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距离频率ML方法无模糊估计动目标径向速度

发布时间:2019-04-19 15:10
【摘要】:在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系统中,需要无模糊地估计运动目标的径向速度.当径向速度接近最大不模糊速度时,传统多通道最大似然方法的估计性能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频率干涉相位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概率密度函数扩散的影响,当径向速度接近最大不模糊速度时能够实现准确估计.从相关系数和干涉相位两个方面分析了噪声对径向速度估计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增加独立样本来减小噪声的影响.
[Abstract]: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round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stimate the radial velocity of moving target without ambiguity. When the radial velocity is close to the maximum unambiguous velocity,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multi-channel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decreas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hase of distanc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usion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When the radial velocity is close to the maximum unambiguous velocity,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can be achiev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noise on radial velocity estimation is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interference phase, and the influence of noise is reduced by adding independent samples.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01249)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9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JB142001-11)
【分类号】:TN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顺;杨志伟;徐青;张娟;;分布式卫星SAR面目标径向速度估计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学攀;廖桂生;朱圣棋;杨东;高永婵;;双通道两视干涉相位差解径向速度模糊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操;廖桂生;杨志伟;刘聪锋;;基于样本加权的三通道SAR-GMTI机载数据处理及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弗洛里安.弗斯特尔;海尔曼.罗林;;城市交通情况下的横向速度估计(英文)[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7年03期

2 周鑫;何建新;刘艳;汤志亚;;多普勒雷达高空风场反演方法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05期

3 韩洪升;贾泽琪;孟玲莉;李季;;基于PHOENICS及PIV圆管中非牛顿流体螺旋流的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12期

4 王云河;王存良;;GPS在机载雷达测速精度鉴定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0年02期

5 张怀根,张林让,吴顺君;利用径向速度观测值提高目标跟踪性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刘长江;袁俊泉;马维嵘;丁顺宝;;径向速度量测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现代雷达;2010年06期

7 祝强;莫翠琼;闫中原;;径向速度对匹配模板法识别LFM信号的影响[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0年05期

8 范广伟;马艳;年华;陈永森;;基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检测[J];计算机仿真;2009年09期

9 张婧;景占荣;羊彦;;简化的UKF方法在多普勒雷达对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5期

10 马艳;范利超;范广伟;;基于FRFT的宽带水下动目标的速度估计[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大凯;韩江文;;东北南部强降雪天气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宋晓辉;柴东红;曹秀芝;田秀霞;杨玲珠;;“5·10”强对流天气雷达产品特征及临近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安英玉;;重力波特征的雷达观测与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丽敏;李改琴;王春玲;许庆娥;;2010年8月4日雷雨大风天气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丽荣;汤达章;张艳刚;;春季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图像特征剖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江航东;罗忠红;;一次雷暴风切变的多普勒雷达速度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赵海林;何宽科;陈淑琴;;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两次回波合并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房春琴;;渭北地区一次区域性暴雨多普勒速度图分析[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海波;郑芬;孙瑞;黎淋;陈文;朱纬;;夏季一次短时强降雨的多谱勒雷达回波分析[A];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C];2008年

10 郑芬;黄海波;王郦;;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A];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英甲;大自然如何打造行星[N];科技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胡胜友 记者 任荃;系外恒星“幼年得子”[N];文汇报;2006年

3 ;新一代雷达网启用先进的气象应用软件包[N];中国气象报;2003年

4 ;新一代雷达网启用气象应用软件包[N];中国气象报;2003年

5 记者 钱晓虎邋特约通讯员 李斌富;北航首次举行多机协同反潜演练[N];解放军报;2007年

6 贾朋群 胡英;美加天气雷达网的现状[N];中国气象报;2006年

7 通讯员  胡胜友 记者  李凝;华裔科学家发现一颗绕幼年恒星转的行星[N];科技日报;2006年

8 陶士伟;三维变分同化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气象报;2007年

9 胡胜友;华裔科学家发现新行星[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李华;华为GSM-R系统通过时速430公里下的业务性能测试[N];人民铁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应植;雷达和卫星图像在登陆福建台风预报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2 朱建生;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顾建峰;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变分直接同化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杨毅;Doppler雷达资料同化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赵锋;弹道导弹防御跟踪制导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李海英;超宽带信号波形及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7 李海峰;自由表面旋涡的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李鹏程;粗颗粒垂直管水力提升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彭维红;自然边界积分法在STOKES流问题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10 江源;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川;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

2 李媛媛;单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闵爱莲;多普勒雷达资料在降水个例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杨婷娅;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处理及对低空急流的识别[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王乐;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蜗壳、固定导叶流场分析及型线改良[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牟容;利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反演低层风场的准业务应用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陈伟东;“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结构对清水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8 范佳媛;带径向速度观测的跟踪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田斌;沿航迹干涉SAR地面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霍晨;旋转盘腔系统流动及密封特性的数值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1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61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