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多特征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林地和居民地提取

发布时间:2019-06-22 14:51
【摘要】:针对传统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林地、居民地的散射机理,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多特征(多种极化特征、几何形状和尺度特征)的全极化SAR林地和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形网络演化算法实现综合多特征的多尺度分割;基于对象选择极化特征并制定分类规则来提取林地和居民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研究区的林地和居民地,结果明显优于H-α-A-Wishart分类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fully polariz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AR) imag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scattering mechanism of forest land and residential land, a fully polarized SAR forest land and residential lan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polarization features (multiple polarization features, geometric shapes and scale feature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ethod, fractal network evolu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realize multi-scale segmentation of multi-feature, and polarization featur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object and classification rules are formulated to extract forest land and residential l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forest land and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resul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H-伪-A-Wishart classific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147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2149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分类号】:TN9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俊;于庆国;朱晓东;刘恺;;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影像特征选择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3期

2 张斌;杨然;谢兴;秦前清;;利用极化目标分解和WMRF的全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尤红建;;多尺度分割优化的SAR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周晓光;匡纲要;万建伟;;极化SAR图像分类综述[J];信号处理;2008年05期

5 王静;邢立新;潘军;董连英;杨东旭;王莹;;双极化SAR目标分解方法研究及应用[J];遥感信息;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华文;基于信息熵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兆聪;欧阳群东;孙轩;邹滨;;极化散射特性保持的改进迭代Wishart分类算法[J];测绘科学;2011年06期

2 孟云闪;余洁;刘利敏;张中山;隋克林;;LSSVM算法在极化SAR影像分类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3期

3 肖乐群;赵拥军;马德宝;朱建东;;基于雷达信号循环双谱特征的组合式特征约简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2年03期

4 刘利敏;余洁;燕琴;刘振宇;朱腾;;引入纹理特征的SSVM算法在极化SAR影像分类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年08期

5 巫兆聪;欧阳群东;李芳芳;;顾及特征优化的全极化SAR图像SVM分类[J];测绘科学;2013年03期

6 黄亮;左小清;於雪琴;;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2013年04期

7 刘利敏;余洁;王彦兵;陈蜜;朱腾;叶秋虹;;一种利用地物散射特性进行后续类别调整的极化SAR影像分类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1期

8 时晨曦;张敏情;;基于改进增强特征选择算法的特征融合图像隐写分析[J];光电子.激光;2014年03期

9 王兴玲;胡德勇;唐宏;舒阳;;基于Bayes决策的机载全极化SAR图像滑坡信息提取[J];国土资源遥感;2014年02期

10 刘明旭;张永红;;SAR影像变化检测研究综述[J];地理空间信息;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Liang Huang;Yuanmin Fang;Xiaoqing Zuo;Xueqin Yu;;An Object-Level Approach Improved by Quadtree to Dynamic Monitoring of Mining Area Expansion[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阳;多谱图像融合与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宏威;印刷电路板焊点智能检测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凌飞龙;面向植被识别的SAR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宋鹏;基于序化机理的稳健型股票价值投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5 褚娜;基于混合智能的中医辨证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孙鑫;机器学习中特征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欣艳;煤矿安全隐患治理能力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黄建才;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去噪和特征提取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赵晓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其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程晓光;特征值非负约束下的基于模型的极化SAR分解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社;SAR图像入射角效应校正与分割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何其钰;基于目标分解的极化SAR图像对比增强与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随银岭;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冯琦;基于SVM的多时相极化SAR影像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李胤;汶川地震灾区无人机影像应急处理及灾害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宋才秀;基于地物散射特性分析的机载极化SAR分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海燕;基于信息论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乔鑫;极化SAR图像分类与分类器的回归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肖乐群;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申真;基于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宝;秦其明;马海建;邱云峰;;面向对象方法在SPOT5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2期

2 杨虎,郭华东,李新武,岳焕印;极化雷达目标信息分解技术及其在古湖岸线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3 刘秀清,杨汝良;基于全极化SAR非监督分类的迭代分类方法[J];电子学报;2004年12期

4 吴永辉;计科峰;李禹;郁文贤;;基于Wishart分布和MRF的多视全极化SAR图像分割[J];电子学报;2007年12期

5 刘国庆,熊红,黄顺吉;基于小波变换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的极化SAR图像自动分类[J];电子科学学刊;2000年03期

6 张辉;王建国;;一种基于主分量分析的SAR图像变化检测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7期

7 谭衢霖;;SAR遥感数据用于岩性识别与分类的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9年04期

8 徐俊毅;杨健;彭应宁;;双波段极化雷达遥感图像分类的新方法[J];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2005年10期

9 江利明;廖明生;张路;林珲;;顾及空间邻域关系的多时相SAR影像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尤红建;傅琨;;基于分布模型差异的SAR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慧萍;面向对象影像分析中的尺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2 汪洋;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新光;面向对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尹波;基于对象的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汪求来;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亚秋,曾亮;一层非均匀随机取向非球形粒子的全极化散射[J];电子学报;1992年09期

2 王新彪;李靖;姜景山;;相关型全极化辐射计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5期

3 李棉全;李永祯;王涛;王雪松;;一种新的全极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案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4 吕波;袁乃昌;;全极化干扰与极化滤波的对抗研究[J];现代雷达;2011年04期

5 李棉全;马梁;李永祯;戴幻尧;王雪松;;运动目标的全极化一维成像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11年05期

6 王雪松;常宇亮;李永祯;戴幻尧;何密;肖顺平;;极化雷达的同时全极化测量与校准技术[J];科技导报;2011年26期

7 冯德军;王雪松;肖顺平;王国玉;;全极化高分辨雷达距离像统计识别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8 马梁;李永祯;陈志杰;王雪松;;空间微动目标动态全极化回波仿真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2年03期

9 徐振海,王雪松,肖顺平,庄钊文;极化敏感阵列滤波性能分析:完全极化情形[J];电子学报;2004年08期

10 刘勇;李永祯;王雪松;吕彤光;;雷达目标全极化一维距离像的瞬时测量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金亚秋;;复杂目标和环境全极化散射的理论[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2 刘怡;王振占;姜景山;;信道互耦和相位不平衡对直接相关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测量的影响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陆文;严卫;施健康;鲁旭;;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技术概述[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4 李秉柏;化国强;王晶晶;黄晓军;;基于散射机理的农作物分类[A];2010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邹晔;雷电院成功研制首套民用高分辨率全极化SAR雷达[N];中国航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东坤;P波段全极化SAR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何密;同时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校准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全极化技术在雷达中的工程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辉;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与海浪遥感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丁维雷;基于全极化雷达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梁文婧;全极化步进频率探地雷达硬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笑菲;机翼共形全极化阵列雷达自适应抗干扰与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尊良;全极化毫米波辐射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群峰;铁氧体全极化器[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戚任远;星载全极化SAR观测低频波段Faraday旋转效应分析与消除[D];复旦大学;2008年

9 任俊英;全极化SAR地物分类与极化方位角补偿[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棉全;全极化测量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4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04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