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组网的复杂环境微弱目标探测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57.51
【图文】:
首先介绍了其实现相参合成的两种信号处理工作模式下的信号模型,接着分析了多个节点雷即实现发射相参的原理,最后对分布式网络雷达真验证。雷达相参合成基本原理信号处理框架,分布式网络雷达相参合成系统由多个可独立工作,其基本思想是让各个节点雷达在恰当的时间以标处的雷达信号能量相参合成达到最大。这些节经过合理的空间组织,所有节点雷达的发射波束中心对各个节点雷达的回波进行综合处理,得到调整各个节点雷达的发射参数以实现发射相参,同时同相到达目标处,形成能量干涉。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实现上述功能有两种信号处理框架可以参考,一种是“主辅式”,另一种是协作式 。“主辅式”信号处理框架如图 2-2 所示,两个节点雷达发射相互正交的信号,但是只有主雷达接收回波信号,经过匹配滤波器之后,单站回波和双站回波可以被分离出来,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相位信息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回波的匹配滤波器输出峰值得出,然后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辅雷达上,对其发射信号的发射时间和初始相位进行调整。 主辅式 信号处理框架比较容易实现且消耗的计算资源也比较少,因为所有的数据处理都发生在主雷达上,而辅雷达仅仅是从主雷达那里接收更新的相参参数。当只有一个辅雷达时,主雷达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发射时间和相位来配合辅雷达。
图 2-3 “协作式”信号处理框架Fig.2-3 Cooperative signal processing architecture2.2.2 相参合成系统工作流程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相参参数估计及鲁棒的性能,分布式网络雷达相参合成系统采用的是 协作式 信号处理框架,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目标获取、MIMO 模式、全相参(fully coherent, FC)模式和相参性能评估这四个步骤,如图 2-4 所示。目标获取相参性能评估满足不满足发射正交信号相参参数估计调整发射时间和相位发射相参信号回波相参融合结束MIMO模式 全相参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靖;牛朝阳;张剑云;;分布式全相参雷达正交频分LFM信号设计及性能分析[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年08期
2 臧会凯;雷欢;但晓东;周生华;刘宏伟;;分布式雷达相参发射原理与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8期
3 宋靖;周青松;张剑云;;基于相关法的分布式全相参雷达相干参数估计及相参性能[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7期
4 宋靖;张剑云;代林;郑志东;;基于相位同步的分布式全相参雷达参数估计及相参性能[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年05期
5 张洪纲;雷子健;刘泉华;;基于MUSIC法的宽带分布式全相参雷达相参参数估计方法[J];信号处理;2015年02期
6 宋靖;张剑云;;分布式全相参雷达相参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1期
7 宋靖;张剑云;郑志东;何伟;;分布式全相参雷达相干参数估计性能[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8期
8 鲁耀兵;张履谦;周荫清;高红卫;;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8期
9 殷丕磊;杨小鹏;曾涛;;分布式全相参雷达的相位差跟踪技术[J];信号处理;2013年03期
10 杨晓超;刘宏伟;王勇;纠博;;最小化旁瓣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优化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亮兵;MIMO雷达波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夏威;MIMO雷达模型与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米闯;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发射相参相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玉;分布式阵列米波雷达角度解模糊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6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77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