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粒子GHZ态的可控量子双向隐形传态及安全性
[Abstract]:A controlled quantum bi-directional state transfer scheme based on four-particle GHZ entangled states for unknown single-particle states is proposed. Two pairs of four-particle GHZ entangled states are shared by the two sides of the communication Alice and Bob and the controller in advance to construct the quantum channel, depend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ntangled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measurement bases chosen in the measurement. Three-way and four-way controlled quantum two-way states can be realized respectively. After communication, Alice and Bob respectively make quantum projection measurements of some of the particles they own. If the controlling party agree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 particles they own are measured an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published through the classical channel.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published by the control party, the communication parties can reconstruct the quantum states of each other on their own particles by corresponding unitary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addition of the third-party Charlie and the fourth-party Dennis,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bi-directional teleporta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368001)资助
【分类号】:TN918;O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幼凤;叶志清;;双向隐形传态方案及安全性分析[J];光子学报;2013年05期
2 孙新梅;查新未;;基于六粒子最大纠缠态的双向控制隐形传态方案(英文)[J];光子学报;2013年09期
3 高飞;郭奋卓;温巧燕;朱甫臣;;重新审视量子对话和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安全性[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05期
4 苏晓琴,郭光灿;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5 路洪,陈立冰,黄纯青,谭鹏;用W态作量子信道实现纠缠态的隐形传送[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6 洪智慧;聂义友;黄亦斌;李嵩松;易小杰;;基于四粒子团簇态的可控量子隐形传态[J];量子电子学报;2008年04期
7 黄红梅;;利用一个两粒子纠缠态实现N粒子GHZ纠缠态的隐形传态[J];量子电子学报;2012年06期
8 邹昕;叶志清;;基于第三方控制的量子双向传态[J];量子电子学报;2012年06期
9 何敏;龚晶;姚泽清;刘荣;;利用Bell态实现量子隐形传态[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智慧;聂义友;易小杰;黄亦斌;李嵩松;;基于团簇态信道的双粒子纠缠态可控量子隐形传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李渊华;金翠平;王永胜;乔学增;聂义友;;基于6粒子团簇态实现2粒子任意态的量子信息分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莫露洁;颜源;;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的比较[J];电脑应用技术;2008年02期
4 刘岩;张凤仙;;量子密码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9年03期
5 刘俊昌;李渊华;聂义友;;基于纠缠交换和团簇态实现二粒子任意态的可控隐形传态[J];光子学报;2010年11期
6 邹昕;叶志清;;受第三方控制的量子安全对话方案[J];光子学报;2012年04期
7 任恒峰;王清亮;侯胜侠;连润明;郝秀利;;一维谐振子态演化的近似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杨幼凤;叶志清;;双向隐形传态方案及安全性分析[J];光子学报;2013年05期
9 杨幼凤;叶志清;;基于4粒子团簇态实现量子态的双向通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杨幼凤;叶志清;涂春雷;;基于布朗态受控的安全量子对话方案(英文)[J];光子学报;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爱鹏;杨树;焦荣珍;杨伯君;;量子密码技术与保密通信[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志强;胡前进;;量子通信在海洋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探讨[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珍超;基于量子理论的秘密共享协议和对话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奋卓;量子密码体制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高飞;量子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4 王剑;量子密码协议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叶宾;复杂量子动力学系统的量子计算鲁棒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6 孙力;量子算法体系及其在遗传工程中应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李军奇;量子退相干及其纠缠态的制备[D];山西大学;2008年
8 丰小月;基于量子机制与组合方法的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姜春蕾;腔QED与海森堡自旋系统中的量子纠缠与信息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健;量子密码通信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瀚敏;基于BB84协议量子密钥通信相位调制驱动电路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薛霆;量子数字签名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田养丽;量子对话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明达;若干量子安全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炜路;单循环和自旋团簇几何量子计算的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国友;簇态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卢春红;3量子位的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核磁共振的仿真实现[D];江南大学;2007年
8 文s,
本文编号:244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4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