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波特间隔线性反馈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

发布时间:2019-07-02 15:12
【摘要】:在微波通信中,采用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能很好实现信道均衡和多径干扰抑制,增加发射功率或带宽。传统方法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进行微波通信分集跟踪,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信号分集效果较好,但不能适用于多途分集接收,信道交叉时对信号源的跟踪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波特间隔线性反馈的微波通信分集接收技术,建立微波通信信道模型和微波通信协议设计,同一信号的不同独立衰落复制品加以合并处理,在信号分离的同时采用波特间隔线性反馈技术实现支路信号同相相加,正好抵消衰落的相位偏移,达到瞬态集中的目的。从而大幅度改进无线链路性能,实现强有力的接收。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波束形成的垂直指向性,能在强混响复杂深海通信环境中实现对微弱多径衰落微波信号的分集接收,误码率从16.21%降低为0.98%。
[Abstract]:In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he diversity receiving technology of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an realize channel equalization and multi-path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increase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r bandwid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uses adaptive eq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track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diversity. When there is no obstacle in the straight line distance between two points, the signal diversity effect is good, but it can not be applied to multi-path diversity reception, 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the signal source is not good when the channel intersects. In this paper, a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diversity receiving technology based on Porter interval linear feedback is proposed. The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hannel model and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 are established. Different independent fading replicas of the same signal are combined and proce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aud interval linear feedback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in-phase addition of branch signals, which just counteracts the phase offset of fading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transient concentration. Thus,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link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strong reception can be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ertical directivity of beamforming, and can realize diversity reception of weak multi-path fading microwave signals in strong reverberation complex deep-sea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bit error rate (BER) is reduced from 16.21% to 0.98%.
【作者单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分类号】:TN9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奇智;袁永;张毅;周勇;胡光波;;天然气管道远程声通信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年11期

2 海凛;张业荣;潘灿林;;混合分集多天线系统基于相关性的分析信道建模[J];物理学报;2013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正忠;;散布点聚合性指导下的边缘化电力智能管理[J];科技通报;2014年04期

2 王云会;杨明华;谭励;王振海;;一种基于帧内压缩的视频实时传输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9期

3 童菲;盛延刚;;基于Morlet小波Canny边缘检测的遥感视觉提取[J];科技通报;2014年08期

4 王崇科;刘丹;;一种蚁群分布进化的高效网络安全防护方法[J];科技通报;2014年08期

5 麦晓冬;;多阵元天线系统BPSK码元优化聚焦通信[J];科技通报;2014年08期

6 荆园园;杨娜;;路由交换数据在线时间复杂度预测链路漏洞检测[J];科技通报;2014年10期

7 李小琴;;基于80C51的调谐宽频带回波信号FIR滤波设计[J];控制工程;2014年05期

8 黄聪;孙大军;张殿伦;滕婷婷;;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虚拟阵列的稳健低旁瓣波束优化技术[J];物理学报;2014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龙梅;基于WiFi的局域无线数字图像广播交互终端的研发[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毅;周丙寅;胡光波;;井下直线电机泵故障检测仪硬件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年11期

2 肖海林;欧阳缮;聂在平;;MIMO量子信道的空间自由度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6期

3 肖海林;欧阳缮;聂在平;;多输入多输出量子密钥分发信道容量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4 胡光波;何席兵;甘新年;;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累积量的目标检测算法[J];鱼雷技术;2011年05期

5 张毅;盛会平;胡光波;;基于相空间重构和K-L变换的压缩机故障诊断[J];压缩机技术;2011年04期

6 陈国培;艾武;张静波;李抢;肖毅;;基于FPGA的ARM与绝对式编码器的通信接口实现[J];微电机;2012年08期

7 海凛;张业荣;;任意分集方式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统计信道建模[J];物理学报;2012年1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洋,李康,繁敏,王凌云,刘炜;接力微波通信网络集中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0年10期

2 王丽霞,于常海,刘占国;大兴安岭微波通信工程可行性研究[J];森林工程;2000年04期

3 孟应平;一起典型的微波通信故障的调查分析[J];湖北电力;2000年01期

4 刘柏俊;上饶微波通信网辅助监控介绍[J];江西通信科技;2000年03期

5 张亚玲;邱海生;张玉娟;;微波通信路由中障碍物的阻挡及解决途径[J];电视工程;2000年03期

6 白杉;微波通信的回顾与展望[J];电力系统通信;2002年06期

7 谢序进;微波通信技术在邮政网络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邮政;2002年05期

8 李建英;关于微波通信空间保护的探讨[J];中国无线电;2005年07期

9 余林;;试论微波通信在广播电视中的地位和作用[J];太原科技;2006年12期

10 熊煌;;电力系统微波通信的发展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廉;;一种中小型微波通信机的应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2 刘洳义;;辽宁省微波通信规划(初稿)[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3 卢启堂;;微波通信发展的几个热点[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4 甘川文;;微波通信发展新动向[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C];1987年

5 岳炳良;;微波通信的发展态势及其在现代电信网络中的地位[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6 李兴;吴诗其;;2010年的卫星与微波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卢启堂;;微波通信的一个新领域[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8 邱三川;;影响微波通信无人值守的系统因素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C];1987年

9 李世鹤;;计算机在微波通信中的应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10 吴崇善;颜远;;迅速发展中的点对多点微波通信[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莹莹 ;微波通信情愿“贱卖”[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缪海林 吴恩海;泉州高新区江南园打造微波通信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3 王朝晖;泉州微波通信技术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记者 张新武 通讯员 李淑艳;廊秦沈微波通信改造工程通过验收[N];石油管道报;2006年

5 ;潜心研究微波通信[N];西安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邓淑华;泉州微波通信产业描绘升级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7 记者 林艳腾 通讯员 黄建团;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入选[N];泉州晚报;2011年

8 山东 马存兵;浅谈无线电波传播及微波通信[N];电子报;2008年

9 记者 叶舒雯;打造微波通信等核心竞争力产业[N];泉州晚报;2013年

10 记者 李珂;首个国家创新基金产业集群试点落户我省[N];福建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波;电力微波通信网分布式监测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黄进勇;从我国微波通信市场的发展看微波通信企业的营销[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佘占喜;Ethernet OAM在微波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杜峗;微波通信线路设计软件的理论研究与网络应用的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李哲;基于电子地图和可靠性要求的微波网络构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胡婧;基于ARM的微波天线自动对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戈;60GHz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吕芳芳;基于MCM-L的ISM波段通信系统小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关磊;微散一体化平台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9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09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