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循环反馈SLM方法

发布时间:2019-12-05 22:30
【摘要】: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若各支路在同一相位上叠加会带来幅值的叠加从而产生大的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选择性映射方法是一种有效降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峰均比的方法,对传统的选择性映射方法做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循环反馈选择性映射算法。在该算法中,采用了若干ZC(Zandoff-Chu)序列作为初始的相位旋转矢量,对于传统选择性映射方法中的每个子块不再固定其相位矢量,而是根据峰均比比较结果的反馈做出相应的相位矢量调整。通过在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信道环境进行仿真,进一步分析加入循环反馈选择性映射算法的OFDM系统和传统OFDM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加入循环反馈选择性映射算法可有效地降低峰均比并改善接收端的比特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明;张德民;;一种低复杂度的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丽萍;段再超;郝磊;;一种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的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胡茂凯;陈西宏;刘强;;抑制OFDM信号峰均比的PTS算法分析与优化[J];电子科技;2011年09期

3 金艳玲;陈明勇;;变换域通信系统峰均比抑制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艳玲;TDCS信道适应性能分析及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臣;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张慧;降低MIMO-OFDM系统峰平比的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丁荣华;降低OFDM系统PAPR的搜索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向宁,谈振辉;OFDM基本原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赵霏,毕见鑫,易克初,牛博;减小子波包调制波形功率比值的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敬;邓磊;;基于OFDM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07期

2 邸敬;邵军花;刘玉红;;基于DCT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研究[J];信息技术;2010年08期

3 陈烨;无线局域网的探讨[J];控制工程;2003年S1期

4 张剑;贺知明;汪学刚;;基于导频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插值算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11期

5 何先刚,夏万林,聂永萍,张忠培;OFDM系统中的混合ARQ结构及性能仿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6 李玮;程时昕;;非理想信道估计条件下OFDM系统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J];高技术通讯;2008年04期

7 王涛;;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改进算法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11期

8 纪红,佟学俭,郝建军,乐光新;OFDM:适合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J];无线电工程;2002年07期

9 陈少平,姚天任;时变衰落信道下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ICI消除[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9期

10 陈峗;曾晓洋;潘安;王晶;;一种新的适用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的消除相位噪声的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召伟;沈瑞静;王宗欣;;MIMO-OFDM系统的多径干扰抵消算法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高建勤;熊淑华;;正交频分复用(OFDM)原理及其实现[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李志红;贺立红;吴建华;;宽带无线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Ⅲ)[C];2008年

4 符权;尹华锐;李亚麟;徐佩霞;;OFDM系统剩余频偏时域估计和快速跟踪算法[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鹏;罗清龙;冯敏;赵明月;;一种互补编码在C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6 王文星;杨彦从;王文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煤矿通信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煤炭新型工业化之路——安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蕾蕾;王海明;杨广琦;张念祖;张慧;王元庆;洪伟;;IEEE802.16 OFDM系统中的PTS算法优化[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8 刘海琼;卜祥元;杨杰;安建平;;一种DRM数字广播接收机的同步算法[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9 肖国军;匡镜明;刘家康;;多星座图映射分层空时结构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炳洋;多载波通信中峰均比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陈晓毅;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何业军;Turbo乘积码技术及其在B3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董斌;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均衡和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晓辉;MIMO OFDM通信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颜彪;多载波及其多载波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周恩;多径信道下OFDM系统同步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张兴;宽带无线网络中无线资源调度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霍永青;多载波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和LDPC编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德刚;OFDM/MIMO-OFDM系统中载波频偏估计和相位噪声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OFDM系统中FFT的实现与信道估计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姜涛;数字电视地面移动广播覆盖技术优化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崔嵩;降低多载波CDMA峰均功率比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王新征;OFDM与SC-FDE中的信道估计与均衡[D];山东大学;2005年

5 郑研新;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莉;OFDM系统中的PAR抑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蒋宇达;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隐藏导频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韩洁;减小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赵洁;多载波CDMA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杨茂磷;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降低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0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70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f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