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大面积水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计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9-01-06 20:03
【摘要】:为解决大面积水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过快和丢包率严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不同天线模式下的3种组网方案:配备全向天线的分环多跳网络、配备定向天线的多跳网络和配备混合天线的分簇多跳网络。第一组网络,处于不同环中配备全向天线节点采用多跳传输模式将数据包传输到基站;第二组网络,各级配备定向天线节点采用多跳传输模式将数据包传输至第一级节点;最后一组网络,借助于双簇头分簇思想,主簇头接受副簇头汇聚于成员节点的数据包与基站多跳通信。首先,介绍了3种网络拓扑结构间的差异;然后,从网络能耗角度,理论上分别计算了3组网络的能量消耗;仿真试验表明,混合天线分簇多跳组网方案相比定向天线多跳方案数据包个数提升了近10倍;相比全向天线分环多跳方案网络稳定周期延长了24.3%,网络寿命延长了28.2%;最后,采用无线通信模块nRF905射频芯片和TDJ-0825BKM1定向天线进行了水稻田组网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天线分簇多跳网络相比全向天线分环多跳网络丢包率降低了8.11%,平均存活时间效率提高了8.66%。该研究可为大面积水稻田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fas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packet loss rate in large area padd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networking schemes under different antenna modes: a multi-hop network with omnidirectional antennas. Multi-hop network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 and cluster multi-hop network with hybrid antenna. The first group of networks is equipped with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nodes in different rings to transmit data packets to the base station in multi-hop transmission mode; the second group network is equipped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 nodes to transmit data packets to the first stage node in multi-hop transmission mode. In the last group of networks, with the help of the idea of double cluster head clustering, the main cluster head receives the data packets converging on the member nod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base station in multiple hops. First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network topologi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ree groups of networks is calculated theoretic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packets in the hybrid antenna clustering and multi-hop network scheme is nearly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irectional antenna multi-hop scheme. Compared with the multi-hop scheme with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the network stability period is increased by 24.3and the network lifetime is increased by 28.2kyr. Finally,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nRF905 RF chip and the TDJ-0825BKM1 directional antenna are used to test the paddy field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cket loss rate of the hybrid antenna cluster multi-hop network is 8.11%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split-loop multi-hop network.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efficiency increased 8.66%.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etworking scheme in large area paddy field.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20315021,2011B020313019) 2012省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13GA780046)
【分类号】:TN929.5;TP21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瑞涵;冯钢;;基于网络编码的多跳无线网络可靠组播[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1期

2 孙宝霞;王卫星;雷刚;郑少雄;;基于定向天线WSN射频信号传播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4期

3 杨光松;耿旭;;WSN中基于定向天线的节能寻路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0年22期

4 王彦集;张瑞瑞;陈立平;郭建华;;农田环境信息远程采集和Web发布系统的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5 蔡义华;刘刚;李莉;刘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信息采集节点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熊书明;王良民;王新胜;詹永照;;作物精量灌溉系统的无线传感网络应用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7 文韬;洪添胜;李震;黄森;李加念;叶智杰;;橘园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节点部署方式下的射频信号传播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8 王卫星;罗锡文;孙道宗;姜晟;肖国坤;;茶园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9 韩文霆;吴普特;郁晓庆;张增林;李鼎;;农业环境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10 孙道宗;王卫星;姜晟;;基于双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土壤湿度测量与建模[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洋;杨维;;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现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汇聚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2 康鸿雁;;基于GSM短消息的农业大棚信息采集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3 张增林;郁晓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4 俞昌忠;陈跃东;;基于WSN和GPRS远程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尚凤军;任东海;;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多跳路由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6 代媛;何东健;张建锋;;基于Zig Bee的农业信息无线传输网络研究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7期

7 马宏锋;党建武;胡玫;;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线形拓扑结构[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8期

8 李加念;洪添胜;冯瑞珏;岳学军;李震;文韬;;橘园无线土壤水分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7期

9 孙玉文;沈明霞;陆明洲;熊迎军;刘龙申;;基于元胞蚁群优化算法的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6期

10 李洪兵;余成波;全晓莉;刘峪tD;;仿血管路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容错路由算法[J];电讯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邓小蕾;李民赞;郑立华;;基于ZigBee技术的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筠;李颖;;Ad Hoc网络中的MAC协议综述[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永生;无线Ad Hoc网络中可靠路由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卓;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建立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志;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高效覆盖与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胡永光;基于气流扰动的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及控制技术[D];江苏大学;2011年

5 官健;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龙承志;能量有效的异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洪利;低压电力载波网络介质访问控制与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叶亮;Ad hoc网络路由抗抖动算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云杰;人工林内无线遥测信号传输绕射规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王义君;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与寻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晶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机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斌;基于Zigbee技术的果蔬冷链车载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米文博;航空数据链组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瑞;设施农业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成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中移动设备调度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陈飞;无线传感器网络成簇算法及路由协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罗刊;基于WEBGIS的农田信息管理平台(FIMP)设计与实现[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张浩;基于OMT和软构件技术的作物生产潜力系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9 李洪兵;基于蚁群算法的WSN路由算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10 方厚善;基于SVPWM的电动车能量控制和优化管理平台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炎;王丹;;不同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2 高磊;施斌;唐朝生;王宝军;顾凯;甘宇宽;;温度对FDR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3 李莉;刘元安;;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节点放置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孙雨耕,张静,孙永进,房朝晖;无线自组传感器网络[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5 方震;赵湛;郭鹏;张玉国;;基于RSSI测距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1期

6 徐小良;裘君娜;;异构传感器网络中一种能量有效的簇头选择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3期

7 卢启福;吴慕春;胡月明;薛月菊;陈联诚;李晴;;基于TDR-3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模型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7期

8 黄飞龙;黄宏智;李昕娣;林金田;;基于频域反射的土壤水分探测传感器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9期

9 周胜海;传感器非线性的硬件校正方法[J];传感器技术;2002年05期

10 李树华,郭改枝,雷雪梅,王志慧;温湿度监测系统及非线性软件校正[J];传感器技术;200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杰;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孔凡天;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与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莉;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志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芯片的设计和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2 刘垠;基于定向天线的WSN的分簇路由协议[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向华;韩九强;;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配置问题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2 陈红;肖军;苏洁;;基于DSP的动态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开发[J];信息与控制;2006年02期

3 刘媛;邴志刚;;基于RFID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研发[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李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5 王日俊;刘峰;凌国宇;周金龙;;浅谈传感器的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3期

6 丰少伟;彭鹏菲;程远国;;传感器网络的数据查询处理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1期

7 肖德琴;冯健昭;周权;杨波;;基于高斯分布的传感器网络信誉模型[J];通信学报;2008年03期

8 张玲玉;张玉峰;李凤霞;李丽敏;;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J];硅谷;2009年15期

9 胡博;沈军;;空降作战中传感器网络需求分析[J];国防科技;2009年04期

10 刘瑞玲;李祥林;;无线传感网络研究与应用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军;陈红;;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聚集算法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2 解婷婷;樊小泊;陈红;;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动态线路的连续查询处理[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3 程时端;;传感器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志军;陈红;;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高效的区域连接算法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7年

5 姚剑波;;无线Mesh传感器网络中的位置隐私[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纪守领;李金宝;;基于公共子树缓存的传感器网络查询技术研究[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7 曾加;慕春棣;胡建斌;;基于博弈论的传感器网络能量平衡路由[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石为人;张阳;邓鹏程;;传感器网络局部时间同步协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和生;潘成;杨军;贾利民;董宏辉;梁玉庆;梁乙朝;;一种面向交通状态获取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房栋;李宇;尹力;黄海宁;;水声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与实现[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志杰;物联网两项行业标准正式立项[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布轩;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在北京成立[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许泳;传感器网络将与互联网融合[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王楠;传感器网络SoC芯片制成[N];科技日报;2010年

5 ;中国首台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诞生[N];网络世界;2006年

6 记者 过国忠;我国传感网首批6项标准发布[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磊;物联网关键技术亟待突破[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工业和信息化部 通信科技委委员 侯自强;物联网仅仅才开始[N];计算机世界;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义雷 过国忠;无锡加快建设物联网“感知中国”中心[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张兰 记者  赵凤华;我国研制出首套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汉江;海洋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越超;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可;无线移动自组织及传感器网络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晓培;传感器网络的部署以及节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易叶青;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数据收集机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张晓丽;光纤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其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郜帅;移动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收集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崔筱宁;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扩散型事件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解文斌;面向监测应用的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明;异构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斌;跨层优化技术在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白莉;改进DV-Hop算法在随机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广;基于NS2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路径路由算法仿真与实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昊为;传感器网络中基于Voronoi网格的快速覆盖判定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彭蓓雷;基于低时延和区分服务的中高速传感器网络QoS保证MAC协议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沈卓;基于虚拟MIMO的无线温室测控系统传感器网络结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王岩;基于流场守恒律模型的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肯生;电力载波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何鎏;基于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多参量传感器网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军;非均匀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及其仿真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0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