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LE-Gx36多核处理器的HEVC视频并行编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图文】:
图 2.1 HEVC 框架图2.3 HEVC 编码结构H.264/AVC 中,视频进行编码时通常是对每一帧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且大小固定,但是随着视频序列分辨率的逐渐提升,且图像内容重要性也不一样,只有自适应尺寸的图像块进行编码,才能够方便捕捉图像更多内容,消除视频图像空间上的冗余度。因此 HEVC 编码标准提出了一种与 H.264 标准不同的图像分割方式,不再采用固定尺寸大小的宏块,,而是将编码树单元 CTU(CodingTreeUnit)作为图像分割的基本单元[34]。每个 CTU 包含了同一位置的一个亮度编码块 CTB(Coding Tree Block)和两个色度编码块 CTB。其中,CTU 是图像进行四叉树分割时的基本单元,其包含了 CTB 编码树块以及与 CTB 块相对应的语法元素。CTU 所包含的像素数最大为 64×64,最小为 8×8,当然对于不同深度的每一个 CTU 都可以对其采用四叉树结构进行分解,在四叉树结构的末端,会形成若干编码单元 CU(CodingUnit),编码单元则是 HEVC 标准进行视频编解码操作时最基本的处理单元。图 2.2(a)所示为 CTU 到 CU 的划
整体上使得编码性能进一步改善。帧内预测模式主要用来消除视频图像序列同一帧内处于邻正处于编码阶段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去除图像的空的8种方向预测模式,HEVC帧内预测的预测角度则显得HEVC 提供了 33 种不同的帧内预测方向,外加平面与直流个都对应着相应的编号。如图 2.4 所示为 HEVC 标准中的模式(模式 0)适用于图像纹理变化趋势缓慢、相对平滑点分别采用不同的预测值;直流预测模式(模式 1)则适块的所有像素均采用同样的预测值。整个 HEVC 帧内预测素的获取、参考像素的滤波、预测像素值的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19.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阳;徐静平;;基于H.264的快速帧间模式选择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5年11期
2 朱秀昌;李欣;陈杰;;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王蕾;崔慧敏;陈莉;冯晓兵;;任务并行编程模型研究与进展[J];软件学报;2013年01期
4 蒋晓琳;视频编码技术[J];电信网技术;2003年10期
5 包志华,徐晨;应用89C51实现H.261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系统的控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舜;苏丹;吴佳;李坤;许大卫;刘昀;魏征;;基于Tilera平台的网络细粒度应用行为识别系统[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敏;视频图像压缩中熵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耀华;数据并行处理器中指令流出的协同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李东生;基于高密度计算的多核芯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伟国;基于HEVC的码率控制算法[D];宁波大学;2017年
2 肖楠;面向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低复杂度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阮宁;相关集之间的数据关联描述及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超;基于TILE64的H.264多线程并行编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8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8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