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极化可重构天线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03 00:25
  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可重构天线成为天线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新的设计方法和天线模型不断的涌现出来。这种天线能够在不改变自身机械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非机械的手段来改变其工作频率、辐射方向图、极化方式和输入阻抗等特性参数,称之为电控可重构天线。电控可重构天线主要通过使用PIN二极管开关或者射频微机电(RF MEMS)开关控制天线的辐射结构来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电控可重构天线中的极化可重构天线能够增加独立的收发通道而不增加天线体积,尤其适用于体积受限的移动通信端。此外,极化可重构天线可以实现频率复用、消除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通过极化状态的控制改善通信系统和遥感系统的性能。极化可重构天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商业应用到军事应用,尤其是现在迅速发展的无线通信领域和导航领域。本文设计了两款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天线,一款是基于环形缝隙的左旋圆极化天线,另一款是极化可重构天线。1.基于环形缝隙的左旋圆极化天线,采用在接地面合适的位置刻蚀环形缝隙的方式实现圆极化辐射,天线的中心频率是2.45GHz,工作于2.4-2.5GHz频段内,天线在中心频率处的阻抗系数S11小于-15dB,S11小于-10d...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极化可重构天线研究与设计


图1-1加载可变电容的频率可重构天线??Fig.?1-1?Variable-capacity?frequency?reconfigurable?antenna??

示意图,频率可调,微带天线


山东科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如图1-2所示,是一个微带缝隙天线的模型,在贴片上开一个矩形缝隙,??在缝隙上加载了三个开关,这三个开关交替通断,可以改变电流的路径,从而??使得天线可以在不同频率间相互转换。??二是通过使用开关元件切换选择天线的不同工作结构,从而实现天线多种??模式的选择[12]。当前使用的开关大多是MESFET开关、PIN开关、MEMS开关。??其中,最常用的是PIN二极管,它具有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设计灵活的特点,??但是其插入损耗较大,隔离性较低。而MEMS开关则具有低寄生电容,超宽带,??高度线性的特点,但它需要更高的偏置电压,且切换速度较慢[131。此外,开关??需要通过偏置网络去驱动,而外加的网络或多或少会恶化天线的性能。因此,??开关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天线的性能。如图1-3所示是一款频率可调??的微带天线示意图。两个对称的切角矩形中间用五个PIN二极管连接,通过二??极管的交替通断可以改变天线的辐射体结构

微带贴片天线,超平面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明显变化。如图1-4所示,是Germany设计的一种新的可重构的超平面微带贴??片天线。该设计采用微加工工艺,工作于26GHz左右。天线表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磁性材料,从基板释放。外部直流磁场的施加引起天线在与微带馈线连接??的边界点发生塑性变形,导致贴片以一定角度定位在基板上方。该天线可用于??扩展或增强传统平面阵列的功能M。??X?L?■? ̄??li??T?H???l?l??图1-4超平面微带贴片天线??Fig.?1-4?Ultra-flat?microstrip?patch?antenna??四是改变材料特性。这类天线通常是采用铁氧体或铁电体材料作为基片,??通过施加可变的电磁场改变材料中的介电常数,相对磁导率等参数使得导体上??的谐振电流分布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天线不同的辐射特性M。如图1-5所示是??使用HFSS设计的一款工作于3.7GHz的矩形微带天线。??辐射贴片??同轴探针?/??FR4?板??空气介质?"??_?__^?^??接地板??图1-5改变空气层高度的贴片天线??Fig.?1-5?Change?air?layer?height?of?Patch?antenna??该天线介质基片采用FR4环氧树脂板(FR4Ep〇xy),用50D的同轴探针进??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概述与进展[J]. 薛睿峰,钟顺时.  电波科学学报. 2002(04)
[2]小型宽带微带天线的研究进展[J]. 陈雅娟,龙云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0(07)
[3]用于通信领域中的MEMS器件[J]. 刘泽文,李志坚,刘理天.  电子科技导报. 1999(07)

博士论文
[1]射频MEMS可重构单片电路研究[D]. 郁元卫.南京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宽频带多频段技术研究[D]. 赵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3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953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