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及其可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10:56
【摘要】:本文致力于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达性和使用期限,而本文则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基于此动机,确定了几个问题,并全面解决。此外,本文还进行了性能评估,针对两个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便形成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全面了解。 论文中首先讨论的问题是能源效率,详细讲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期、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拓扑、周期、高效节能的传感器节点设计,以及高效节能的信息传递。之前的研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周期提供了一些适当的解决方法。本节中则确定了多种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的方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源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因素,如使用期、无线传感器节点架构、周期、高效节能的传感器节点设计,以及节能有效的通讯。传感器节点负责从一个节点传送数据到另一个节点,最后把数据发送到终端用户或基站。节点的能量效率是系统运行至关重要的性能;能量消耗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较低的节点消耗的能量愈小WNSs的寿命愈长。为此,下节讨论了如从太阳能技术和LEACH技术等节能方案。这样,给定的解决方案能够提高WSN系统的寿命。 其次,本文还处理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达性问题。主要是研究协议的设计、周期适应性、为高可达性节点密度对周期适应性的影响、可达到邻居的数目,以及前导码长度对周期的影响。本节对这些问题特别考虑了多项研究,并提供了一致的解决方案。本节的结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达性受到在其设计中所使用程序的影响。传感器节点及其密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影响可达性,还可以改变网络中的可达性的范围。如果传感器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节点,数据信息无法正确发送和接收。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异步睡眠机制自适应周期调节策略,基于对每个节点接收功率的预测来自适应调节周期。并将采用这种机制后的网络可达性与固定周期的方案做出了对比。结果显示,在一个有200个节点的100m x100m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此种基于RPP强度预测的策略的可达性是普通的两倍以上。进一步的结果则表明此种策略下的可达性与90%固定周期的情况一样,但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5;TP21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刘云;;网格移动的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部署算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邹洋;李晶;;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3 张怡;李云;刘占军;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能量的簇首选择改进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4 袁正午;梁均军;;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定位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魏伟;史浩山;刘明;;传感器网络分层多路径路由协议[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6 邢云冰;史浩山;赵洪钢;;基于备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协议的改进[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7 刘刚;李志刚;周兴社;;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差异化加权数据压缩的汇聚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7期

8 陈静;沈鸿;;MELEACH一个高效节能的WSN路由协议[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9期

9 马峻岩;李志刚;周兴社;;一种高效可扩展的传感器网络系统状态监测协议[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2期

10 黄旗明;刘笑;;均衡能耗和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内融合机制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军;黄河;李太福;;基于DPS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2 于新生;曹志敏;李思忍;龚德俊;唐功友;张晓东;;基于海底观测站的深海水下无线监测网络[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姚兰;罗磊;高福祥;;基于恶意节点检测的多路径安全路由协议[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4 ;A Sensor Deployment Algorithm for Mobi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5 孙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有效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崔凤云;李玉华;刘晓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慧斌;俞弦;徐立中;严锡君;;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协议的改进[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建荣;万健;徐向华;;定向扩散路由协议的改进分析[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成飞;龙飞;孙富春;;基于GSPN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预估模型[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刚;何斌;沈润杰;;基于簇间多跳的非均匀分簇LEUC算法[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晋;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博;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3 杨靖;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高能效数据收集协议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肖伟;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数据容错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高腾;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夏美威(Nchimunya Chaamw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地下矿井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赞比亚矿井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中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路由协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宋洪治;大型地震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的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邓毓博;机会网络中转发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席峰;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地理路由和信息融合[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田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永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网关的分级簇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伟伟;基于LEACH的WSN分簇路由协议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朱玉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能量的发散簇树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雷鸣;无线传感网络与环境信息采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朱梅冬;基于ZigBee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倪晶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机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袁强;基于密集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顾丽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助理簇头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志宏;一种静态无线网络轻量即时控制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4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24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