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的果园机车防撞防倾翻预警系统

发布时间:2019-04-30 10:34
【摘要】:为了准确对果园机车碰撞倾翻进行预警,确保果园机车的安全行驶,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方式的防撞防倾翻预报警系统。该系统以CC2530单片机为核心搭建ZigBee网络,终端节点连接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和轮辐式压力传感器,通过网络将数据发给协调器,协调器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送至电脑,得到的数据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后判断是否报警。无线数据传输准确性试验表明,当横向载荷转移率(lateral load transfer ratio,LTR)达到0.9时,报警装置实现报警,有效防止机车倾翻;超声波传感器能检测到2 m以内的障碍物,且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不大于0.01 m,满足对避障的要求;压力传感器检测数据为0.03%F·S,符合压力传感器精度范围(±0.05%F·S),精度满足对果园机车车轮压力检测的要求。果园机车防撞防倾翻预警系统的实现,对于果园安全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807)
【分类号】:TP277;TN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国;;轮辐式力传感器结构优化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2期

2 张玉新;王国强;陈超;曲俊娜;;主动防倾翻技术及其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展望[J];工程机械;2011年06期

3 汪丹丹;吴永忠;王佳木;;双向通讯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2期

4 董杰;超声波车辆倒车防撞报警装置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于志新;宗长富;何磊;王素文;;基于TTR预警的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2期

6 苏琳;;基于HC-SR04的超声波测距器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7 高云;;农业机器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9年04期

8 蓝峰;苏子昊;黎子明;谢舒;;果园采摘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0年11期

9 杨柳;毛志怀;蒋志杰;任志军;;基于无线传输的粮仓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刘大为;谢方平;李旭;王小龙;;果园采摘平台行走机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珂;方勇;;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防盗系统的实现方案[J];安防科技;2007年05期

2 庞娜;程德福;;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监测系统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韩丽英;翁俊超;刘智;杨阳;;微型无人机群空空数据链协议建模与仿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文江;魏娟;;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低功耗设计[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孙长伟;王艳春;;基于ZigBee的无线智能照明系统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6 刘川来;张典;宁通;;基于Zig Bee技术的家庭安防网络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1期

7 杜小文;褚金奎;缪新颖;郭庆;;基于Zig Bee技术的大坝安全监测WSNs节点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12期

8 徐冬;张宁;董玉荣;卫学峰;;半导体双轴力传感器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11期

9 周素茵;章云;曾斌;;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现代温室中的应用综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12期

10 周海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无线通信技术性能评估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宝大力;朱勇;德爱玲;;Wibr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探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樊冰;周雪芳;;基于ZigBee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饶星;尹在哲;裘卫东;郑健;;基于ZigBee技术的放射源保安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龚江涛;陈金鹰;方根平;;Zigbee技术特点及其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阳振宇;;能量感知路由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与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柳;陈英杰;王书茂;;基于ARM的车载防滚翻防碰撞监控与预警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凯;彭瑜;郑丽国;黄冠宇;;基于ZigBee无线水表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心泉;左芸;凌志浩;;基于ZigBee网络节点的软件无线下载探讨[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徐志远;许贺楠;凌志浩;;JN5121无线控制器芯片的功能剖析及其应用探讨[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盛慧;邓志东;裴忠民;;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空气污染物节点的硬件设计与实现[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谢刚;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赵伟;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横摆力矩和主动转向联合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马麟;考虑驾驶员行为的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金智林;运动型多功能汽车侧翻稳定性及防侧翻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张建国;基于闭环控制的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郑明才;最小跳数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姚宗伟;铰接转向工程车辆侧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梁琨;二维条码谷物溯源颗粒的研制及溯源信息采集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秦智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涛;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马跃其;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涛;基于ZigBee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昕;基于ZigBee的无线病房呼叫系统主控中心的软件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岑达希;基于主动转向与差动制动的汽车防侧翻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鲁洋;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龚剑;汽车不良驾驶行为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敏;基于ZigBee技术的住宅安防报警系统[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诚;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酒店冰箱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艳红;基于Zigbee网络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峰;蔡运龙;;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2 闫国琦;张铁民;徐相华;李继宇;;我国微耕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3 刘贯博;从日本果园机械化现状看我国果园机械发展趋势[J];北方果树;1994年01期

4 应俊;陈广飞;叶丹;张海川;;无线体温监测系统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5 于金霞;蔡自兴;邹小兵;段琢华;;基于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障碍测距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5期

6 彭天笑,缪小红;基于ZigBee的WPAN构建方案[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3年08期

7 王亚;秦衡;徐少兵;苟亚凤;李海涛;;全地形仿形行走车辆研究与试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8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汽车侧翻预警及防侧翻控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04期

9 马永强;李静强;冯立营;;基于ZigBee技术的射频芯片CC2430[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03期

10 李劲松;杨明;刘晓平;;基于CC2430和ZigBee2006协议栈的通信模块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陶秀萍;不同温湿风条件对肉鸡应激敏感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魏秀玲;工程车辆翻车事故中司机保护系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朱天军;基于改进TTR重型车辆侧翻预警及多目标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先奎;基于姿态监测的汽车侧翻预警及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黄杰燕;基于TTR预警的重型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田骅;消防车侧翻稳定性及虚拟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成光华;基于TTR的汽车侧翻预警器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刘静;液罐车防侧翻姿态控制与报警策略仿真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吕焰尧;基于构件思想的ZigBee协议栈研究与设计[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凯;轮船防撞防沉有新招[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09期

2 冯乙引;冯伸;;汽车倒车防撞电路[J];集成电路应用;1998年06期

3 张晓虎;;浅谈自制新型车载防撞报警系统[J];职业;2013年36期

4 刘俊;赵洪伦;;高速轨道列车防撞箱耐撞击特性仿真与优化[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3期

5 贺大松;杨平;门延会;;汽车纵向防撞报警系统设计与实例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9期

6 刘维维;林云松;;空中防撞算法模型的设计与仿真[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张珩;刘亚杰;;AT89C52超声波测距倒车防撞报警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03期

8 林阳;高红民;;基于DSP与IVS-179的汽车雷达防撞预警系统[J];信息技术;2013年05期

9 李晟;李玉晓;;汽车主动防撞预警中的DSP信号处理系统研究与仿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钱诚,张祖安,陈名文,张保华;防撞汽车雷达方案探讨[J];通信技术与发展;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连军;刘芳;;铁跨公立交桥涵限高防撞方式探索[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叶永盛;单忠德;庄百亮;姜超;刘萌;李杰;;喷砂工序对汽车热冲压防撞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国勇;潘俊;蔡汉琛;矫青春;陈东;邓卫东;袁焕泉;;轿车前防撞梁设计[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陈国虞;张澄;王礼立;黄德进;张忠伟;陆宗林;;桥墩柔性防撞问题研究的进展[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邓青儿;;跨海大桥通航孔主墩防撞设计探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陈国虞;;桥墩防撞问题研究的进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谭之抗;;广东几座特大公路桥主墩防撞设计介绍[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8 陈国虞;张澄;倪步友;王礼立;黄德进;张忠伟;;怎样实现桥墩柔性防撞[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冯玉涛;曹正洲;钟芸;黄明庆;马奎;;大跨径公轨两用斜拉桥防撞理念及设计[A];2012年全国桥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宝才;;露天矿车辆及人员防撞预警系统在矿山生产中的开发以及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机械电气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爱萍邋通讯员 杨宗保;各地桥梁防撞能力自、排查工作逐渐深入[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高瑜;汽车自动防撞器产业将驶向快车道[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防撞预警系统可提前向司机发警告[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4 唐石成 记者 蒋维胜;首款汽车自动防撞器面市[N];中国质量报;2014年

5 彭洲;汽车自动防撞器将产业化发展[N];经济日报;2006年

6 记者 郑佳欣 通讯员 陈佳南;大桥“防撞衣” 识打“太极拳”[N];南方日报;2007年

7 邹斌 朱代炼 徐丹;国内首家桥梁防撞装备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冀星 仇方迎;汽车自动防撞器能否形成一个新产业?[N];科技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鹏;跨海大桥:能否防撞是大问题[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岳通;穿上柔性吸能“防撞衣”[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志刚;交通领域中毫米波探测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克建;汽车车门防撞梁结构改进与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王东保;汽车前门防撞梁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郭杰锋;高桩基础防撞试验及防撞设计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韩洋;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防撞预警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5 张静;轿车后防撞梁低速碰撞特性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6 丁海凤;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雷达信号处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张玉泉;汽车智能防撞报警系统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爽;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康康;车门防撞梁热冲压试验研究与材料性能梯度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家岭;校车后防撞钢梁碰撞性能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68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68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