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LoWPAN适配层分片与重组算法性能分析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IPv6 protocol in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erception layer is the key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erception layer. Due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IPv6 protocol and the IEEE802.15.4 protocol data payload length, the upper layer protocol packets cannot be exchanged directly with the underlying protocol. Therefore,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load length of the two protocols is solved by the slicing and recombination algorithm protocol in the adaptation layer.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n detail,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data simulation of the 6LoWPAN piecewise recombination algorithm, the improved algorithm and another improved algorithm with each hop ARQ algorithm are carried out. On the one h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agmentation and recombination algorithm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the main performance indexes such as bit error rate (BER) and hop number on the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lay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other hand, a new adaptive algorithm framework is proposed, which enables the adaptation layer to select different piecewise recombination algorithms in the changing network environment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save the network resources in the perceptual layer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宽带泛在接入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1097) 重庆邮电大学青年基金项目(A2012-93)资助
【分类号】:TP391.44;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仁;郜辉;任军华;;非时隙CSMA/CA性能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轩;张贵;;基于物联网技术结构的森林火灾监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5期
2 刘丹;王霓虹;;基于森林火灾数据监测的物联网定位算法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王慧强;王振东;陈晓明;;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宇涵;;物联网身份管理(IdM)技术研究[J];电信快报;2011年05期
5 刘冰;黄以卫;;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研究[J];电信科学;2011年08期
6 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12期
7 彭朋;韩伟力;赵一鸣;周建锁;董浩然;;基于RFID的物联网安全需求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1年01期
8 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5期
9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s[J];Engineering Sciences;2011年01期
10 徐利谋;茹倍倍;陈利剑;;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小英;张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彭朋;韩伟力;赵一鸣;周建锁;董浩然;;基于RFID的物联网安全需求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3 左超;;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研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韬;魏国珩;罗芳;;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中间件的安全认证模型[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谢勇;王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管理研究与思考[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王涛;郭玲;;天津物联网服务新业态群的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7 贾利民;秦勇;张媛;;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及其应用[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肖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数据容错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永攀;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架构与实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广恩;多信道优化算法及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董新平;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席申娥;基于物联网需求的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文懋;物联网感知环境安全机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宋永献;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可靠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君;物联网环境中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崔永强;基于OMNeT++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敬理;TS-NMT在基于星形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王凡;基于ZIGBEE和RFID的物联网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付培培;基于ITIL的物联网业务层管理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新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能量检测的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盛国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森林火灾监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曲东旭;基于EPC技术的物流业应用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唐君;IPv6的基层农业网络推广与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铭,叶建雯,秦浩,薛朝晖;全光网络适配层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00年12期
2 邹建宇;郑思娴;;同密条件接收系统软件适配层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2007年06期
3 王晓喃;高德民;;6LoWPAN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0期
4 徐大庆;结构独立开放并有QoS保证的异构无线网漫游方案[J];无线通信技术;2004年03期
5 邢秦中;ATM及其信令[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王晓喃;钱焕延;唐振民;;6LoWPAN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7 ;ATM相关名词术语(2)[J];现代电信科技;2000年09期
8 常卫国;第五讲:ATM的适配层[J];广播电视信息;2001年02期
9 谢治军;ATM网络上的话音通信[J];广东通信技术;1999年01期
10 宋树彬;王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上超轻量化的IPv6协议栈[J];计算机应用;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强;李立;邹华;杨放春;;一种基于Parlay Framework API的应用侧框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程燕玲;;浅谈软交换SIGTRAN协议及其在MSG9000中的数据实现[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江霞;杨放春;;下一代网络媒体控制模型[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孙再越;何丰;;TD-SCDMA操作维护中心软件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环境搭建方法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王海满;邹华;杨放春;;一种基于Parlay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体系[A];200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海满;邹华;杨放春;;一种基于Parlay的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体系[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尼松涛;;从中国移动长途软交换网看软交换的应用与网络发展[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罗耀锋;凌志浩;;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有线网络的集成研究和应用[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9 林巧;谭文安;;手机小额支付平台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雷煜卿;汪洋;丁慧霞;;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接入网关技术[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为高级系统工程师 刘键;华为:中间件的融合之道[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我国新一代网络标准取得重要进展[N];通信产业报;2001年
3 中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主席 赵慧玲;网络标准取得进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北京大唐融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樊劲松;随需应变的呼叫中心[N];通信产业报;2008年
5 建芬;MSTP系统的智能化配置[N];通信产业报;2003年
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传输网络事业部 朱健;第三代MSTP构建新一代城域光网络的基石[N];通信产业报;2003年
7 卞正慧、李瑞;让网络融合[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IP城域网是城域网发展的方向[N];人民邮电;2004年
9 ;第三代MSTP的关键技术——MPLS网络技术及应用[N];人民邮电;2003年
10 凌华科技/卞正慧 李瑞;凌华科技:集信令网关之大成[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灿;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地面适配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洪有芬;6LoWPAN适配层的CPN建模及一致性测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付蜜能;TD-SCDMA终端协议测试平台中适配层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辰全;ATM第2类适配层(AAL2)技术研究及电路倍增设备(DCME)设计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5 易武;传输网管系统设计及采集适配层南向接口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李玮;基于TTCN-3的TD-LTE终端综合测试系统适配层编解码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郑思娴;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适配层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6年
8 李长龙;6LoWPAN技术的研究与头部压缩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9 毛妙;6LoWPAN适配层与ND协议的研究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顾嘉;6LoWPAN适配层与ND协议的仿真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5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6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