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多天线智能谱感知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6 16:29
【摘要】:频谱感知和多天线分集合并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为了在复杂的信道衰落环境下实施有效的检测,融合多种检测方法是目前频谱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滤波器检测、能量检测和循环平稳检测的多天线合并智能频谱感知算法.通过建立高斯信道下二元假设检验模型,得出了总检测概率的封闭表达式.各种条件下的检测概率和检测时间的接收机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单天线的性能,有效地利用了分集技术并减小了信号瞬时波动,保证在衰落信道条件下也能得到较高的检测概率.这对发展新型频谱感知技术,促进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Spectrum sensing and multi-antenna diversity combination are hot topic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effective detection in complex channel fading environment, fusion of multiple detection methods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ectrum sensing technology. An intelligent spectrum sensing algorithm based on matched filter detection, energy detection and cyclic stationary detection is proposed. By establishing a binary hypothesis test model under Gao Si channel, the closed expression of total detection probability is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and detection time of the receiver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ngle antenna. The diversity technique is used effectively and the instantaneous fluctuation of the signal is reduced.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can also be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ding channel.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new spectrum sensing technology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无线创新实验室;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昆明市谱传感与无线电监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072079;61161007)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13M531989)
【分类号】: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东峰;刘涛;周贤伟;;滤波器组的多滤波器联合能量频谱感知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马忠贵;周贤伟;;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认知无线电抗干扰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刘仕奇;陈崇谦;李海宏;胡斌杰;;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星;刘锡国;赵志勇;刘传辉;舒根春;;椭圆球面波函数的快速重构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赵东峰;周贤伟;程曾伟;杜茹浩;;采用最小最大准则的协作频谱感知融合[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3 李莉;黄立辉;王沛;张家凯;;一种基于多窗低复杂度的频谱检测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刘仕奇;陈崇谦;李海宏;胡斌杰;;基于双门限能量检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5 刘煜;张其善;樊永山;郑纪民;;通信环境中雷达主用户实时检测技术[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6 甘小莺;陈时阳;王路洋;金荣洪;;认知无线电中能效优先的多用户随机接入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崔翠梅;汪一鸣;朱洪波;;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双次协同频谱感知技术[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8 李莉;刘晶;周小平;凌洪涛;;基于发射功率控制的动态频谱接入筛选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9 朱春华;杨静;杨守义;穆晓敏;齐林;;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次优导频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沈雷;陈佩;王海泉;于淼;孙闽红;;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基于特征函数频谱盲检测[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敏;认知无线电网络跨层建模及性能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仕奇;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立辉;宽带频谱检测技术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晶;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中的动态频谱接入[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于笃发;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的改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锋;奚宏生;杨坚;盛延敏;吴春旭;;基于自适应拟牛顿法的CDMA天线阵列波束形成[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丽娜;王兵;周贤伟;;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吴保中;钱祖平;赵守俊;;一种改进均方误差性能的新型鲁棒性波束形成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4 王莹;岳殿武;王谦;何荣希;;基于信道统计特征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检测[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5 王超;刘涛;杜利平;杨桢;班晓娟;周贤伟;;一种新的认知无线电主用户信号识别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6 马忠贵;周贤伟;;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认知无线电抗干扰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晓明;张朝阳;;一种无线认知网络中的自适应波束成型模式选择算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宋昕;汪晋宽;刘福来;王彬;;顽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通信学报;2009年06期

9 张忠传;牟善祥;李成果;王立明;;鲁棒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关键技术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光,宋荣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分集技术[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2期

2 顾佩彬;韩军峰;;无线通信中分集技术的演进[J];邮电设计技术;2008年09期

3 李红娟;董伟;何东彬;张静;;无线网络通信协同分集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12期

4 张雪;;协同分集技术在无线网络通信领域中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5 袁东;;单中继协同分集技术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ARTHUR SULLIVAN;李伟;;使用分集技术改善机载遥测设备的跟踪与接收[J];遥测遥控;1992年04期

7 李俨,封翔;传输分集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2000年S1期

8 王慕坤,徐春霖,杨明极;采用分集技术改善遥测系统性能[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杨正光,宋荣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分集技术[J];通信技术;2003年11期

10 尹进森;钱学荣;;协同分集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光;王东明;;协同分集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志;冯景锋;何剑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分集技术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3 潘鸣宇;金爽;杨鸿文;程卫东;;一种基于ACK的发送分集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岩;张建兰;陈庚;;应用扩频和分集技术进行水声通讯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5 赵锡凯;杨恒;张贤达;;多载波DS-CDMA中的频域分集技术[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鹃;蒙军;;天线分集技术及其对IEEE802.11a系统影响的仿真分析[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余丽群;;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集技术[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毕见鑫;田红心;易克初;;关于时间/尺度联合分集技术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9 王蕾蕾;武庆良;;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性能仿真[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燕;王峰;;基于MIMO_OFDM的B3G/4G系统模型[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恒;无线通信中的选择协同分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林云;多业务DS/CDMA系统的性能及分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宋高俊;无线MIMO信道的分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肖啸;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及资源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宁;协同分集技术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文舜;时变信道下多普勒分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伟;基于反相对称法的分集技术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程中武;宽带无线通信中通用分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李骥;多用户无线系统中的分集技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6 潘鸣宇;基于有限反馈的HARQ闭环分集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王德贤;基于分集技术的多孔空间激光发射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浩;WCDMA系统发送分集技术研究及基站接收机的硬件实现[D];东南大学;2004年

9 范国平;差分型时空编码分集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10 李阳;移动通信的分布式天线分集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2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392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