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最优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设计及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3 06:21
  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安全可靠并且具有多址通信能力,被广泛应用到军事通信领域和民用通信领域。跳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方式之一,跳频通信系统利用序列的变化来控制载波频率的跳变,所使用的序列称为跳频序列。所选用跳频序列的汉明相关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跳频序列集的序列数目、序列长度、频隙大小和序列集的汉明相关值等参数影响着跳频通信系统的容量大小和通信性能优劣。研究跳频序列主要分为跳频序列理论界和跳频序列构造两个方面。为满足实际通信环境的要求,2003年西南交通大学叶文霞和范平志等人首先提出低碰撞区(Low Hit Zone,LHZ)概念。在一个零时延附近的时延范围(5内,跳频序列集的最大汉明相关函数值仍然能保持较低水平,这个时延范围(5就称为低碰撞区。在低碰撞区范围(5内,准同步跳频多址通信系统仍然能保持优良的通信性能,因此迅速得到推广。在准同步跳频多址通信中,相对时延在低碰撞区范围内时,系统的通信性能依然不受干扰,这就是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重要意义。常规跳频序列集可以看作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特殊情况,其低碰撞区为序列长度减去1。因此,设计具有优良性能的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对于提...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跳频序列在跳频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意义
        1.1.2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在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的意义
    1.2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研究现状
        1.2.1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理论界的研究现状
        1.2.2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2 预备知识
    2.1 符号说明
    2.2 跳频序列集相关知识
        2.2.1 跳频序列集的汉明相关函数
        2.2.2 跳频序列集的低碰撞区
    2.3 跳频序列集理论界
        2.3.1 常规跳频序列集相关理论界
        2.3.2 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相关理论界
    2.4 交织技术
        2.4.1 基于单条序列的交织技术
        2.4.2 基于序列集的的交织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具有移位不等价性的最优低碰撞区序列集构造方法
    3.1 最优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构造方法
    3.2 具有移位不等价性的跳频序列集构造方法
    3.3 实例与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具有灵活参数的最优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一般化构造方法
    4.1 具有灵活参数的跳频序列集一般化构造方法
    4.2 实例与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交织技术的最优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J]. 凌龙,牛宪华,胡梦婷,吕中.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2]军事通信过程中的抗干扰措施探究[J]. 季旭东.  中国新通信. 2017(12)
[3]New sets of low-hit-zone frequency-hopping sequence with optimal maximum periodic partial Hamming correlation[J]. WANG ChangYuan,PENG DaiYuan,HAN HongYu,ZHOU LiMengNan.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5(12)
[4]无碰撞区跳频/时序列理论界与设计[J]. 彭代渊,韩鸿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5]基于无碰撞区跳频序列的两级FFH/MFSK系统[J]. 叶文霞,范平志,郝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02)
[6]无碰撞区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多址干扰性能分析[J]. 汪晓宁,范平志.  铁道学报. 2008(05)
[7]基于无碰撞区跳频码的准同步组网方案[J]. 冯莉芳,汪晓宁,叶文霞,彭代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06)
[8]基于GMW序列构造最佳跳频序列族[J]. 梅文华,杨义先.  通信学报. 1997(11)
[9]基于m序列构造最佳跳频序列族[J]. 梅文华.  通信学报. 1991(01)



本文编号:2933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933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