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架构与应用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9 16:56
【摘要】:文中通过部署双向互动设备和负荷控制设备等,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动需求响应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的电力消费行为模式,实现用电设备的监控;制定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指导用户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并根据收集到的用户用电量变化数据,分析用户用电行为的变化,及其对电网负荷的影响。从而优化终端用户的用能结构,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节约用户电能消费,实现自动需求响应,降低电网负荷峰谷差,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deployment of two-way interactive equipment and load control equipment,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 automatic demand response schem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designed. A demand response control strategy is formulated to guide the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eak cutting and filling of the valley.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e of power consumption, the change of the user's power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ower grid load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end-user 's energy use structur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utilization, save the user's energy consumption, realize the automatic demand response, reduce the peak and valley difference of power grid load,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grid 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4ZP03)
【分类号】:TP391.44;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冯庆东;何战勇;;国内外智能用电发展分析比较[J];电测与仪表;2012年02期

2 冯庆东;何战勇;;需求响应中的直接负荷控制策略[J];电测与仪表;2012年03期

3 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12期

4 高赐威;梁甜甜;李慧星;翟海保;;开放式自动需求响应通信规范的发展和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13年03期

5 高媛;孙军平;范闻博;时伟君;;用户侧需求响应系统试验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3年17期

6 盛万兴;史常凯;孙军平;张波;仉天舒;;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3期

7 陈磊;黄在朝;;基于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金鹏;倪慧荟;李季梅;张斌;;RFID技术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中的适用性研究[J];安全;2012年05期

2 张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胡向东;余朋琴;魏琴芳;;物联网中选择性转发攻击的发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程曼;王让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0年05期

5 郭维威;刘锋;;物联网技术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6 杨慧娟;黄铮;霍鹏飞;;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优化能量资源分配[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2期

7 陈启卷;张军仿;陈晓华;乔亮亮;郭江;;基于物联网的阀门智能系统研究与开发[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年03期

8 张作鹏;熊刚;唐巾鸿;蒋立强;邓旭东;蒋昆;;非接触式SF_6密度继电器校验试验平台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12年01期

9 洪海亮;金杰;;基于电信运营商级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4期

10 陈立伟;杨建华;曹晓欢;贺宁;;物联网架构下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勇;;物联网在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安聪;毛军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秦妍;贾秋霞;刘艳;陈娅;董艳;;2005-2009年北京市有限空间事故分析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白兰;杨向红;李家龙;刘伟;林创燕;邱正能;;物联网综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小英;张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张金鑫;魏峻旭;;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研究[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左超;;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京京;谢康;钱宜刚;;物联网时代光纤预制棒的发展机遇[A];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本生;;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构建消防物联网的探讨[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徐三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数据容错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蒲海涛;物联网环境下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智能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胡一帆;基于生物协同进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智能容错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5 潘梦鹞;机动车运行安全监测新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佘开;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链路性能分析与测量[D];湖南大学;2012年

7 侯周国;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测试关键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乔冰琴;煤炭物流物联网智能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吴建德;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功率/信号复合传输方法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席申娥;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皓;面向主题的物联网安全模型设计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邵鹤帅;传感器智能化技术在流场测试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3 陈永坚;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皓;车载网关中IPv6-CAN虚拟设备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5 钱智浩;基于OSGi的汽车信息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凯;基于SIMPASS技术的门禁系统设计开发[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赵晨星;基于物联网概念的无线基站远程巡检系统设计[D];中南大学;2011年

8 黄广文;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新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能量检测的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唐伟伟;基于AS3992多标准的UHF RFID读写器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创新;高振兴;张金江;毕建权;;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资产管理[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2 宋晓林,刘君华,杨晓西,冯玉贵,刘守谦;IEC62056(电能计量——用于抄表、费率和负荷控制的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简介[J];电测与仪表;2004年02期

3 杜振波;李开成;刘建锋;胡晓波;;基于ARM的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

4 章鹿华;王思彤;易忠林;袁瑞铭;周晖;殷庆铎;;面向智能用电的家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0年09期

5 李湛清;姚艳艳;;基于OpenADR的需求侧管理[J];电测与仪表;2010年S1期

6 陶维青;王大亮;李林;何刚;陈鑫;;基于以太网的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J];电测与仪表;2011年10期

7 刘宝华;有序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促进电力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6期

8 王晓峰;李庚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新趋势[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5期

9 苏鹏声,王欢;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1期

10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翟娜娜;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峰谷时段划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涛;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响应研究及仿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清烈;吕进财;;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响应服务平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17期

2 盛万兴;史常凯;孙军平;张波;仉天舒;;智能用电中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23期

3 王永权;;浅述智能电网电力需求响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35期

4 赵鸿图;周京阳;于尔铿;;支撑高效需求响应的高级量测体系[J];电网技术;2010年09期

5 唐志伟;陈奇志;孙菡婧;;基于高级量测体系和需求响应的互动配网[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1期

6 高赐威;梁甜甜;李慧星;翟海保;;开放式自动需求响应通信规范的发展和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13年03期

7 张宏;祁兵;王皓;;电力用户自动需求响应设备通信接入方案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年01期

8 唐志伟;孙菡婧;陈奇志;;高级量测体系和需求响应下的互动配网[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5期

9 沙泉;张少华;;一种激励相容的用户需求订购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4年04期

10 邹杨;朱青;张少海;;基于ZigBee技术的需求响应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石怀德;郝为民;;基于需求响应技术的电力供需双向调节机制综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骥然;周振宇;祁兵;伍军;;需求响应通信架构和数据模型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华;中国首个用电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黄硕;我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项目启动[N];滨海时报;2012年

3 记者 秦叙常 通讯员 谭永红;来凤建立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N];恩施日报;2011年

4 记者 门心洁;霍尼维尔签约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系统[N];天津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娜;电力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运行调控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卉;需求响应效益的量化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宝石;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用电负荷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韩伟吉;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陈俊生;面向智能用电的需求响应技术及家庭用户用电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翟娜娜;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峰谷时段划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蒋国华;基于博弈模型的智能电网需求响应管理及定价策略[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党美琳;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接口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张红梅;基于WSN的需求响应系统安全机制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安u&;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行为特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贺鹏;基于SM/AMI的用户主动需求响应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95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395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