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符号映射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发布时间:2019-10-07 23:23
【摘要】:从信号角度出发对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PLNC)展开研究,联系实际通信中用户选择调制方式以及用户发送功率分配的差异性,重点对中继节点叠加信号的符号映射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符号映射后的星座映射图分析了中继节点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并结合星型协作网络以瑞利信道为信道模型对中断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调制方式以及用户功率分配对中继误符号率有一定影响,同时基于符号映射分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中断性能优于其他几种传输方式。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2002240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jjA40014,CSTC2013jjB40001)
【分类号】:TN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凌;于宏毅;;物理层网络编码分组的机会中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2 吉晓东;郑宝玉;;物理层网络编码机会中继及中断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外喜;胡晓;唐冬;郑晖;;安全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10期

2 吉晓东;郑宝玉;;物理层网络编码机会中继及中断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5期

3 吉晓东;郑宝玉;;不对称放大转发双向中继功率分配及中继位置选择[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2期

4 魏浩;郑宝玉;侯晓峗;朱艳;;不对称速率双向中继传输策略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1期

5 池新生;郑宝玉;姚刚;陈建白;;非对称协作分集通信中网络编码的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0期

6 黄辰;张伟;李可维;黄本雄;戴彬;;基于层次化网络编码的无线物联网协作切换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1期

7 王振朝;;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物联网多中继协作切换机制刍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18期

8 胡磊;吴玉成;;基于网络编码的线性多跳网络最优功率分配[J];计算机工程;2012年07期

9 赵明峰;周亚建;原泉;杨义先;;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2011年08期

10 潘鹏贵;林霞;许力;林力伟;;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子义;宋昀;;网络编码技术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心记;MIMO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赵明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协作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世唐;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吉晓东;多用户协作通信中的双向中继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帅兵;基于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2 吴连举;基于协作分集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刘立芳;无线通信中协作分集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康延民;无线通信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魏蕾;协作通信的无线资源优化分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胡磊;网络编码的功率分配和自适应传输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池新生;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徐中伟;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协作通信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刘进芬;协作通信中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刘勤永;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通信方案设计与信号截获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凌;于宏毅;;物理层网络编码分组的机会中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松;物理层的VPN业务及其标准化进展[J];现代有线传输;2005年02期

2 吴建平,张羡毓,江卫星,邢俊超;小型DGCNET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一)[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86年03期

3 阴亚芳;基于SDH的ATM物理层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美国WTI公司遥控网络管理系列:PLS-345物理层开关[J];信息网络;2004年01期

5 Stuart Rabinson ,于永学;10-G以太网技术[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06期

6 侯圣伟,张铎,朱近康;TD-SCDMA与PHS系统物理层兼容方案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4年12期

7 赵铁;;LTE空中接口物理层过程浅析[J];电信技术;2009年09期

8 董大圣,迟泽英,陈文建;APON系统网络终端物理层的设计原理与实现[J];中国激光;2005年04期

9 李毅;;快以太网物理层的测试[J];电子测试;2000年01期

10 付兴;张静;姜军;张平;;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应用;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韦华);于海斌;;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协议的研究现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付兴;张静;姜军;张平;;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物理层的软硬件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芮鹤龄;;高速环境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栾西;徐晓燕;项海格;吴建军;;LTE空中接口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适应性技术研究[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元彬;唐晓梅;王珊珊;;EV-DO空中接口差错重传关键技术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颜伟;蔡跃明;;双向中继信道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渐近性能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雷非;;光传输网络物理层的管理[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陈永利;;基于802.11a/b MAC的WLAN特性研究[A];2005年安徽通信论文集[C];2006年

9 朱琦;黄磊;;IEEE 802.16系统中动态信道分配算法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邱小静;衡伟;;基于SQN2010芯片的WiMAX基站系统设计[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经理 安毅;破解WiMAX物理层测试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陈思;看准零误码率[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水清木华咨询有限公司 周悟;DS-UWB和WiMedia可能长期对抗[N];中国电子报;2006年

5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王迪 张宏艳;第三种宽带WiMAX[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 研究所无线与移动研究部 张莉;WiMAX标准:以开放迎接竞争[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B3G研究重点向网络层转移[N];人民邮电;2008年

8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韩旭东;无线网络跨层设计[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柳下惠、雪儿;走进WLAN世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10 谢伟良 石涛 潘卫;WiMAX系统关键技术分析[N];人民邮电;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大圣;APON系统ONT物理层软硬件设计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胡保民;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及硬件系统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郭晶;随机信道下无线通信的安全机制分析与设计[D];清华大学;2011年

7 洪涛;方向调制在物理层安全通信和通信测向综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张海君;IMT-Advanced异构无线网络中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吴微威;基于IR-UW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陈智勇;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洁;基于物理层加密的调制方式及数据保护算法[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益昕;基于博弈论的协作通信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刘晨;协作通信中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赵艳玲;协作通信物理层安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旭;TD-LTE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6 贺科峰;WiMAX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来强;基于物理层技术的协作网络编码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柳斯婧;基于迭代加密的OFDM系统物理层安全算法[D];西北大学;2014年

9 宋欢;基于自由光/电磁传播环境的无线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付少忠;1C7T型PHS基站空中接口物理层协议实现及系统容量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5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45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d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