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负向媒质天线阵的分析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9-07-08 13:29
【摘要】:本论文的工作目的是在微带天线阵在学术和工程上的应用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应用负向媒质概念,进一步改善天线阵的性能,同时为负向媒质的应用提出新的思路。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是总结前人工作,而后提出并设计负向媒质天线阵列。本论文所分析总结的前人的成果,包括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分析与设计、其电感-电容电路单元模型的理论与实现和在商业软件中如何得到该传输线结构的关键性参数。我们也总结了前人设计的两种负向媒质结构单元、两种负向媒质贴片天线和一种负向媒质表面波天线。为了设计应用负向媒质的天线阵列,我们也总结了微带天线阵列的理论与前人的一些设计实例,为我们自己的设计做好了准备。本论文的成果是分析并且设计了三种负向媒质天线阵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新型负向媒质天线阵列,包括两个负向媒质串联馈电天线阵列和一个负向媒质平面天线阵列。与传统的微带天线阵列相比,负向媒质天线阵列有极宽的带宽和比较好的增益,而且负向媒质天线阵列延续了负向媒质贴片天线的高效率、低损耗等特性。该类天线和天线阵都是前向辐射,也就是向着天线馈线上波传播的方向辐射。该天线是线极化的,而且在主要传输方向上极化特性也很好。这几种负向媒质天线阵列被设计、仿真、制造并且测试出来,其仿真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比较吻合。我们同时阐述了偏离中轴线的馈电线对于负向媒质天线阵设计的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个设计实例也被给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把负向媒质应用于天线和天线阵的设计,不仅能改善天线性能,尤其是带宽性能、增益性能、还是天线效率,还能使辐射方向朝向与普通微带天线阵不同的方向。我们为负向媒质在天线与传播方面的应用打开了新的思路,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结构,方面之后的研究者进一步探索。这几种负向媒质天线阵列的研究与设计对于负向媒质研究和天线阵列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文内图片:UCSD课题组的负向媒质结构的照片
图片说明:UCSD课题组的负向媒质结构的照片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medium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array under the increasing backgrou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in the academic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to put forward a new id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gative medium.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to sum up the previous work, and then put forward and design the negative medium antenna array.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cluding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composite left-hand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 the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ductance-capacitance circuit unit model, and how to get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 in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We also summarize the two negative media structural units, the two negative media patch antennas and a negative surface acoustic wave antenna designed by the predecessors. In order to design the antenna array with negative medium, we also summarize the theory of the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and some design examples of the predecessors, and prepare for our own design.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to analyze and design three negative media antenna array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work, we have designed a new type of negative medium antenna array, which includes two negative media series feed antenna arrays and a negative medium plane antenna arra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the negative-going medium antenna array has a very wide bandwidth and a better gain, and the negative-going medium antenna arra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low loss and the like of the negative-going medium patch antenna. The antenna and the antenna array are all forward-directed radiation, that is, in the direc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to the antenna feed. The antenna is linearly polarized and has a good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in the main transmission direction. The antenna arrays of the negative media are designed, simulated,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order to further illustrate, a design example is also given.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gative medium to the design of the antenna and the antenna arra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antenna performance, especially the bandwidth performance, the gain performance, or the antenna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make the radiation direction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We have opened a new think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gative medium in the antenna and the propag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new design structures, and the researchers after the other have further explored.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several negative media antenna array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negative media research and the antenna array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8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线与天线阵[J];电子科技文摘;1999年06期

2 邓平,朱中梁;一种天线阵列定位法及其仿真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06期

3 张海墨;;浅议天线阵列的原理与在“动中通”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年18期

4 ;新型宽带天线阵列[J];电脑与电信;2013年08期

5 崔晓莲 ,关德新;天线阵通道不一致的有源校正[J];测控技术;2003年10期

6 ;天线与天线阵[J];电子科技文摘;2003年09期

7 王建国;田春明;夏洪富;葛德彪;;复合振子天线阵列的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7期

8 李双勋;程翥;薛鸿印;皇甫堪;;联合空时抗干扰天线阵的快速实现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赫宝瑛;;宽带干扰情况下天线阵的信号处理方法[J];现代雷达;1988年02期

10 张志军,冯正和;基于去耦分析的圆形天线阵列方向图综合[J];电子学报;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春;张光生;周军;;方向回溯天线阵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李贺;赵飞;洪家财;闫书明;;密度加权的稀疏天线阵列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3 杨周炳;孟凡宝;陆巍;马弘舸;;超宽带天线阵列频谱分布[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4 陈丽娜;郭庆功;;一种可重构的半导体等离子体串馈天线阵的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易观理;胡飞;董健;靳榕;;用于被动毫米波末制导的综合孔径天线阵列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王魁;马东堂;王欣;王海红;;任意多极化天线阵列的相关性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朝晖;姜兴;;定向超宽带平面天线阵列设计[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卢中昊;王晖;菅春晓;何建国;;瞬态极化实验雷达收发八木天线阵列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程海荣;郭玉春;史小卫;陈小群;陈蕾;;一种应用于方向回溯天线阵的分形双极化天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关燕芝;何征宇;;辐射电磁波按等比级数排列的裂缝天线阵列[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冯卫东;韩国科学家开发出智能皮肤天线[N];科技日报;2008年

2 辽宁 梅艳;新颖奇特的通信天线[N];电子报;2001年

3 何文仲;内置电调将主导LTE天线选型[N];人民邮电;2014年

4 ;MIMO技术体系结构与应用[N];人民邮电;2008年

5 韩旭东(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曹建海(山东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MIMO:无线技术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4年

6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学华;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项目选址敲定[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钢;空时四维天线阵的理论分析与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全江;空时四维天线阵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朱华;无线通信中新型天线及天线阵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郭玉春;方向回溯天线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甲池;基于天线阵的直扩系统多维快速捕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客松;稀布天线阵列的优化布阵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建华;天线阵方向图综合的智能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赵军;武汉中频雷达总体设计与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陈杰;采用智能天线阵的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聂俊伟;GNSS天线阵抗干扰算法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贵昌;四维天线阵理论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小文;时间调制天线阵列理论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沈世元;时间调制天线阵列研究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葛贵银;反向天线阵的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姚瑞林;四维天线阵的空间调制与单脉冲测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贾学翠;矿井无线通信系统波束赋形天线阵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胡晓霞;任意形天线阵超分辨测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张伟;超宽带天线阵的时域分析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吴涛;频率扫描天线阵设计与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马洪林;卫星导航天线阵抗干扰测试场景设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1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11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