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电磁超材料在微波吸波体与天线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6:17
【摘要】: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人工媒质,其结构尺寸小于外界激励电磁波的波长,拥有自然媒质所不具备的电磁特性。常规材料的电磁特性由组成该材料的原子和分子的属性所决定,而超材料使我们能够设计出我们想要的“原子”,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众所周知的微波“隐形斗篷”,它获得这种奇异电磁特性来源于超材料所用的结构,而不是设计超材料所用材料的内在成分。由于它有很多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天线、微波电路、吸波体等领域,早已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围绕超材料在吸波体和天线的应用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如下几点:1.设计和研究了两款超材料。第一款是单面风车型超材料,这类单面型结构具有制造简单、方便集成集总组件在结构表面来控制其左右手特性的优点。首先,从数值仿真出发,分别对该结构的等效介电常数、磁导率以及折射率进行参数提取。接着从左手频段和右手频段内分别取一个频点进行棱镜实验仿真,直观地显示负折射和正折射现象。同时还研究了结构参数与电谐振和磁谐振频点之间的关系。最后,用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得到等效磁导率的解析公式,并用该公式详细地解释结构参数的变化与磁谐振频率间的关系。所设计的单面风车型超材料左手带宽较小,才500 MHz,为了拓展带宽,设计了一款双面超材料。经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后发现,其左手带宽有大幅度的提高。2.设计和研究了一种双频、极化不敏感、宽角度的单层超材料吸波体。首先,分别用TE波和TM波研究该吸波体对入射角度的敏感性,并阐述当入射波的入射角度很大时吸收峰发生偏移的原因。随后,对该吸波体进行实验验证和理论研究。分别对吸收频点处的表面电流、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吸波机理。最后,分别从金属的欧姆损耗和介质板的介质损耗两方面对这种吸波体进行损耗研究和讨论。这种吸波体的特点是:不管是TE波还是TM波,该吸波体都有很大的吸收角度。3.设计和研究了一款超薄、宽带、由多层结构构成的超材料吸波体。首先,对最上面的匹配层做了深入的研究,得到匹配层厚度与吸收率间的关系。接着,用理论详细地分析了吸波体的厚度与高频段的两个吸收峰成反比关系的原因。同时,对该吸波体的极化稳定性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TE波和TM波入射情况下,该吸波体对电磁波吸收率跟入射角度以及频率间的关系图,并对图进行了分析。在吸波原理的研究上,分别采用反射相消原理和谐振吸收原理对吸收曲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三个孤立的吸收峰的形成来源于谐振吸收,吸收谱线中间宽频带的形成是由电磁波的反射相消导致。4.设计和研究了两款超材料加载的小型化天线。从超材料单元研究出发,分别设计和研究了单环超材料和双环超材料结构,深入地研究了单环超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磁导率和折射率跟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将所设计的单环超材料加载在天线的上端来降低天线的谐振频率,并用理论解释了天线谐振频率降低以及出现一个新谐振频点的原因。同时,还对天线谐振频率与单环超材料的等效折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天线的谐振频率与超材料折射率实部绝对值之间的关系。为使天线的谐振频率进一步地降低,最后设计了一款双环超材料加载天线。5.设计和研究了一种宽带端射超材料微带天线。所设计天线的特点在于带宽较宽,最大的辐射方向在馈线的相对方向而不像常规天线那样最大辐射方向垂直于贴片。首先,从二维新型周期性结构研究出发,计算出这种结构的色散特性曲线。接着用这种周期性结构来设计天线,对比它与参考天线的带宽特性,最后对所设计的宽带端射微带天线进行加工和测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B39;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延梅;;光子超材料的神奇世界[J];光机电信息;2009年09期

2 陈宇方;周永江;斯永敏;程海峰;;可电调谐超材料研究[J];功能材料;2012年04期

3 王总;朱文君;唐玲;;超材料技术发展概览[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2年07期

4 树华;;可以用光进行控制的超材料[J];物理;2012年12期

5 ;欢迎来到“超材料”世界[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Z1期

6 ;美用超材料设计首个使光弯曲的计算器[J];金属功能材料;2014年01期

7 周卓辉;黄大庆;刘晓来;牟维琦;康飞宇;;超材料在宽频微波衰减吸收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4年05期

8 冯瑞华;;超材料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材料导报;2009年07期

9 刘冶;李竹影;张旺洲;孙禹宏;;组合型电磁隐身斗篷的超材料设计与仿真[J];功能材料;2013年15期

10 徐含乐;祝小平;周洲;胡楚锋;;基于双向耦合补偿的超材料传输/反射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更开;;电磁/声波超材料及对波传播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小兵;胡更开;;超材料性质及功能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沈晓鹏;崔铁军;叶建祥;;双波段超材料吸收器[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刘亚锋;周萧明;胡更开;;弯曲波在薄板超材料中的传播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周萧明;胡更开;;声波超材料超分辨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高东宝;曾新吾;;一维Helmholtz腔超材料声透射特性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丁劲;邓元宸;葛欢;范理;张淑仪;张辉;;负模量超材料的传输系数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胡更开;;电磁/声波超材料及波传播控制[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晓宁;陈毅;胡更开;;二维手性点阵材料及其在弹性波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周萧明;胡更开;;声波超材料引起的声波透明现象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霞;新型超材料可提高无线充电效率[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安自能;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成立打造千亿产值“航母”[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记者 崔霞;打造千亿产值超材料产业“航母”[N];深圳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剑锋 见习记者 张尉心;首条超材料研发中试产线落户龙岗[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记者 甘霖 杨婧如;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投产[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记者 崔霞 毕国学;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在深投产[N];深圳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滕继濮;超材料:我们另类的超级创造[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霞;欢迎来到“超材料”世界[N];科技日报;2013年

9 实习记者 刘燕庐;像乌贼一样变色的超材料即将出现[N];科技日报;2014年

10 策划 本报记者 陈伟华 孙维锋 采写 本报记者 孙维锋;“超材料”驾到 “隐身”不是梦[N];东莞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宛珊;超材料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能量守恒分裂时域有限差分格式:方法、理论和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熊汉;电磁超材料在微波吸波体与天线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钟靖平;多频电磁超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宋坤;光学超材料与手性超材料的电磁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武立华;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特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董焱章;贴片型左手超材料的传输性能分析和构型设计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曦;超材料的电磁特性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王国栋;电磁超材料的设计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龚伯仪;光学超材料结构单元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吴小雨;电磁超材料低散射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思聪;人工超材料光传输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公晗;基于超材料天线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端悦涛;宽频完美吸声超材料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曹瑞;薄膜型声学超材料隔声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娇;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机理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雅楠;基于贴片型结构的超材料的特性研究与设计[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敏;超材料吸波体及左手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刘鹰;电磁耦合超材料本构矩阵提取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王帅;基于拓扑绝缘体在可调谐负折射率超材料[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贝胤;电磁超材料吸波器及极化调控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2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32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