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远近场声传播特性的拖线阵声纳平台辐射噪声空域矩阵滤波技术

发布时间:2019-10-12 01:38
【摘要】:针对拖线阵声纳平台噪声构成近场强干扰影响声纳弱目标探测的问题,利用近场平台噪声的多途传播特性及远场目标信号的平面波传播特性,将匹配场定位技术和平面波目标方位估计技术结合,利用平台噪声到达接收阵的拷贝向量以及平面波方向向量共同设计具有强干扰抑制功能的空域矩阵滤波器,实现了近场平台噪声抑制.设计两种最优化问题,获得不同的噪声抑制效果,给出它们的最优解,验证了解的正确性,找出解之间的关联.解释了平台辐射噪声在阵列端首方位附近构成强干扰的原因,同时解释了空域矩阵滤波后存在探测盲区的原因.由仿真可知,空域矩阵滤波处理可获得更小的探测盲区,同时获得盲区外更高的探测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通信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532040,No.11374001) 海军大连航艇学院科研发展基金(No.2009032)
【分类号】:TN9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关防;惠俊英;;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模态域MVDR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2 顾陈;何劲;朱晓华;;冲击噪声背景下基于最小均方归一化误差的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学报;2010年06期

3 倪淑燕;程乃平;倪正中;;共轭虚拟阵列波束形成方法[J];电子学报;2011年09期

4 郭玉华;常青美;余道杰;岳彩青;;一种改进的极化域-空域联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学报;2012年06期

5 鄢社锋,马远良;匹配场噪声抑制:广义空域滤波方法[J];科学通报;2004年18期

6 马远良,张忠兵,童立,刘孟庵;浅海声场中拖曳线列阵常规波束形成器对本舰噪声的接收响应[J];声学学报;2002年06期

7 李启虎;;双线列阵左右舷目标分辨性能的初步分析[J];声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李启虎;;用双线列阵区分左右舷目标的延时估计方法及其实现[J];声学学报;2006年06期

9 李启虎;李淑秋;孙长瑜;余华兵;;主被动拖线阵声呐中拖曳平台噪声和拖鱼噪声在浅海使用时的干扰特性[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01期

10 鄢社锋;侯朝焕;马晓川;;矩阵空域预滤波目标方位估计[J];声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志红;李乔;单德山;唐亮;;影响矩阵法在南京长江三桥状态识别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薛蕊;;一类线性混合模型中方差分量的估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新海;;双反对称矩阵的性质分析与推广[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斯彩英;;关于左、右伪逆矩阵的阶数递推算法[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秦翰林;周慧鑫;刘上乾;杨廷梧;;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背景抑制[J];半导体光电;2009年03期

6 程广利;蔡志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水下信息战人才胜任力评估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0年03期

7 杨坤德,马远良;匹配场噪声抑制的稳健方法[J];兵工学报;2005年06期

8 辛怡;陶然;王越;;多重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在Shamir三次传递协议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8年06期

9 叶中付;李春辉;贾红江;刘超;;空间非平稳噪声下的信源数估计算法[J];兵工学报;2009年07期

10 郭兴旺;高功臣;吕珍霞;;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红外热图像序列处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智颖;刘冬;;基于Kazakov线性化的迭代滤波[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逄海萍;王璐萍;;一类不确定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近似最优滑模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本辉;章新华;刘家轩;;矩阵预滤波目标方位估计方法[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林鹏;宫在晓;郭永刚;张岩;;基于阵形补偿的多线阵左右舷分辨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辉辉;张群飞;罗峰;;一种被动宽带弱信号空间谱检测新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曹涛;康春玉;;零陷波束形成器抑制拖船噪声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查星云;;一种钢铁企业金属损耗平衡分析方法[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沙志超;彭耿;徐神;黄知涛;;基于信号子空间维数估计的单通道盲信号检测[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董杰;孙怡;;一种高频谱效率的OFDM载波频偏盲估计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张艳红;都峗峗;付铁连;;一种基于分布式USFC-OFDM的异步协同传输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迪;沉渣厚度超声检测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殷复莲;同步CDMA系统NBI识别及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于志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识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关防;模态域信号处理在水声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刘德铸;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于蕾;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郭文卓;多天线多用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王文标;基于视觉测量的快速再制造成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张进;宽带阵列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吴敏;多天线通信系统中有限反馈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静;基于子空间的二阶统计量盲信道辨识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赵金平;基于矩阵变换的MIMO-OFDM系统信号检测[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维巍;语音信号基音周期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巩俊;语音信号欠定盲源分离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柳永娟;数字音频真实性鉴定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唐科威;基于洛伦兹流形的特征提取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光辉;分数延迟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其FPGA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8 顾霞芳;基于小波多分辨分析的图像水印算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薛蕊;线性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玉慧;多任务脑—机接口空域滤波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中元;贾民平;;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周期平稳类微弱故障信号检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徐振海,王雪松,肖顺平,庄钊文;极化自适应递推滤波算法[J];电子学报;2002年04期

3 徐振海,王雪松,肖顺平,庄钊文;极化敏感阵列滤波性能分析:完全极化情形[J];电子学报;2004年08期

4 王雪松,汪连栋,肖顺平,庄钊文;自适应极化滤波器的理论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4年08期

5 何劲;刘中;;脉冲噪声环境中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J];电子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勇;徐振海;肖顺平;;阵列互耦对极化敏感阵列滤波性能的影响[J];电子学报;2006年12期

7 刘志刚;汪晋宽;王福利;;虚拟空间平滑算法[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8 何劲;刘中;;冲击噪声环境中最小“几何功率”误差波束形成算法[J];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9 徐友根;刘志文;;修正的虚拟空间平滑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12期

10 陈建;王树勋;;基于高阶累积量虚拟阵列扩展的DOA估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鹏;虚拟阵元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元;章新华;郭徽东;许林周;;基于多维分配的多基地声纳目标数据关联[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47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47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