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0 00:11
   为减少无线系统的复杂度,结构紧凑化、宽带化天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具有易于装配、便于测量、覆盖频带范围广等特点,在移动通信以及小型暗室中的微波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及研究意义。本文设计了两种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分别是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以及横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所设计的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由一个有源振子,一个引向器和一个反射器组成。有源振子为印刷型开槽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的组合形式,以增加天线的阻抗带宽。引向器也是印刷型开槽电偶极子与磁偶极子的组合形式,可以抑制天线在高频段的分束现象并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椭圆柱面反射器可起到抑制副瓣的作用。该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的工作带宽为115%(0.75-2.8 GHz),增益高于5 d Bi,副瓣电平低于-10 d B,前后比大于10 d B,纵向尺寸为最低工作频率所对应波长的0.155倍。所设计的横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由聚四氟乙烯介质杆,渐变脊波导和同轴-脊波导阶梯式馈电结构组成。聚四氟乙烯介质杆包括电磁波传输段和辐射段,辐射段主要利用横向尺寸较小的圆介质波导内的主模HE11模产生低副瓣高增益的方向图,传输段的四斜劈波导-介质过渡结构改善了天线的阻抗匹配。渐变脊波导使天线在较小的横向尺寸内实现了较宽的带宽,渐变脊的形式改善了金属波导与介质波导之间的阻抗匹配。同轴-脊波导阶梯式馈电结构采用平行式馈电,实现了较宽的馈电带宽并且未增加天线的横向尺寸。该横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仿真得到的带宽为75.9%(18~40 GHz),增益大于10 d Bi,副瓣电平低于-12 d B,前后比大于15 d B,横向尺寸为最低工作频率对应波长的0.51倍。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带宽为21-37 GHz(55.2%)。上述两种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均通过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优化工作,并加工了天线实物,使用安捷伦N5227A型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实物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两种天线均实现了结构紧凑化,其中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适用于移动通信领域,横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适用于小型暗室的微波测量领域。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820
【部分图文】:

定向辐射,超宽带,天线结构,实物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1 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定向天线沿辐射方向的尺寸为其纵向尺寸。2014 年,A. T. Mobashsher 等人提出了一种三维折叠型超宽带定向辐射天线[10],如图 1-1 所示。该天线由一个领结形异形印刷振子和一个反射面组成,纵向剖面尺寸为 15 mm,为最低频率对应波长的 0.07 倍。如图 2-2 所示,天线中心频率为 2 GHz,相对带宽为77%(1.23-2.77 GHz)。天线增益稳定在 4-6 dBi,当频率大于 2.3 GHz 时辐射方向图前后比下降明显。该文献未给出天线在 2.6-2.77 GHz 间的方向图。

结构图,定向辐射,超宽带,天线


.1 纵向尺寸紧凑型宽带定向辐射天线定向天线沿辐射方向的尺寸为其纵向尺寸。2014 年,A. T. Mobashs出了一种三维折叠型超宽带定向辐射天线[10],如图 1-1 所示。该天结形异形印刷振子和一个反射面组成,纵向剖面尺寸为 15 mm,对应波长的 0.07 倍。如图 2-2 所示,天线中心频率为 2 GHz,相对1.23-2.77 GHz)。天线增益稳定在 4-6 dBi,当频率大于 2.3 GH向图前后比下降明显。该文献未给出天线在 2.6-2.77 GHz 间的方向a) 结构图 b) 实物图图 1-1 三维折叠型超宽带定向辐射天线结构图及实物图[10]

结构图,结构图,学位论文,最低频率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4.4 的 FR-4 基板上。如图 1-4 所示,该天线工作带宽为 50%(0.66-1.1 GHz),天线的纵向剖面尺寸为 89 mm,为最低频率对应波长的 0.21 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欧阳伟忠;周永刚;李博南;谢倩倩;;一种高增益Vivaldi超宽带天线[J];电子科技;2015年08期

2 易克初;李怡;孙晨华;南春国;;卫星通信的近期发展与前景展望[J];通信学报;2015年06期

3 方箭;王坦;黄标;;高频段宽带无线通信前瞻[J];电信科学;2014年03期

4 余世里;微波测量技术的一些新进展[J];火控雷达技术;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2834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834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6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