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多径数据关联算法研究与实现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958.93
【部分图文】:
图 1-1 雷达坐标下数据关联算法框图雷达坐标系下数据关联算法优点在于:(1)无需电离层先验信息,无需雷达量测坐标系到目标真实状态所在的地理坐标系的转换;(2)算法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实现;雷达坐标系下数据关联算法缺点在于:(1)无法解决多径效应,一个真实目标对应不只一条的航迹;(2)无法获得地理坐标系下目标的真实位置;(3)各传播模式分别关联,检测概率较低,失跟率较高。第三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以 MPDA 为首的大量多径数据关联算法被提出,学者们开始集中研究在混合坐标系完成关联与跟踪的算法,此类算法利用电离层信息,目标状态更新和估计是在地理坐标系下完成的,在雷达量测坐标系完成多径关联,提高了目标的估计精度,而且可以得到目标真实的地理信息,部分解决了天波雷达的多路径数据关联问题。雷达坐标下数据关联算法流程框图[24]如图 1-2 所示:
图 1-2 混合坐标下数据关联算法框图混合坐标系下数据关联算法优点在于:(1)在地理坐标系下对目标的真实运动建立模型,建模精度较高;(2)算法最终输出地理坐标系下目标真实航迹;(3)多路径关联是在雷达坐标系下完成的,综合考虑多路径回波信息,关联精度较高,提高了目标的检测概率,具有较强的航迹维持能力;(4)利用回波合并或回波竞争策略,能够在目标跟踪阶段减少输出目标航迹的数目。混合坐标系下数据关联算法缺点在于多次使用坐标变换公式,算法计算量增大,且非线性坐标公式导致必须采用非线性滤波器如 UKF、EKF 等。而且坐标变换公式均依赖于精确的电离层虚高信息,这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因此,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着数据关联算法中模型建立比较理想的情况,结合实际对模型做出扩展。例如,针对实际情况中电离层高度不确定的情况,根据不同理论背景提出了以 MPCR 为代表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立了完整的天波雷达的目标跟踪系统模型,才能进问题。该系统模型可分为电离层模型、目标跟踪模要通过分析多径效应的成因,对电离层的分层效应标运动模型和雷达系统量测模型两部分[26]组成,目动过程,本文以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为主;系统量测测目标获取量测的过程,跟雷达的工作方式与参考不同,目标跟踪模型也不相同,针对天波雷达的多标系下的天波雷达多径数据关联算法,因此给出了模型;杂波模型主要是对监视区域内的虚假量测的模型雷达发射的高频电磁波经过多层电离层的折射来进目标在同一时刻产生不只一个量测,这种问题被我径效应会严重影响我们对目标状态的估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邸忆;龙飞;李卓越;;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4期
2 徐定杰;贺瑞;沈锋;盖猛;;基于新息协方差的自适应渐消卡尔曼滤波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12期
3 王增福;潘泉;梁彦;刘慧霞;;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综述[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刘慧霞;王增福;梁彦;潘泉;;天波超视距雷达数据关联跟踪算法现状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9期
5 康莉;谢维信;黄敬雄;;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方法[J];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6 刘慧霞;梁彦;潘泉;程咏梅;;天波超视距雷达多路径Viterbi数据关联跟踪算法[J];电子学报;2006年09期
7 张全都;刘慧霞;潘广林;梁彦;潘泉;程咏梅;;天波超视距雷达的PMHT跟踪算法仿真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肖雪;复杂环境下多传感器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周晨;天波超视距雷达坐标配准与多径数据处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袁子寅;天波雷达数据预处理与数据关联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倪宏刚;天波超视距雷达多路径数据处理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杜鑫;超视距雷达多路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丽珍;基于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概率数据关联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潘广林;OTHR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全都;PMHT算法及其在天波雷达目标跟踪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陈强;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5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81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