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分布式MIMO系统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分布式MIMO系统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各种各样通信技术的研究,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使其不断逼近香农信道容量公式所给出的信道容量极限值。原先制约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主要因素是信道噪声和信道衰落,但随着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一系列通信技术的提出和发展,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相对变小了。另一方面,由于如今移动通信网络规模不断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信道容量,小区间采用完全频率复用,即频率复用因子为1。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区间和小区内干扰成为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容量进一步提升的严重阻碍。如何针对干扰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近年来的理论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种称为干扰对齐的干扰协调方案。它可以在接收用户端将干扰信号变换到有效信号的正交空间当中,从而被有效分离,不会对待接收的有效信号产生干扰。该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基于最小干扰泄漏的干扰对齐、基于排序QR分解的干扰对齐、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对齐、基于最大信干噪比的干扰对齐、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干扰对齐和基于中继的干扰对齐等多种分布式干扰对齐技术展开了讨论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干扰对齐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在干扰对齐计算过程中,信道状态信息对算法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对信道状态信息的含义和获取方式进行了介绍,尤其是针对有限比特反馈的量化和反馈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讨论了在干扰对齐过程中使用该技术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圆量化的有限比特反馈方案。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在特定的系统条件下,相比于经典的有限比特反馈方案,采用本文提出的反馈方案,干扰对齐算法仅需很低的计算复杂度,就能获得良好的信道传输容量和性能。本文还就信道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对干扰对齐算法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仿真结果显示,信道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越大,干扰对齐算法所获得的传输容量越低,系统性能也就越差。IEEE802.11协议规定了无线移动网络WIFI的传输标准。由于该标准采用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所以在接入基站的移动终端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各个用户之间就会产生严重的相互干扰,大大降低系统的接入率和传输效率。因此,本文在原有IEEE802.11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行链路采用近似时分复用的改进方案,来减小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系统的传输效率。本文介绍了这种改进方案的相关概念和具体实现,并采用OpenWRT平台进行了硬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用户数较多的情况下,相比于协议中的标准方案,采用本文提出的下行链路近似时分复用的改进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整体的传输速率。
【关键词】:分布式干扰对齐 信道状态信息 有限比特反馈 单位圆量化 OpcnWR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7-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干扰对齐技术简介14-16
- 1.3 研究生阶段主要工作16-17
-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17-20
- 第二章 MIMO系统中的干扰对齐技术20-42
- 2.1 引言20-21
- 2.2 MIMO系统模型及干扰对齐相关概念21-24
- 2.2.1 MIMO系统模型21-22
- 2.2.2 发射端预编码矩阵22
- 2.2.3 接收端干扰抑制矩阵22-23
- 2.2.4 干扰对齐的可行性23
- 2.2.5 干扰对齐的互易性23-24
- 2.3 常见干扰对齐技术介绍24-40
- 2.3.1 基于最小干扰泄漏的干扰对齐24-27
- 2.3.2 基于排序QR分解的干扰对齐27-28
- 2.3.3 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对齐28-33
- 2.3.4 基于最大信干噪比的干扰对齐33-34
- 2.3.5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干扰对齐34-37
- 2.3.6 基于中继技术的干扰对齐37-39
- 2.3.7 干扰对齐技术对比39-40
- 2.4 本章小结40-42
- 第三章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干扰对齐42-64
- 3.1 引言42-43
- 3.2 信道状态信息43-46
- 3.2.1 信道状态信息的含义43
- 3.2.2 接收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43
- 3.2.3 发送端获取信道状态信息43-46
- 3.3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46-56
- 3.3.1 有限比特反馈47-48
- 3.3.2 矢量量化有限比特反馈48-51
- 3.3.3 单位圆量化有限比特反馈51-52
- 3.3.4 LBG矢量量化与单位圆量化的比较52-56
- 3.4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影响56-62
- 3.4.1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对干扰对齐容量和的影响56-60
- 3.4.2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对干扰对齐误比特率的影响60-62
- 3.5 本章小结62-64
- 第四章 IEEE802.11协议下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64-92
- 4.1 引言64
- 4.2 研究背景64-65
- 4.3 OpenWRT系统简介65-66
- 4.4 OpenWRT源码的主要结构66-67
- 4.5 OpenWRT内核机制67-75
- 4.5.1 OpenWRT无线网络驱动结构67-68
- 4.5.2 OpenWRT内核启动过程和驱动加载68-70
- 4.5.3 OpenWRT数据接收过程70-71
- 4.5.4 OpenWRT数据发送过程71-75
- 4.6 基于OpenWRT实现近似时分多址75-89
- 4.6.1 标准IEEE802.11协议75-79
- 4.6.2 近似时分多址的实现79-89
- 4.7 本章小结89-92
- 第五章 全文总结92-96
- 5.1 论文内容总结92-94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94-96
- 致谢96-98
- 研究生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98-100
- 参考文献100-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斌;胡宏林;张小东;卜智勇;;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J];电信科学;2006年06期
2 董恒;蒋宏斌;;一种适用于下一代无线网络的干扰协调技术[J];江苏通信;2012年01期
3 李原草;高月红;张欣;桑林;杨大成;;Small Cell Enhancement中小区间干扰协调问题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3年08期
4 苗小康;沈嘉;宋令阳;焦秉立;;分层异构无线网络干扰协调——挑战和应对[J];移动通信;2009年24期
5 ;下期要目[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7期
6 肖清华;吴林海;;3G与2G系统间的干扰协调研究[J];移动通信;2010年16期
7 魏巍;;一种基于过渡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J];移动通信;2009年22期
8 张健;戎璐;胡宏林;;基于基站间合作的下行干扰协调方法及其性能评估[J];高技术通讯;2009年08期
9 路兆铭;刘博;温向明;郑伟;凌大兵;;自适应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10 黄标;彭木根;;雷达之间干扰协调计算方法和干扰准则[J];中国无线电;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东洋;贾川;唐艳超;韩玉楠;;LTE同频组网干扰协调方案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张光辉;孙震强;朱彩勤;;LTE-A异构网络小区干扰协调技术演进及部署策略分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李树磊;杜剑波;樊毅;;LTE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阳;;TD-LTE网络技术热点问题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张阳;;TD-LTE规模组网的关键技术及方案选择浅析[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小军;LTE:移动宽带演进必由之路[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柯文;LTE—A五大关键技术推动移动网升级[N];人民邮电;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靓;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干扰协调的资源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周通;蜂窝通信小区协作预编码与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张光荣;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唐浩;LTE-A异构网络中的干扰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王冬宇;面向IMT-A的D2D通信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华;LTE-A异构网中的负载均衡与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涛;小小区场景下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文静;WLAN中AP密集部署干扰协调机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岳石炼;一种基于下行LTE系统的联合干扰协调方法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秦爽;LTE小区间干扰协调仿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丁成杰;LTE-Advanced异构网络干扰协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建豪;异构无线网络中干扰协调方案选择机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金腾飞;LTE系统分组调度及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伟平;LTE-A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周为峰;家庭基站网络中干扰协调方案的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分布式MIMO系统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8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