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天线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开发

发布时间:2017-03-29 13:19

  本文关键词:天线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天线作为无线通讯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而天线测量作为检验天线品质的最直接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场测量技术便是测试天线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球面近场测量更是近场测试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以球面近场测量为背景,受某研究所实际测试项目委托,利用$,'设计了一种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该软件用于当测量坐标系与天线坐标系不统一时,将测量坐标系下的数据转换为天线坐标系下的方向图并完成绘制。文章首先从电磁场的球面波展开入手,介绍了球面波动函数和天线散射矩阵,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待测天线和探头所在两坐标系之间的一系列变换,得到了球面近场传输方程。该方程作为球面近场测量的核心,将探头接收到的复杂信号表示成了探头相对于被测天线的位置和方向的函数。接着,利用传输方程,并根据探头接收的采样信号,本文给出了确定待测天线的传输系数矩阵的方法,结合辐射场的远区特性,实现了天线测量的近远场变换。随后,文章针对实际测量时天线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不统一的问题,对方向图在两坐标系中的转换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得到了相关变换公式。最后,通过$,'编程给出了一种计算准确且界面良好的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本文通过以下方法对坐标转换软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实际待测天线为算例,通过12对其进行建模仿真,并以模型在两个坐标系中的仿真方向图为参考,再将仿真所得测量坐标系下的数据导出,由本文中所设计的软件进行转换,将其结果与12仿真所得天线坐标系下方向图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软件计算可靠。目前,软件已交付使用,并准确有效地完成了在实际天线测量中的任务。文章在最后给出了软件运行的效果截图。
【关键词】:球面近场测量 坐标转换 测量坐标系 天线坐标系 MATLAB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0.12;TP311.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符号对照表10-11
  • 缩略语对照表11-15
  • 第一章 绪论15-23
  • 1.1 引言15
  • 1.2 近场测量概述15-18
  • 1.2.1 天线场区的划分15-16
  • 1.2.2 天线近场测量16-18
  • 1.3 MATLAB数值计算18-19
  • 1.3.1 MATLAB概述18
  • 1.3.2 MATLAB的主要特点18
  • 1.3.3 MATLAB的系统组成18-19
  • 1.4 HFSS数值计算19-21
  • 1.4.1 HFSS原理19-20
  • 1.4.2 HFSS的应用20-21
  • 1.5 论文背景及安排21-23
  • 1.5.1 项目背景21-22
  • 1.5.2 文章的安排22-23
  • 第二章 球面近场测量理论23-49
  • 2.1 引言23
  • 2.2 球面近场测量的特点23-24
  • 2.3 球面波的展开24-27
  • 2.4 天线散射矩阵27-31
  • 2.5 天线参数的球面波表示31-33
  • 2.5.1 远场方向图31-32
  • 2.5.2 方向性系数32
  • 2.5.3 增益32-33
  • 2.6 球面近场传输方程33-37
  • 2.7 求解传输方程37-45
  • 2.7.1 传输方程的解析解37-39
  • 2.7.2 传输方程的离散解39-45
  • 2.8 求解辐射场及天线参数45-47
  • 2.9 小结47-49
  • 第三章 坐标转换理论49-55
  • 3.1 引言49
  • 3.2 不同坐标系的简介49-51
  • 3.2.1 天线坐标系49-50
  • 3.2.2 测量坐标系50-51
  • 3.3 天线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51-54
  • 3.4 小结54-55
  • 第四章 坐标转换软件设计55-71
  • 4.1 引言55
  • 4.2 软件设计思路55-56
  • 4.3 数据的读取56-60
  • 4.3.1 测量数据的构成56-57
  • 4.3.2 MATLAB对测量数据的读取57-60
  • 4.4 坐标转换计算60-63
  • 4.4.1 数据排列顺序的变换60-61
  • 4.4.2 插值计算61-63
  • 4.5 GUI设计63-66
  • 4.6 软件中一些主要函数的说明66-68
  • 4.6.1 数据读取函数myCsvRead()66-67
  • 4.6.2 数据顺序重置函数newSeperate()67-68
  • 4.6.3 插值计算函数newEtransform()68
  • 4.7 小结68-71
  • 第五章 坐标转换软件的验证及应用71-79
  • 5.1 引言71
  • 5.2 坐标转换软件的HFSS验证71-76
  • 5.2.1 天线模型的建立71-74
  • 5.2.2 仿真数据的坐标转换计算74-76
  • 5.3 坐标转换软件的项目应用76-78
  • 5.4 小结78-79
  • 第六章 总结79-81
  • 参考文献81-83
  • 致谢83-85
  • 作者简介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彪;陈华;;工程常用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与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2年02期

2 王静;;万能坐标转换9.70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05期

3 耿文东,陈峰,李树国;减小坐标转换误差的探讨[J];无线电工程;2003年09期

4 王小华;程传录;范宏涛;马新莹;;基于AutoCAD.NET API的地形图坐标转换实现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11期

5 任沂军,覃辉;10参数正形变换法在江门市坐标转换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2期

6 张成校;顾和和;;格网内插法坐标转换[J];全球定位系统;2012年01期

7 贺园园;胡小敏;;小区域坐标转换方法的探究[J];工程与建设;2013年06期

8 黄诚始;数字化仪上的坐标转换[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0年05期

9 吴泽民;丁冉;田畅;;一个坐标转换公式的正确形式的证明[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颖;秦贵和;;道路定位信息提取及四参数坐标转换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安敏;;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移动坐标转换法及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2 龙俊生;周太平;聂菊根;刘海峰;;非整平情况下快速定位和变形监测的基本方案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军;;大地坐标转换成高斯-克吕格坐标的算法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通信导航分册)[C];2002年

4 柴春秋;顾继军;惠琪;;数字地籍修补测中坐标转换的方法探讨与精度评定[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宋伟凯;周瑞;程进明;;基于MicroStation 2004平台矢量数据坐标转换的程序开发[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彩立;;重庆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中的坐标转换方法研究[A];全国工程测量2012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吴飞;;GIS建设中坐标转换方法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邓作文;方门福;;GPS技术在深港坐标转换中的应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9 蔡国标;;Excel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勇;沈飞;;基于DXF文件的地形图坐标转换方法研究与实现[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卓昌;坐标转换求解算法及模型误差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田聪颖;唐山沿海区域坐标系统应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春阳;三维坐标转换的Gauss-Helmert模型及其抗差解法[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杜迪;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坐标转换七参数计算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6年

5 宫晨;天线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璐;基于矿业权核查的坐标系统转换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岳;坐标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罗伟钊;基于抗病态和抗差的高精度坐标转换解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刘苏洲;矢量地图坐标转换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10 葛燕飞;局部区域WGS-84、北京54及80西安坐标转换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天线方向图坐标转换软件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74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