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地面激光的单木数测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3:46
【摘要】:植被结构参数是研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由于树木中植物物质的数量,通过对活立木参数直接测量进行详细检索是不切实际的。陆地激光雷达扫描仪(TLS)已被证明具有很高的潜力,可以作为高度详细的植物结构参数估算的间接手段,而一些研究则发现了这种方法固有的一些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和影响环境变化,需要关于小尺度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结构的信息。来自地面仪器的LiDAR遥感是提供这种信息的有前途的技术,地基激光雷达不受天气影响,减少叶面覆盖影响的同时将多视图扫描数据进行拼接,保证扫描的点云数据的高密度高精度完整性,,物理模型非常适合处理数据并获得可靠的植被参数。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了树木点云数据的骨架提取和叶面积密度反演。我们引入_1L中值概念用于求取具有鲁棒性的点云活立木骨架线,将点云数据在局部利用随机采样点使用自增邻域迭代为一维结构的骨架点,同时加入了排斥力的概念用于规整骨架点,引入椭圆拟合方法用于补全缺失点云数据,实现了骨架点的校正,把它当做枝干的局部中心。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点云数据的精度和质量没有高度的要求,同时对树木枝干空间拓扑结构要求同样不严格,在樱花树和无患子树的骨架提取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有效的抗噪声,而且对于异常值和点云数据缺失有一定的校正效果。在此同时,我们使用基于体素结合光线追踪算法的方法来检索单个树木的叶面积分布。该方法基于应用于从单个或多个扫描位置地基激光扫描雷达(TLS)返回的接触频率方法。计算体素的大小可以设置为10,20和30毫米,首先提取法向量,增加特征实现点云数据的枝叶分离,然后针对激光束大小对叶片重叠效应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出光线的传输模型用来缓解遮挡效应,基于光的可用性,使用校正因子用于估算重叠效应过于显著的体素的叶面积。我们比较了点云数据反演的叶面积估计值与通过采集叶子获得的直接测量值。除此之外,我们针对光线在传输中受到朗伯比尔定律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叶片在体素中受影响的穿过距离,得以建立新的模型反演叶面积密度。被采样的树木的测量叶面积值为5-30平方米,冠层LAI值在0.75-3.2之间。叶面积估计值与参考测量值(相对偏差)平均相差13%。我们的方法提供了单个树木的叶面积密度的反演过程,同时可以间接估算出叶面积指数,进而通过树木的垂分布来详细估计植被的结构参数。
【图文】:

鱼目,相机,平台,冠层


图 2-1 为鱼目相机拍摄平台和拍摄的半球图像Fig 2-1 Platform and hemisphere image for fisheye camera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很多种获取冠层形态结构和测量树木参数的方法。首先,植物分析仪和传统的树木测量机械仪器效率低下,除了太阳天顶角外,,还受叶片重叠和聚应的影响。其次,高光谱辐射仪被用于从上到下测量冠层,通常包括从地面记录的反

激光扫描雷达,叶面积指数,分析仪,地面


图 2-2 LI-3000 叶面积指数分析仪和地面激光扫描雷达Fig 2-2 LI-3000 Leaf Area Index Analyzer and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57.52;S75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文;覃苏舜;;点云数据稀疏区域建筑物立面重建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2 刘尚蔚;朱小超;张永光;魏群;;多片点云数据拼接处理技术的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3 张习民;余小清;万旺根;张娟;;压缩感知点云数据压缩[J];应用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4 康兰;冯亚娟;陈正鸣;;多视点云数据快速对齐方法[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年01期

5 郑德华;;点云数据直接缩减方法及缩减效果研究[J];测绘工程;2006年04期

6 张东;;基于球域膨胀的点云数据平面提取[J];工程技术研究;2018年11期

7 宣伟;;地面激光点云数据质量评价与三维模型快速重建技术研究[J];测绘学报;2017年12期

8 孙瑞;张贵豪;陈普智;;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精简方法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9 谌鹏;;点云数据生成软件的设计及其在月饼模具逆向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年03期

10 黄景伟;何鹏;刘洁;陈明举;;点云数据提取二次曲面特征算法研究[J];信息通信;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文庆;施昆;曹影;;模糊C-均值聚类对点云数据的分割[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飞飞;车翔玖;左文品;;基于B样条曲线的点云数据简化方法[A];第五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胡志杰;石鹏飞;李广伟;羌鑫林;;车载点云数据自动分类提取与应用研究[A];第十一次江苏科技论坛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分论坛论文集[C];2015年

4 曹天赐;李庆莉;龚绪龙;葛云峰;卢毅;陈勇;张芷薇;刘智超;闻炼;;基于点云数据的地裂缝监测对象提取研究——以江苏无锡光明村为例[A];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张萍;;逆向工程中基于聚类的点云数据精简[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葛振华;王鹏;孙建;王纪凯;陈宗海;;点云数据的配准算法综述[A];第17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17th CCSSTA 2016)[C];2016年

7 刘佳;张爱武;杨丽萍;;室内场景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建模[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孟丽芬;;3D逆向造型的标准化作业[A];创新塑性加工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第十五届全国塑性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七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交流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段文国;张爱武;蔡广杰;;基于VTK的点云数据绘制研究与实现[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吴卫军;陈平;殷义程;;基于DEM的点云数据对比方法分析[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廖雪梅;重庆明年拟打造700个“智慧工地”[N];重庆日报;2018年

2 李兆平 龚渤;多点开花 前景广阔[N];中国测绘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泽;面向三维可视化的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罗楠;基于点云数据的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唐逸之;点云数据的鲁棒配准与自适应表面重建[D];浙江大学;2017年

4 杨永涛;三维离散点云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5 金娟凤;基于特征距离的腰腹臀部体型分析与个性化女裤样板生成[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6 石宏斌;地面激光点云模型自动构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叶立志;机载LiDAR与影像密集匹配点云数据的滤波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8 张学昌;基于点云数据的复杂型面数字化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张力宁;点云数据抗噪处理方法及其在叶片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张坤;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数据逆向重建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精确配准技术[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周欣;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孔洞修复与精简算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3 许海波;基于建筑特征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张昌赛;机载LiDAR输电线走廊点云数据自动分类和树障预警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5 欧阳峻岭;基于高斯映射的点云分类算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6 朱祺夫;基于TLS点云数据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滑坡变形分析与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7 张抒远;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及建筑物提取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8 李宁;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滤波算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曾文伟;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10 马柏林;激光点云数据索引和压缩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3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83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