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G.729语音压缩编码算法研究与DSP实现

发布时间:2018-10-15 17:22
【摘要】:G.729是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语音编码标准。它具有较低的编码速率、较低的延时和较高的合成语音质量,因此在语音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G.729语音编码算法已经很成熟,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首先,G.729语音编码算法复杂度较高,对语音通信来说,实时性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标准算法很难直接被使用。其次,虽然G.729标准已提出了多年,但是集成的G.729编解码器出现的相对较少。为此,论文以G.729标准为基础,以项目组自主研发的手持式信息平台为背景,对G.729标准进行研究和实现。第一,研究G.729语音编码算法。通过对G.729标准算法进行分析和仿真,得到编解码器的算法复杂度,为能够进行实时编解码提供依据。第二,设计语音编解码算法DSP软件实现架构。论文选用DM3730双核芯片的DSP核与音频芯片,设计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语音编解码模块和中断服务程序模块,并对程序从编译器级和代码级两方面进行优化,保证G.729编解码算法能够实时处理语音信号。第三,验证G.729编解码算法的性能。以手持式信息平台为硬件背景,通过DSP在线调试工具对音频采集与播放模块和语音编解码算法模块进行测试。合成语音质量的平均分段信噪比为10dB,编码一帧语音信号需要5.4ms,解码一帧语音信号需要1.7ms,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文研究的内容对在DSP平台上实现语音信号采集与编解码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Abstract]:G. 729 is a speech coding standard pro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Because of its low coding rate, low delay and high synthetic speech qualit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G. 729 speech coding algorithm has been very mature, but still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first, G. 729 speech coding algorithm complexity is high, for speech communication, real-tim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he existing standard algorithm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directly used. Secondly, although the G.729 standard has been proposed for many years,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integrated G.729 codec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G.729 standard and the handheld information platform developed by the project team, the thesis researches and implements the G.729 standard. Firstly, G. 729 speech coding algorithm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G. 729 standard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complexity of the codec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eal-time coding and decoding. Second, the design of speech codec algorithm DSP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the DSP core and audio chip of DM3730 dual-core chip are selected to design voice acquisition and playback module, speech codec module and interrupt service program module. The program is optimized from compiler level and code level. The G. 729 codec algorithm can process the speech signal in real time. Thirdly, the performance of G. 729 codec algorithm is verified. Taking the handheld information platform as the hardware background, the audio acquisition and playback module and the speech codec algorithm module are tested by the DSP online debugging tool. The average segmented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the synthesized speech is 10 dB, the coding of a frame of speech signal needs 5.4 Ms, and the decoding of a frame of speech signal needs 1.7 Ms, which meets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s the expected goal.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eech signal acquisition and codec on DSP platform.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1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蕴谷;;基于谱减法和经验模式分解的语音增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冯哲;孙吉贵;张长胜;王岩;;汉语语音合成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张余生;夏秀渝;杨莎;;基于神经网络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说话人识别[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冀常鹏;高茉;;嘈杂环境下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吴晶;柳洪轶;;基于子带编码的数字音频水印算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张东;林晖;;基于子带编码的数字音频隐藏算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赵立业;;数字助听器系统中的回声消除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11期

8 王易川;李智忠;;基于Mel倒谱和BP神经网络的船舶目标分类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6期

9 王宏;郭艳丽;贾新民;;基于HMM的孤立字识别[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宏;李鑫;高阳;;基于大学生的汉语说话人识别语音库设计[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静;刘健刚;;英语寂语声信号检测[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曼曼;杨鸿武;洪宁;杨硕;刘亚丽;;基于EMD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黄晓丹;洪青阳;李琳;李稀敏;梁大伟;陈万里;吕伟辰;丘敬云;王薇;;声纹识别语音数据库建设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方杰;李英;陶泯;;语音信号的一种加权的鲁棒特征参数W_RAS_MFCC[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5 杨威明;;基于阈值的小波变换语音增强方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潘欣裕;董兴法;赵鹤鸣;;基于谱能比例加权的谱减法语音增强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王明;刘好新;张歆奕;;一种基于时频方差和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红雨;廖逢钗;卢昌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普通话语音失误判别方法[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陆飞;何文秀;徐春燕;;基于自相关夹角法的语音识别算法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10 俸云;景新幸;;基于SOPC的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湘松;基于混淆网络的汉语语音检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尹伟;基于模型的语音增强方法及质量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曾庆虎;机械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故障预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许敏强;基于话者统计特征和SVM的文本无关话者确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梁彦霞;低速率多带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烨;基于多带激励模型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尉洪;汉语基元音素独立分量谱分析对比及语音合成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吕钊;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算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刘纪平;多重演化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吕晓玲;基于听觉信息的机器人声源定位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语音情感识别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楼侃;基于DSP的语音信号环境噪声降噪处理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靳志强;报告厅环境下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文姝;基于模糊理论的关键词识别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刘维巍;语音信号基音周期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孙大为;数字化单边带水声语音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陈伟伟;基于鼾声检测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翟文博;基于SIP协议框架的语音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炬亮;音乐背景噪声下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张宇;基于倒谱特征的说话人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3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273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