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TD-RTM和FDTD混合方法的室内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8:35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提出,在现代无线通信领域中,宽频带和高速率已然成为无线通信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窄带通信系统,超宽带通信系统具有较大带宽、高传输速率和抗多径衰落等优势,在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在室内无线通信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为了能够准确地掌握超宽带信号在室内场景下的无线信道传播特性,便于室内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对于超宽带信号室内无线信道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采用基于时域射线跟踪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混合方法来对室内超宽带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本文概述了超宽带无线信道的研究现状,对超宽带信号在室内的基本传播机制、超宽带室内无线信道的测量技术、超宽带信号的无线信道特性参数,以及典型的超宽带信道统计模型进行了简要的阐述。(2)对时域射线跟踪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介绍了两种算法混合实现的流程。同时,基于混合算法在室内简单环境中对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已知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混合算法的正确性。(3)仿真分析了室内典型走廊环境和室内典型实验室环境中的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通过接收功率,功率时延扩展,路径损耗等参数研究分析了不同环境下超宽带信号的传播特性。研究得出在走廊环境的传播中,沿走廊方向传播的超宽带信号由于波导效应的影响,其信号强度衰减较缓慢。超宽带信号在室内实验室环境传播时,直射信号是视距传播时最先到达、也是信号强度最强的;非视距传播情况下,反射传播为主要的超宽带信号传播模式。(4)针对室内复杂环境进行了建模仿真,分别研究了室内复杂办公环境和室内复杂楼层环境的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并且分析了不同发射天线、天线的极化方式、绕射和透射计算深度,以及不同环境电磁参数对于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超宽带信号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非视距传播时,透射为主要的传播模式;超宽带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时延扩展等参数受室内环境的电参数影响较为明显,并且天线极化方式也对超宽带信号的时延扩展有一定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29.5
【图文】:

示意图,不同介质,示意图,障碍物


当电磁波遇到墙面或者是障碍物的棱角继续传播,由此在障碍物的后方也能够接遇到障碍物前的球面波可以视为电波发射由二次波源传播形成次级波,最终在障碍的场强就可以根据惠更斯原理来通过计算得磁波的传播过程中,当电波在传播时遇到所遇平面的另一侧发生透射传播,产生的角在一般情况下与入射波的入射角不一致界面时,会同时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相

示意图,镜像源,绕射


计算接收点处的总场强。图 3.1 镜像源及反射射线管的确定图 3.2 射线管的分裂示意图3.1.3 基于 TD-UTD 的室内 UWB 时域多径传播模型当发射机作为信号源发出 UWB 信号的射线时,由于 UWB 信号是一个波长较短的时域脉冲信号,所以在无线信道的传播过程中除了一般情况下的直射传播,还易因多径效应而发生反射、绕射和透射等电波传播方式。一般在信号频域分析的情况下,通常对发射信号乘以频域的反射系数、绕射系数或者透射系数来求解反射、绕射和透射的电波信号,但是因为 UW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陈新桥;柴佳;黄亚楠;;基于偏振调制的光生一阶和二阶超宽带信号[J];光通信研究;2016年06期

2 李沫;董玮;;超宽带信号的光学产生方法以及应用[J];半导体技术;2011年09期

3 郭刚;王全民;黄柯棣;;基于CMOS的超宽带信号产生电路设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6期

4 税奇军;唐炳华;;光载超宽带信号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5 吴庆;王彤;赵长啸;;利用虚载波技术抑制舱内超宽带信号对第二代“北斗”卫星信号的干扰[J];电讯技术;2013年01期

6 高军;岳光荣;李少谦;;超宽带信号与常规通信信号的共存性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12期

7 闫岩;王蔷;杜正伟;;复杂室内环境超宽带信号信道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文涛;超宽带信号模型的仿真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郭继坤;王小萌;;超宽带信号穿透双层塌方体的数值模拟[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10 郝明,蒋志焱;超宽带信号实时脉冲压缩的工程实现方法[J];现代雷达;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鹏;刘芫健;李双德;盛仲;;室内带走廊环境的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研究[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二)[C];2017年

2 余志武;陆仲良;;超宽带信号辐射和接收特性分析[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3 王治国;李熹;费元春;;数字化超宽带信号发射机的设计[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成林;潘纯;陈明艳;刘方明;周正;;一种超宽带信号的频域分析与测量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秀蔚;赵兴文;杨传法;;超宽带半实物仿真平台中的抑制时间抖动方法[A];第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6年

6 沈剑青;李思敏;姜兴;;超宽带试验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余晶鑫;何培宇;周觅;钟诚;张弘;;基于线性阵列的穿墙目标定位研究[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8 刘仲伟;;一种定点传输的超宽带信号预处理方法[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运飞;;时频分析在超宽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江;毕光国;;低速跳时超宽带通信系统快速同步方案[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培国;超宽带信号辐射与散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邵静;基于光学技术的超宽带信号的产生、调制与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海英;超宽带信号波形及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4 张羽;微纳光纤器件及其在全光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粟毅;冲激脉冲SAR成像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6 张明江;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郭精忠;基于注入半导体激光器的微波光子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飞;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网络若干关键功能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亮;超宽带拓展距离通信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林杰;随机投影的观测方法及其在超宽带信号采样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媛;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超宽带信号产生方法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2 赵清;煤矿井下超宽带信号穿透塌方体成像算法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8年

3 陈志鹏;基于TD-RTM和FDTD混合方法的室内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庞娇;基于随机共振的超宽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李健;基于分治思想的超宽带信号压缩感知[D];山东大学;2018年

6 凌鹏;基于DW1000的超宽带信号测试及传播特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8年

7 涂泾伦;基于光脉冲整形的超宽带信号光学产生与传输[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赵苑s

本文编号:271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71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