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频率范围射频接收机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4:19
【摘要】:随着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工艺和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较高频段的微波频谱资源正在被开发。作为通信接收设备的接收机,人们对于其接收频率范围和体积也更加关注。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小型化的超宽频率范围射频接收前端。出于性能和体积的考虑,该接收前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接收频率范围在6GHz以下、包含常见通信频段的宽带射频接收单元;第二部分是接收频率范围在6GHz以上、采用非线性传输线(NLTL)技术的超宽带射频接收单元。本文在宽带射频接收单元的设计中,首先介绍了常见接收机的结构和原理,确定了使用零中频接收机构架,然后深入介绍了该接收单元中的八频段预选器,并对其进行了频段划分、性能仿真与实测分析。最后为了提升接收单元的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外置通道放大器。本文在超宽带射频接收单元的设计中,首先研究了实现小型化、超宽带接收的关键技术-NLTL,详细讨论和分析了NLTL的结构、特性以及应用。然后研究并设计了基于NLTL的脉冲发生器和倍频器:利用NLTL脉冲压缩的特性,设计了脉冲宽度55 ps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利用NLTL匹配带宽宽的特性,设计了基频为8GHz-10GHz的二倍频器。接着设计了采样门电路,给出了谐波采样的时域和频域解释,并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最后对整机进行了性能实测和分析。
【图文】:
一般采用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然而这种结构收频率在几 GHz 左右,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宽需要换一种非射频器件堆积的接收机结构,始快速发展的非线性传输线(NLTL)是一具有结构简单,特性参量易预测等特点,这 NLTL 的倍频器,脉冲发生器,不仅体积小构是在传输线上周期性的并联变容二极管。时,二极管的结电容也跟着改变,从而改变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压缩了输入脉冲。而不同频率分量在 NLTL 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1 所示。当传输网络的色散与非线性的相互好相抵消,孤波产生[1]。
图 2-1 超外差结构超外差结构通常由两级变频组成,每级变频都包含与之对应的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和 LO(本机振荡器)等。如第一级变频使用射频滤波器,其中心频率高,,带宽大,用于选择接收频段[21];第二级使用中频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低,带宽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850
【图文】:
一般采用零中频接收机结构,然而这种结构收频率在几 GHz 左右,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宽需要换一种非射频器件堆积的接收机结构,始快速发展的非线性传输线(NLTL)是一具有结构简单,特性参量易预测等特点,这 NLTL 的倍频器,脉冲发生器,不仅体积小构是在传输线上周期性的并联变容二极管。时,二极管的结电容也跟着改变,从而改变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压缩了输入脉冲。而不同频率分量在 NLTL 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1 所示。当传输网络的色散与非线性的相互好相抵消,孤波产生[1]。
图 2-1 超外差结构超外差结构通常由两级变频组成,每级变频都包含与之对应的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和 LO(本机振荡器)等。如第一级变频使用射频滤波器,其中心频率高,,带宽大,用于选择接收频段[21];第二级使用中频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低,带宽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8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郑肇健;;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零中频射频接收机设计[J];电信快报;2014年06期
2 付莉;;浅谈超外差式接收机工作原理及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3 陶玉柱;胡建旺;崔佩璋;;软件无线电技术综述[J];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4 夏莹;周勃;;非线性传输线梳状谱发生器的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6期
5 朱习松;黄方;苏宪法;;基于阶跃恢复二极管SRD的高速脉冲发生器[J];电子质量;2010年04期
6 周建明;高晓薇;陈宁;郭德纯;费元春;;一种基于SRD和NLTL的皮秒级脉冲产生电路[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7年01期
7 肖乾友;黄晓革;骆志敏;;一种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J];电讯技术;2006年04期
8 李智群,王志功;零中频射频接收机技术[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3期
9 周鸿顺;我国无线电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邮电设计技术;2002年08期
10 马政;我国无线电管理的历史与发展概况[J];中国无线电管理;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亮;超外差式数字接收机的非线性消除与主动利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辉;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机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焦柳鹏;宽带射频和高速数字混合电路设计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星
本文编号:2658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5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