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宽带全向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820
【图文】:
及该天线整体结构实物照片。单元天线实物图 天线整体实物图图3.7 天线实物照片3.3.3 天线调试天线制作完成之后,然后开始进行天线的调试。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的元器件优化天线的阻抗特性,将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在 108-156MHz频段内降低到 3 以下。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宽带匹配网络,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是完成该宽带全向椭圆极化天线设计的工作重点之一。在网络设计部分可能需要用到
42(a) 笼形天线 (b) 宽带全向椭圆极化天线实物照片图3.18 天线实物照片表 3.1 给出了该宽带全向椭圆极化天线垂直极化不圆度测量结果。表 3.2 是该天线水平极化不圆度测试结果,表3.3给出了标准偶极子天线的测试结果。采用比较法,同时取每个频点 12 组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该天线的增益测试结果如表3.4 所示。从表 3.1 以及表 3.2 可以看出,该天线低、中、高频的不圆度整体较好,基本验证了该宽带全向椭圆极化天线具有良好的全向辐射特性。考虑到在测量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从表 3.4 可以看出,该天线在 108-156MHz 范围内平均水平极化增益 G1≈-1dB,平均垂直极化增益 G2≈-5dB
53(a) 参数 u 对驻波的影响 (b) 参数 s 对驻波的影响图4.8 参数 u 和 s 对天线驻波的影响图4.9给出了天线的主平面H面水平极化增益以及垂直极化增益随着第一层极化栅直径的变化曲线。图4.10是天线的电压驻波比随着第一层极化栅直径的变化曲线。从图4.9可以看出第一层极化栅离辐射体的距离对天线的水平极化增益以及垂直极化增益影响较大,随着 R3 增大天线 H 面水平极化以及垂直极化方向图不圆度变差,H面垂直极化增益比水平极化增益大 1.2dB 左右,总的来说符合斜 45°极化要求。从图 4.10 可以看出随着 R3 增大,低频部分驻波变差,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第一层极化栅离辐射体越近,天线的驻波越好。但是第一层极化栅的直径不能取得过小,如果取得太小,即离辐射体很近,极化栅在双锥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域,使得第一层极化栅的极化扭转效果变差。所以 R3 的取值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需要同时考虑到天线整个频段内的驻波特性以及天线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国光;;一种平面结构的宽带水平极化全向天线[J];大众科技;2012年04期
2 陈鹏;刘潞峰;;极化方式对巷道(隧道)无线通信影响的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07期
3 刘明罡;冯正和;;水平极化多层SIW缝隙全向天线[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冯祖建;张立新;孙绍国;;水平极化全向天线的设计[J];微波学报;2008年06期
5 徐俊峰;洪伟;蒯振起;华光;陈鹏;郝张成;;平衡馈电基片集成波导缝隙阵列全向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马汉清;褚庆昕;仵大奎;;一种平面结构的宽带E面全向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7 毛建业;天线极化方式在实用中的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泽东;宽频带定向天线及强耦合阵列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赵佳越;超短波宽带全向天线与抗干扰阵列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全旭林;宽带全向天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广洋;全向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D];安徽大学;2017年
2 王蔚;宽带平面螺旋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范晶晶;S波段全向圆极化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邱大为;宽带平面螺旋天线小型化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5 董金涛;低剖面宽带全向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宋阳;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青;全频段电磁频谱监测设备总体方案及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顾超;45°斜极化全向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辉;若干圆极化卫星导航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胥亚东;全向圆极化天线[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0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75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