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MP2P网络中信任模型分析及实现

发布时间:2020-03-28 01:17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P2P网络技术很难适应于移动P2P(Mobile P2P,MP2P)网络,因MP2P网络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使其信任问题更为突出。根据现有MP2P信任模型的不足,以动态安全信任模型为基础,进而提出一种信任模型。接着,设计并实现一信任管理系统,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以进一步说明本模型的合理可行性。首先,本文结合MP2P网络的特点,分析现有的一些典型信任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等级判定的MP2P信任模型(DRJTM_MP2P)。该模型采用混合式网络拓扑结构,定期综合考虑全局贡献和时间经验两个因素,动态的赋予网络节点不同的等级,并根据等级的高低赋予不同权重,等级越高的节点所占的权重就越大。本文参考人类社会学中变异系数来衡量信任值的稳定程度使得权重值分配更加合理。为了解决超级节点失效后引起的资源查询延迟问题,模型中给出了替补超级节点选择策略的冗余方案,提高了超级节点替换的效率。经过对DRJTM_MP2P安全可靠性分析,说明模型的合理性。接着,论文基于DRJTM_MP2P信任模型,设计一个MP2P网络的节点信任管理系统。为保证节点能够安全的在移动网络中即时通信和资源获取,系统主要由信任及等级处理、身份验证、加密解密处理、资源获取等模块组成。最后,以文件共享为背景,利用PeerSim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开销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适应移动网络的动态特性,保证节点间的交易,提高交易成功率,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搭便车节点和诋毁节点的攻击行为,在较大程度上解决MP2P网络环境下的信任问题。
【图文】:

成功率,对比测试,节点


图 6.1 节点移动速度与交易成功率的对比测试结果2)搭便车节点攻击行为对交易成功率的影响便车节点存在自私行为,不愿意共享资源。网络中搭便车节点比响节点的交易成功率,降低网络健壮性。节点的移动速度为 4m/s,搭便车节点的比例从 0%~50%变化,每 MobTrus、DGTM 和本文的三个系统测试。图 6.2 为搭便车节点系统的节点交易成功率的统计测试结果。

成功率,对比测试,节点,比例


图 6.1 节点移动速度与交易成功率的对比测试结果2)搭便车节点攻击行为对交易成功率的影响便车节点存在自私行为,不愿意共享资源。网络中搭便车节点比例响节点的交易成功率,降低网络健壮性。节点的移动速度为 4m/s,,搭便车节点的比例从 0%~50%变化,每间 MobTrus、DGTM 和本文的三个系统测试。图 6.2 为搭便车节点攻系统的节点交易成功率的统计测试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亭升;;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08期

2 曹晓梅;朱海涛;沈何阳;陈贵海;;MP2P网下一种基于代理的安全反馈信任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4年07期

3 王方一;;基于WPKI机制的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年11期

4 田丰;;基于WPKI的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9期

5 胡祥培;尹进;;信任传递模型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赵捧未;冯娟;史博文;;对等网信任社区中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7 安政;;移动支付技术的安全性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唐仕喜;;信任模型中推荐信息有效性评判[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朱长春;翁汉元;吕国会;张俊良;;国内外聚氨酯工业最新发展状况[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2年05期

10 裴道武;;模糊推理的基本理论[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文捷;移动对等网络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梅枭雄;面向决策的信任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婷婷;基于WAP和WPKI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巍锋;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卢三超;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国治;P2P环境下基于信任域划分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3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03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