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计算机安全;2009年04期

3 王新梅;快速软判决译码[J];电子学报;1986年04期

4 柳毅,姜正涛,王育民;基于Merkle树的安全移动代理路由协议及其推广[J];电子学报;2005年07期

5 蔡永泉;刘芳;;DMSS-动态Merkle可信树签名方案[J];电子学报;2009年S1期

6 李元兴;用BCH等线性分组码构造McEliece纠错码公钥密码体制[J];电子科学学刊;1993年02期

7 卢明欣;来学嘉;肖国镇;秦磊;;基于DNA技术的对称加密方法[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7年02期

8 ;A new perturbation algorithm and enhancing security of SFLASH signature scheme[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0年04期

9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multivariate hash function[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0年10期

10 杜伟章,王新梅;基于最大秩距离码的McEliece公钥密码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子阳;数字签名系统 维护网络秩序[J];互联网周刊;2001年39期

2 ;数字签名出标准[J];每周电脑报;2001年63期

3 逸飞;数字签名正在起动[J];计算机安全;2002年04期

4 周立章;王世伦;;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群体数字签名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2年07期

5 于工,张祥光;隐藏于图像中的数字签名[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伍班权;数字签名:电子政务的安全锁[J];软件工程师;2005年05期

7 尼春雨;“数字签名”全接触[J];电脑应用文萃;2005年09期

8 杨伟帆;何方白;;数字签名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与实现[J];中国无线电;2005年12期

9 陈赫贝,阮飞;XML数字签名及其应用研究[J];微机发展;2005年02期

10 李明浩,吴智文;数字签名面临的技术问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冠群;孙涛;;数字签名——加密、鉴别和实现设想[A];第三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2 胡远锋;;数字签名原理浅析及其在网上银行的应用[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葛陵元;胡湘陵;郑若忠;;以二次同余方程为基础实现显式的数字签名[A];第四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9年

4 傅鹂;程艳;陈承源;;基于椭圆曲线的XML数字签名研究与实现[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5 贺琦;鲁昌华;侯锋平;;基于指纹识别与数字签名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宋成;;基于EIGamal数字签名的安全性研究[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永生;周国祥;;基于PKI数字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王保银;;PKI体系中的签名、认证及其应用[A];2008-2009年船舶通信导航论文集[C];2009年

9 蒋超;曹鸣;;基于MSCAPI的数字签名的开发[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10 李永花;赵冰燕;王晶;;一种基于Java的数字签名方法[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丹;大连国税局“设计”数字签名[N];中国税务报;2007年

2 魏衍亮;美中两国数字签名专利部署扫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记者 武晓黎;数字签名面临信任危机[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4 记者 戈清平;企业数字签名频被盗 亟待加强管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小议数字签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乌兰;数字签名:网络电子商务新模式[N];人民邮电;2005年

7 郭涛邋何增斌 王润泽;数字签名之后,再给申报数据加个密[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张祖舜;数字签名合法化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9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王家振;网上报税离不开数字签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帷幄;详解数字签名[N];计算机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文;数字签名理论及应用若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彰;数字签名和认证加密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郭兴阳;基于攻击的数字签名安全性分析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苏万力;若干具有特殊性质的数字签名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青;具特殊性质的数字签名和公平交换协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赵泽茂;数字签名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键红;面向群体数字签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洪涛;基于椭圆曲线和双线性对的数字签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贾晓芸;面向群体的数字签名体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李俊;面向群组的数字签名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丹;基于数字签名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贵州大学;2008年

2 赵强;数字签名的验证技术[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陈阳;基于数字签名系统的实现[D];贵州大学;2007年

4 孙文高;数字签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秦鑫;数字签名批验证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朱俊青;可信数字签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0年

7 何定彦;标准模型下强不可伪造数字签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晓静;数字签名在公平交易协议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施荣灿;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D];福州大学;2003年

10 毛臣;基于改进的数字签名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2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272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