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多方计算任务的量子通信复杂度

发布时间:2019-09-24 13:08
【摘要】:假设多个用户分别根据各自持有的函数对共享数据进行计算,用户之间采用互相通信的方式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任务。本文基于一个通用的判别函数模型,给出对于上述任务,采用经典最优算法下的经典通信复杂度。然后,以数据库算法为基础,文中构造了适用于前述任务的量子分布式算法,并给出相应的量子通信复杂度。研究表明,量子算法的性能取决于函数定义域与用户数的无穷大阶的差距。量子通信复杂度较之经典情形最多将会有二次级别的降低。
【图文】:

序列,通信过程,量子态


第12期余文斌等:多方计算任务的量子通信复杂度x>g1(x)>g2(x)>…gK-1(x)>由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定义量子态序列{φk>1≤k≤K}和{yk>1≤k≤K}。其中φk>和yk>分别为n+(k-1)m位量子比特和n+(K-k)m位量子比特,并且满足以下条件:Uk(φk>0>鄃m)=φk+1>,U-1K-kyk>=yk+1>0>鄃m,OracleφK>=y1>在k=1和k=K的特殊情况下,φ1>和yK>均为n位量子比特,其分别为DOO算法的输入与输出量子态。图1DOO的通信过程Fig.1ThecommunicationprocessofDOO如图1所示,我们把DOO算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前向通信操作是按用户1到用户K的顺序进行。在此阶段,,每个用户按顺序对序列{φk>1≤k≤K}中的量子态应用{Uk1≤k≤K-1}中的幺正算符,因此,每个用户计算后的信息将被传输到用户K。在第二阶段,用户K于量子态φK>上执行Oracle算符以得到量子态y1>。同时,MPC问题的“解”所对应的量子态都会获得一个相位翻转,使得“解”可以被标记出来。第三阶段的后向通信操作是按用户K到用户1的顺序进行。每个用户按顺序对序列{yk>1≤k≤K}中的量子态应用{U-1k1≤k≤K-1}中的幺正算符,以便承载“解”的标志信息的量子态被传输到用户1。完整的DOO算法如下所述:(1)从用户1到用户K的前向通信阶段Step1初始输入为用户1接受到得量子态φ1>。Step2当前用户接受到量子态φk>,在其后添加m量子比特0>鄃m作为辅助量子态。Step3当前用户对上述结果应用算符Uk,得到量子态φk+1>。Step4当前用户将量子态φk+1>发送给下一个用户。Step5下一个用户跳转到Step2开始操作。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量

次数,Grover算法,迭代次数,函数定义域


鸥丛?度将处于以下两者之间,即O(i酜NlogN)≤量子通信复杂度<O(KNm)4性能分析4.1量子分布式算法的性能分析QD算法是一种基于Grover算法的量子搜索算法。这说明,QD算法本质上属于随机算法,而它的成功概率将取决于迭代次数[8,9,16]。假设S是函数定义域N中“解”的数目,令R表示迭代次数,Pe代表平均差错概率。根据Grover算法的性能特性,我们可以得到QD算法的迭代次数的上界,即R≤p4Ni酳当算法执行R次迭代后,QD算法的性能将达到最优。此时的平均差错概率为Pe=S/N=2-K图2N/S下的QD算法迭代次数Fig.2QDalgorithmiterationnumberwithN/S图3N/S下的QD算法平均成功率Fig.3TheaveragesuccessprobabilityofQDalgorithmwithN/S从图2可以看出,函数定义域N与解的数目的比值从1增加到1000,迭代次数增加的较为缓慢。1476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238)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293003)
【分类号】:TN918;O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健;张雄伟;孙新建;;一种新的量子神经网络训练算法[J];信号处理;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翼鹏;陈亮;郝欢;;一种改进的量子神经网络训练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7期

2 张翼鹏;陈亮;郝欢;;一种基于LM的量子神经网络训练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3年09期

3 陈亮;李彬;张翼鹏;郝欢;;基于多层激励量子神经网络的鲁棒音频水印算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张翼鹏;陈亮;郝欢;;采用量子神经网络的音频水印新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06期

5 杨淑云;李盼池;;量子衍生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实现[J];信号处理;2014年04期

6 王怀光;张培林;李胜;吴定海;周云川;;量子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振动信号压缩及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4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晨;基于约瑟夫森结的量子神经网络及其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建利;拱长青;;基于多层激励函数量子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杨妍;陈如清;俞金寿;;量子神经网络在心电图分类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盖怀存;张小锋;江泽涛;;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量子与量子通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06期

2 李林洋;卢晓波;潘岳;;量子通信的发展概况[J];工业设计;2011年04期

3 ;我国开启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新时代[J];软件;2012年08期

4 冯骥;冯江源;;中国量子通信与产业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年10期

5 陈芳烈;;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J];百科知识;2007年14期

6 何红波,王文军;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J];广西物理;2000年04期

7 ;日本制定开发“量子通信技术”计划[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年04期

8 薛鹏,郭光灿;量子通信[J];物理;2002年06期

9 谭庆贵,胡渝;量子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10 陈彦,胡渝;光通信将面临量子通信的挑战[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元;冯世栋;;量子通信技术及其军事应用分析[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潘建伟;;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光学实现——现状和未来[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许娟;;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光宇;赵双;朱智涵;;空间量子通信偏振跟踪理论和实验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卢利锋;赵东来;马乐;;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及在实际系统应用分析[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任小强;陈金鹰;;基于安全有效的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程立南;闻传花;;空间量子通信[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光宇;王川;王婉莹;郝亮;刘洋;马f[;龙桂鲁;;空间量子通信实验系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胡志强;胡前进;;量子通信在海洋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探讨[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10 乔熔岩;朱诗兵;杨晟;;二粒子纠缠系统的量子通信仿真[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东;让量子通信技术为百姓带来实惠[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汪永安;世界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合肥开工[N];安徽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X;量子通信也可能被无痕窃听[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祝蕾;济南企业牵头承担“十二五”863计划量子通信技术专项[N];济南日报;2010年

5 冯骞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枫;量子通信:划时代的崭新技术[N];解放军报;2011年

6 记者 许蓓蓓;合肥建成世界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N];安徽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李陈续;中国量子通信成果入选《自然》十大新闻[N];光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刘石磊;量子通信:中国团队再破难关[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刘石磊;量子通信还远吗?[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房永珍;“诡异”的量子通信让窃听成为历史[N];北京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沈奇;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杨彬;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陈杰;实用化量子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贤敏;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韩超;远程量子通信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张军;远距离量子通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彭建;量子通信实验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胡元峰;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实验中远程光符合的电子学系统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权东晓;量子通信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凯;空间量子通信中偏振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乾春燕;量子通信网络及其协议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钟波;基于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算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4 赵楠;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信道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朋朋;多方量子通信协议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6 王东;量子通信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2年

7 陈倪;量子通信网络中的业务管理机制及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闫红叶;量子通信中的密集编码方案[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士成;基于偏振编码的水下光量子通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邹昕;量子对话及双向传态方案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40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f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