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5:57
【摘要】:在室内声学环境下对声源进行定位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小型会场、课堂教学、舞台演出等。随着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麦克风阵列技术被应用于声源定位中,该方法通过对多路麦克风的信号的处理运算来确定声源的空间位置。但是在室内环境下,环境噪声及混响的影响,会导致定位误差的产生。本文深入研究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并针对现有方法在高噪声和高混响情况下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对定位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并设计一个具有较高抗噪声和抗混响能力的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系统。本课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通过对声源定位方法的比较,本课题选用基于TDOA的声源定位方法作为研究方案。分析声源定位的信号处理模型,针对室内应用场景,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空间模型和信号模型,对室内混响进行研究。对信号的预处理进行研究,针对语音信号的特性,研究信号预过滤、加窗分帧和端点检测的方法和参数选择,并对预处理过程进行实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时延估计的算法,介绍GCC-MLPT算法,并分析其算法缺陷,针对其不足提出对其改进后的GCC-IMLPT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GCC-IMLPT算法的性能。研究基于时延估计的定位算法,通过比较,选择计算量小、实时性能更好的球形插值法,并研究分析时延估计误差及麦克风数目和算法误差之间的关系。设计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系统,对麦克风阵列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麦克风阵列的形状及大小,并详细设计该系统的各部分功能,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及实际环境测试,验证该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改进。
【图文】:

示意图,近场,远场,模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声源定位的第一步是对声源信号的采集,而这一步是由麦克风阵列来完成的,信号模型主要描述了麦克风阵列和声源之间的关系。因此,构建合理的信号模型对之后定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麦克风阵列和声源距离的大小,可把信号传输模型分为远场模型和近场模型。当声源和麦克风阵列之间的距离较大,一般采用远场模型。这时候,可以不再考虑不同麦克风接收信号之间的方向角差异,因此将从声源传到麦克风阵列的声音信号看作是平面波,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考虑接收信号之间的幅度差值。远场模型下,只能计算声源的方向,不能计算声源距离。当声源与麦克风的距离较近,声源相对于各麦克风的入射角会有较明显差别,在此场景下,为得到更精准的声源位置,需要采用包含更多位置信息的近场模型[26]。近场模型下,麦克风阵列接收到的声波被视为球面波,这种情况考虑了不同麦克风收到的信号的入射角的不同。近场模型下,因为获得了更多的位置信息,所以不仅能够测量声源的方向,还可以测量声源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示意图,示意图,理想环境,直达信号


图 2.2 球面声源示意图声源为中心的球体,当球面发生振动,会向球的四周均匀的发射球面波。动球源辐射的声压可由式(2.2 表示:( )0| |( )j t krAp e r rr 中,20 020| |1 ( )ckrAkr 0 arctan(1 kr)公式可以看出,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距离越远,声波幅值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声波幅值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建信号模型理想环境下,认为麦克风阵列收到的声音信号由直达信号和环境噪声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祥楼;王晓东;刘昭廷;刘瑞男;;基于半球型麦克风阵列的点声源定位系统智能检测前端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年05期

2 吴涛;王冬霞;郭庆龙;程宗明;;基于球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方法[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林志斌;徐柏龄;;基于球麦克风阵列的三维空间多声源定位(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汀洲;朱梦尧;吴修坤;;基于麦克风阵列的不一致性的校正[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5 张奕;孟书杰;;针对头佩式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24期

6 薛志虎;李晓东;;正则化方法在相位麦克风阵列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7 黄颖;;基于麦克风阵列的便携式设备应用方案[J];硅谷;2012年02期

8 蒋婷;刘建平;张一闻;;基于多麦克风阵列的枪声定位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12期

9 蔡卫平;黄印君;陆泽橼;;基于分布式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05期

10 薛志虎;马建;;相位麦克风阵列后处理算法的数值模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景东;;复杂声学环境中的麦克风阵列处理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李元首;陈宝;周国成;姜涛;谭啸;;用于风洞试验的麦克风阵列设计及校准方法研究[A];2014年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居太亮;彭启琮;邵怀宗;林静然;;麦克风阵列的拓扑结构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勇;陈建峰;;一种弧形可佩戴式麦克风阵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林静然;彭启琮;邵怀宗;;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双波束近场定位及语音分离[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赵硕;曲天书;吴玺宏;迟惠生;;一种改进的基于双麦克风阵列的自适应零限波束形成语音增强方法[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萌;李晓东;何敬玉;童卫明;;基于相位麦克风阵列技术的喷流噪声源定位实验研究[A];2012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蒋斌;许勇;杨军;;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球面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技术[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9 蒋斌;许勇;杨军;;球面麦克风阵列波束形成的快速算法[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洋;曾帆;童峰;;采用麦克风阵列的大提琴合奏辅助教学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7)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聂廷晋、特约记者赵荣涛;1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立项资助[N];人民武警;2010年

2 策划 本报编辑部 执行 特约记者 李剑峰 邱力力 高智 本报记者 李觐麟;百箱争鸣[N];电脑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居太亮;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林静然;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束长干;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4 崔玮玮;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与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张丽艳;复杂环境下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奕;复杂声学环境下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尚斌;列车轴承轨边声学诊断中故障声谱识别的时变阵列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迪;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在助听器中的实际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郑进吉;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系统设计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黄翔;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回声抵消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4 刘云飞;基于麦克风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陈建荣;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混响消减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6 孙晓康;基于双麦克风阵列的微型语音降噪系统设计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万梦时;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智能音视频处理系统[D];安徽大学;2018年

8 鲍s,

本文编号:2604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04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