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稳健的宽带多径干扰抑制波束形成算法

发布时间:2019-05-08 09:20
【摘要】:针对传统宽带多径干扰抑制波束形成算法计算量大、稳健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直线阵的稳健宽带多径干扰抑制波束形成算法。当期望信号垂直入射时,该算法首先在波束旁瓣区域引入虚拟干扰源构造能量聚焦矩阵,通过主瓣宽度的迭代处理,整体控制输出波束旁瓣级,将旁瓣区域能量聚焦到主瓣区域,实现多径干扰条件下的宽带波束形成;然后对期望信号和辅助方位角施加相位响应约束,将其扩展至期望信号非垂直入射和存在指向误差的情况,与传统宽带多径干扰抑制波束形成算法相比,在提高算法稳健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分析与实际数据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抑制多径干扰,稳健性较好且具有较高的输出信干噪比。
[Abstract]:......
【作者单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7031015)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峰;;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智能天线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9年03期

2 王锋,牛忠霞,王映民,饶育萍;阵列天线在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06期

3 熊键;;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年03期

4 茹乐;杜兴民;毕笃彦;;RLS算法的智能天线DSP实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贺勋;周围;;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J];电信快报;2009年02期

6 邢绩耀;傅洪亮;;两种恒模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7 刘洪武;冯全源;;一种适用于SF-OFDM系统的波束形成技术[J];微波学报;2007年05期

8 于涧;胡亮;王剑辉;;3G智能天线算法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谢完成;;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算法与实现[J];通信技术;2009年01期

10 孙志军;许阳明;;基于MVDR算法的改进型三信道正交相关器[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海滨;曲强;金明录;;一种改进的基于可变加载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熙;杨坚;;基于误差矩阵的OFDM系统的同频干扰抑制波束形成算法[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蕊;史小卫;顾新桃;;共形智能多波束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杜晓实;聂在平;杨峰;;CDMA中的一种新型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毛志宁;邢志强;付东宁;;双模抗干扰接收机的干扰信号波达方向估计技术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印明明;;CUDA实现频域宽带波束形成[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斌斌;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苹;直接数据域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徐海利;复杂扰动环境下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马晨;阵列波束形成算法及其硬件实现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肖明;波束形成算法抗干扰性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冬;近场波束形成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焦计平;智能天线中波达估计与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8 张小妍;多波束信号实时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杨洁;阵列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及实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小忠;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与PC集群并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7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