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合签名的匿名凭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18.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印;王玲玲;马春光;;可传递签名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7年01期
2 李俊岭;李永强;;具有多安全级别的指定验证人的单调签名方案[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邓玉良,毛志刚,叶以正;智能IC卡公共钥签名系统的实现方法比较[J];微处理机;1999年03期
4 刘渊,沈晓娟,孙亚民;拥有废止机制的签名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0期
5 梅其祥,何大可;改进的指定接收者签名方案[J];通信学报;2005年02期
6 贾仁超;寇卫东;刘景伟;;一种基于可验证环签名的同时生效签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33期
7 蓝才会;王彩芬;;基于身份的可截取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7年10期
8 王玲玲;张国印;马春光;;一种签名长度固定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1期
9 赵林森;;一种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9期
10 周锐;朱玉兰;聂义友;黄亦斌;;不完全依赖仲裁的量子签名协议[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春光;武朋;杨义先;顾国昌;;无状态可传递签名[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余婷;赵泽茂;任锡沣;;高效的基于前向环序列的无证书环签名方案[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任锡沣;赵泽茂;余婷;;一个改进的无证书签名方案[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雷灵光;张中文;王跃武;王雷;;Android系统代码签名验证机制的实现及安全性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文华;雷凤宇;;一种基于XTR的高效签名方案[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明明;基于格的代理密码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吴振华;离线中文签名验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玲玲;环签名及其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叶青;并发签名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郑建彬;在线手写签名认证及其演化算法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魏立斐;多签名和聚合签名及其应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温晓军;安全量子身份认证与信息签名协议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吴磊;基于身份环签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文静;脱机签名识别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胡程瑜;环签名体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峰;门限代理重签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华杰;环签名的分析与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熊丹;关联环签名及其在电子投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吴戈;抗合谋攻击的聚合签名方案设计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杜桂颖;基于证书可验证加密签名和消息可恢复签名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寻甜甜;密钥隔离的聚合签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谢瑞瑞;属性基签名在医疗云轻量级身份认证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汤小超;基于顺序聚集签名的BGP安全路由协议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周思安;强不可伪造的代理重签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风光;量子签名协议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9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709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