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无关的电光开关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偏振无关的电光开关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几年来,偏振无关光器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它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如果在光通信系统中使用偏振无关的器件,我们就能用普通的单模光纤来替代保偏光纤,从而能够应用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本文主要对一种偏振无关型的电光开关进行研究。相比于已有的光开关,我们主要对串扰进行了改进。首先本文介绍了光开关在光网络中的重要应用,概述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与光开关的主要类型,分析了不同电光开关的性能和优缺点,并对电光晶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然后本文在已有的电光开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由空间型与偏振无关的2×2电光开关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1将两个双折射晶体和三块电光晶体进行组合,用电光晶体将寻常光转变为非寻常光,然后利用双折射晶体对非寻常光的偏折,使光路中产生的较大串扰无法从输出端口输出;2设计晶体的通光孔径为1mm、电光晶体长宽比为1.34来降低能量损耗。光开关整体性能如下:交叉态串扰为-62.6dB,直通态串扰为-52.6dB,插入损耗小于1dB,选用PMNT晶体时开关电压为160.4V,开关速度在ns级。
【关键词】:电光效应 偏振无关 低串扰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25
- 1.1 前言8
- 1.2 光开关的主要应用8-10
- 1.3 光开关性能指标10-12
- 1.4 光开关的主要类型12-17
- 1.4.1 机械光开关13-14
- 1.4.2 非机械光开关14-17
- 1.5 电光开关的发展现状17-22
- 1.5.1 波导型电光开光18-20
- 1.5.2 自由空间型电光开关20-22
- 1.6 偏振无关型电光开关的优点22-24
- 1.6.1 偏振依赖型电光开关22-23
- 1.6.2 偏振无关型电光开关23-24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24-25
- 第二章 电光效应与电光晶体25-34
- 2.1 引言25
- 2.2 晶体的电光效应25-26
- 2.2.1 晶体的双折射25
- 2.2.2 电光效应25-26
- 2.3 电光晶体发展现状26-32
- 2.3.1 常见电光晶体比较26-27
- 2.3.2 透明电光陶瓷27-32
- 2.4 透明铁电陶瓷在光器件中的应用32-33
- 2.4.1 基于Sagnac环结构偏振无关的PMNT光开关32-33
- 2.4.2 基于PMNT的自由空间型高速光开关33
- 2.5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偏振无关型电光开关设计34-47
- 3.1 引言34
- 3.2 总体方案设计34-38
- 3.2.1 2×2电光开关的整体结构34
- 3.2.2 光路分析图34-38
- 3.3 关键参数设计38-42
- 3.3.1 通光孔径设计38-39
- 3.3.2 电光晶体设计39-41
- 3.3.3 折射晶体设计41-42
- 3.4 结构优化后的开关性能42-45
- 3.4.1 串扰分析42-43
- 3.4.2 插入损耗分析43-44
- 3.4.3 偏振相关损耗分析44
- 3.4.4 开关电压分析44-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47-49
- 4.1 全文总结47
- 4.2 前景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作者简介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美强;闫云飞;高伟男;高强;马春生;张大明;;多电极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的特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4期
2 孙小强;高伟男;孙杰;高磊;陈长鸣;张大明;刘式墉;;聚合物2×2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J];光子学报;2009年12期
3 付博;张大勇;骆永全;罗飞;沈志学;;低驱动电压的铌酸锂电光开关研究[J];激光技术;2012年01期
4 付博;张大勇;罗飞;骆永全;沈志学;;一种低驱动电压的电光开关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2期
5 卢智勇;万玲玉;超亮芳;;畴反转结构片状集成4×4电光开关的设计与仿真[J];光子学报;2012年07期
6 胡台光;光纤电光开关实验研究[J];光通信技术;1990年02期
7 任海霞;刘立人;;单晶集成的1×N电光开关[J];光电工程;2007年02期
8 彭其先;蒙建华;刘俊;邓向阳;刘云涛;;串联式电光开关实现光脉冲宽度大范围可调[J];光子学报;2009年11期
9 陈险峰;刘坤;石剑虹;;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的电光开关(英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郑传涛;马春生;闫欣;王现银;张大明;;反相电极聚合物定向耦合电光开关的优化设计[J];光子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登生;张雄军;郑奎兴;田晓琳;;多路等离子体电光开关的精确同步与监测[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平;刘德本;代刚;谢敏;冯宗明;欧阳艳晶;贾兴;;“神光”Ⅲ电光开关电源中的同步延时控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3 张雄军;吴登生;郑奎兴;林东晖;田晓琳;;大口径单脉冲过程驱动电光开关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郑奎兴;鲁敬平;郑建刚;张雄军;董云;冯斌;魏晓峰;;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5 王继扬;尹鑫;刘跃岗;张怀金;董胜明;张少军;;硅酸镓镧晶体电光开关及高质量晶体生长[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邓晓旭;曹庄琪;沈启舜;;双面金属包覆厚膜波导的性质及其在电光开关中的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冯宗明;高平;谢敏;曹宁翔;刘云涛;;大口径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驱动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郑建刚;鲁敬平;郑奎兴;董云;冯斌;张雄军;;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雄军;吴登生;林东晖;田晓琳;郑奎兴;;紧缩型80mm×80mm单脉冲过程电光开关[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兰卫华;梁静秋;董玮;明安杰;王惟彪;陈维友;王立军;;低电压MOEMS静电光开关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伟男;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郑传涛;硅基聚合物电光开关的优化设计与分析模拟[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锐;极化聚合物集成波导电光开关的分析模拟[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思璇;InGaAsP/InP基3×3 MMI(多模干涉)型电光开关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朱琴;PLZT电光开关的驱动电路、封装与测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倪颖;偏振无关的电光开关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邓玲;聚合物电光开关微波电极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涛;聚合物电光开关制备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蕊利;光纤阵列电光开关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7 田美强;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微波电极系统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晓东;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吴爱华;极化聚合物电光开关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康彩萍;有机聚合物波导及电光开关的制备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偏振无关的电光开关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9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