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标准现状与展望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changed people's way of life.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with video as the core has become the main source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video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The research of efficient video cod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popular video coding standards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framework,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and complexity of the standard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ideo cod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71256;61231015)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320906) 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010ZX03004-003)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20132802)
【分类号】:TN919.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云;陈祖爵;;H.264,VC-1和AVS视频编码研究[J];电视技术;2007年02期
2 胡瑞敏;牟晓弦;李明;;面向视频监控的视频编解码技术[J];电视技术;2008年05期
3 孙乐民;薛永林;;超高清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研究[J];电视技术;2012年06期
4 鲁业频;李素平;;立体视频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J];电视技术;2012年12期
5 蔡晓霞;崔岩松;邓中亮;常志峰;;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技术[J];电视技术;2012年02期
6 蒋刚毅;朱亚培;郁梅;张云;;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综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雪;肖杨;付玲;;基于机载干扰平台的移动通信网络干扰可行性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田莎;;基于ST7109的高清IPTV机顶盒开发平台设计[J];电视技术;2010年03期
3 李静;叶志龙;胡克用;;双音频在高清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11年11期
4 刘国锦;刘新霞;;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0年02期
5 丁学君;刘子龙;;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J];电子商务;2010年01期
6 谭学治;姜靖;孙洪剑;;基于MATLAB的多功能通信信号源仿真[J];电子器件;2006年03期
7 张公礼;刘俊霞;罗宏杰;;采用8QAM调制的GSM/EDGE移动通信系统[J];电子器件;2008年03期
8 谢子常,张桂南;浅谈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其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4年06期
9 梁宏意;;谈机场飞行区周界安防系统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11期
10 张玺君;王继曾;;移动无线信道中多径衰落的特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忠;朱秀昌;;基于DM6467的VC-1高清实时编码ME和MC模块的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白彩霞;袁春;;HEVC子划分快速决策算法[A];第八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2)论文集NCMT[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娅;H.264解码系统设计与关键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彦从;分形理论在视频监控图像编码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周城;监控视频编码与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社;智能天线算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瑞;基于GSM的重危设备运输监控系统的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樊莉莉;基于SIP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传输[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冬冬;CDMA2000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5 季伟谦;GSM移动台的辐射骚扰测试系统中带阻滤波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马松波;基于GPRS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望鹏;基于立体视觉的机器人遥操作监控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张进新;一种利用平均值降低PAPR的新方法[D];兰州大学;2011年
9 程巍;基于混沌序列的数字视频水印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郭友媛;云南移动EDGE无线网规划方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明,王宏远;VC-1视频编码技术研究[J];电视技术;2005年11期
2 高韬;刘正光;;基于冗余小波变换的立体图像视差估计[J];电视技术;2008年04期
3 孙懿雯;沈礼权;张兆扬;;多视点编码中一种快速的模式选择方法[J];电视技术;2011年09期
4 李超;;超高清晰度电视与三维电视进展[J];电视技术;2011年22期
5 郁梅;徐秋敏;蒋刚毅;陈恳;;应用于多视点视频压缩的多参考B帧快速编码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6期
6 严涛;安平;沈礼权;张兆扬;;一种新的视点间预测结构[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7 杨嘉琛;侯春萍;雷建军;张卓筠;;基于网格的立体图像编码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0年01期
8 祝世平;侯仰拴;;快速分形立体视频编码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1期
9 刘党辉;沈兰荪;强秀丽;;H.264/MPEG-4AVC视频编码器性能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4期
10 侯金亭;马思伟;高文;;AVS标准综述[J];计算机工程;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俄广西;ITU-TH.261视频编码技术研究[J];电讯技术;1999年06期
2 薛公;;多媒体通信网的数据压缩编码技术[J];互联网周刊;1999年08期
3 孔娟;黄楠;;一种基于EZW编码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3期
4 单威;;高速公路视频传输联网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4期
5 蒋伟;杨俊杰;;基于图像修复的图像编码技术[J];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6 王汇源;;图像无失真压缩编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6期
7 赵丹;马胜前;郑杰;;基于SPIHT编码的语音信号压缩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09期
8 魏松;;浅谈流媒体技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9 张银丽;宽带网络的流媒体技术[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刘颖;张建民;;图像压缩编码的综合分析[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霞;晁春浩;房际艳;;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的探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平;马骁;;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3 夏青;;技术标准是商品学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洪卿;郭庆生;窦忠;;《国家时间服务技术标准》制定与加入WTO[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庄敬仪;;试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几个问题[A];展望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映秋;;国际船舶标准对设计理念的影响[A];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许井全;;重防腐粉末涂料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志良;;浅论我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标准和国外同类标准的差别[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9 王众;郑业鲁;;数字农业-技术标准下的数字网络环境集成与发展动态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成彦;方剑青;;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中技术标准战略问题研究[A];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路熙娜 任效良;“中国标准”力争话语权[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马秀山;进WTO门 别忘了专利与技术标准的争夺战[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于维军;直击标准滞后的“隐痛”[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4 卫保;黄山市制定“徽菜”技术标准[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隋东;以标准化推动行业技术进步[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田雅婷;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在建设中[N];光明日报;2007年
7 罗才盛邋苏超光;标准化:广西必走的一着棋[N];广西日报;2007年
8 朱杰 徐昕 刘洪宇;昭示信息产业走向[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王伟卿 闫德华;青岛开发区打出“标准立区”牌[N];青岛日报;2006年
10 ;移动数字电视联盟成立[N];人民邮电;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技术标准下的专利联盟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冯永琴;技术标准演进中的标准创立者专利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胡武婕;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技术标准竞争与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王成昌;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标准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杨帆;技术标准中的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罗明伟;信息技术标准竞争、兼容与政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李金才;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陈欣;专利联盟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闫涛;ICT产业技术标准动态博弈及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刘任重;从技术标准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进化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一青;提高浙江竞争力的技术标准发展战略与推进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魏萍;我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郭玲;标准化组织的专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孙瑜;我国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关系的系统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郭静;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滥用与反垄断[D];吉林大学;2007年
6 喻萌;技术标准战略的法学视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白昱;中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法律措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徐春迎;农业企业标准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9 靳蓉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薛振东;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系统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2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30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