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耦合的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组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机电耦合的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组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有源相控阵天线(APAA)内部集成着大量的T/R组件,其封装工艺多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该技术是在高密度的多层互联基板上,采用微焊接与封装工艺把各微波器件组装起来,形成高密度、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微电子产品的技术。在高速互连系统中,T/R组件内部的多芯片互联工艺手段显得极为重要,而其自身特点所引起的结构误差直接影响着T/R组件的微波射频性能,制约着整个雷达系统电性能的实现,可见,研究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电路传输性能的影响意义深远。本文首先以互联工艺中典型的模块拼缝为对象,从场路耦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电路传输性能的分析方法,第一,首先对其进行等效电路的理论分析,得到电路参数的数学模型;第二,建立工艺手段的电磁分析模型;第三,进行不同频段、不同结构参数下的仿真计算,并对结果数据进行后处理;定性、定量地给出拼缝宽度对无源微带射频电路特性的影响机理,在该模型中,S、X、Ku波段下的缝隙宽度应分别控制在0.2mm、0.15mm和0.05mm以内。最后本文开展了样件验证工作,有力地证明了分析方法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再者,以互联工艺中典型的螺栓连接为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得到变形后的微带电路,针对变形微带电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形曲面拟合的数学方法,并提取了曲面拟合的数学方程;而后通过电磁建模计算,得到了基板变形对无源微带电路传输性能的影响机理;接下来从场路耦合的角度对螺栓分布进行了人工调优,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改进螺栓分布后的微带电路传输性能。通过数据对比挖掘,最后指出,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控制螺栓数量及安装位置以减小基板的变形量,来保证微波电路的传输性能,同时尽量让螺栓远离有源器件,在确保稳定性的前提下,以靠近边缘为佳。最后,以互联工艺中典型的钎焊连接为对象,对钎焊连接中典型的圆柱形空洞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钎焊空洞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钎焊空洞的电磁分析模型,分别对空洞位置、结构尺寸、数目以及焊接钎透率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指出,工程中,钎焊空洞应避免出现钎焊边缘与馈电端口处,钎透率越大,微波电路的传输性能越好,当钎透率为40%,则不满足要求,且对于空洞的影响,电压驻波比表现更为敏感。
【关键词】:有源相控阵天线 机电耦合 场路耦合 微带电路 模块拼缝 螺栓连接 钎焊空洞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符号对照表12-13
- 缩略语对照表13-17
- 第一章 绪论17-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7-18
- 1.2 微波器件互联工艺射频特性的研究现状18
- 1.3 机电耦合与场路耦合探讨18-21
- 1.3.1 机电耦合概述18-20
- 1.3.2 场路耦合研究现状20-21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1-23
- 第二章 微波电路的基本理论23-35
- 2.1 微波导行系统23-26
- 2.1.1 传输线类型23-24
- 2.1.2 传输线电路模型24-25
- 2.1.3 相位速度和特征阻抗25
- 2.1.4 传输线阻抗变换25-26
- 2.2 微波网络的基本参数26-32
- 2.2.1 反射系数26-28
- 2.2.2 电压驻波比28-29
- 2.2.3 回波损耗29-30
- 2.2.4 史密斯圆图30-32
- 2.3 微波网络的阻抗匹配32-33
- 2.4 本章小结33-35
- 第三章 模块拼缝工艺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机理35-57
- 3.1 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35-37
- 3.2 模块拼缝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37-39
- 3.2.1 等效串联电阻37-38
- 3.2.2 等效串联电感38
- 3.2.3 等效并联电容38
- 3.2.4 模型分析小结38-39
- 3.3 模块拼缝电磁模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39-40
- 3.4 不同频率下缝隙宽度对传输性能的影响40-45
- 3.4.1 S波段缝隙宽度40-41
- 3.4.2 X波段缝隙宽度41-42
- 3.4.3 Ku波段缝隙宽度42-44
- 3.4.4 Ka波段缝隙宽度44-45
- 3.4.5 结果讨论45
- 3.5 模块拼缝样件测试与分析45-54
- 3.5.1 测试方法与测试流程45-46
- 3.5.2 S参数测试46-54
- 3.6 本章小结54-57
- 第四章 螺栓连接工艺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机理57-73
- 4.1 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57-58
- 4.2 随机振动分析58-62
- 4.2.1 结构有限元模型58-59
- 4.2.2 随机振动的加速度功率谱的确定59-60
- 4.2.3 约束方式的确定60
- 4.2.4 结构响应的应力和变形情况60-62
- 4.3 变形电磁模型的建立62-66
- 4.3.1 曲面拟合方法63
- 4.3.2 曲面拟合过程63-65
- 4.3.3 电磁分析模型65-66
- 4.4 变形微带电路的射频性能分析66-69
- 4.4.1 1σ随机振动变形对微带电路射频特性的影响66-68
- 4.4.2 1σ-3σ随机振动变形对微带电路射频特性的影响68-69
- 4.5 螺栓分布的人工调优69-71
- 4.6 调优后的微带电路射频性能分析71-72
- 4.7 本章小结72-73
- 第五章 钎焊工艺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机理73-89
- 5.1 钎焊连接概述73
- 5.2 钎焊空洞的特性分析73-74
- 5.3 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74-75
- 5.4 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75-76
- 5.5 计算结果与讨论76-85
- 5.5.1 圆柱空洞位置76-80
- 5.5.2 空洞大小80-81
- 5.5.3 空洞数目81-83
- 5.5.4 钎透率83-85
- 5.6 钎焊空洞样件测试与分析85-87
- 5.6.1 测试流程与测试方法85-86
- 5.6.2 S与X波段测试与分析86-87
- 5.7 本章小结87-8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9-91
- 6.1 工作总结89-90
- 6.2 研究展望90-91
- 参考文献91-95
- 致谢95-97
- 作者简介97-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满明;;线路传输性能的改善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3年15期
2 高金君;郭良勇;;中美电话机传输性能标准比较[J];电信快报;2006年08期
3 顾玉华;8B1C码的传输性能分析[J];光通信研究;1983年04期
4 杨留清;第二讲 多频道共用、信号方式和传输性能[J];电信科学;1986年07期
5 ;蓝牙联机——成就 PK 大赢家![J];通信技术;2006年09期
6 汤瑞;李允博;赵文玉;吴庆伟;;100G传输技术及应用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3年05期
7 罗建国;传输性能指标系列[J];电信网技术;1994年04期
8 陶洋;白璐;;基于节点传输性能的机会网络自适应转发策略[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7期
9 朱晓峰;;骨导电话传输性能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08年03期
10 邓超公;;基于调频调幅方式的光标记网络的传输性能[J];半导体光电;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朝发;李焕喜;吕明云;;环境对频率选择表面传输性能影响机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2 刘江平;王笑;;改善线路传输的性能措施[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向能军;王芸芸;龚孟濂;梁万里;石建新;;具电子传输性能的新型β-二酮及其Eu(Ⅲ)三元螯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4 段波;翟鹏程;;n型三元取代Co_4Sb_(11)Ge_(1-x-y)Te_xSe_y化合物电热输运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罗茂才;刘人杰;;一种无线模拟话音/时分多址数据同信道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7)[C];1997年
6 舒翠翠;周安;刘立胜;翟鹏程;;Ba、In填充CoSb_3的电子结构和传输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申;张晔;;图象误码传输性能的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敖立;ADSL2/2+:未来DSL市场的主流技术[N];人民邮电;2004年
2 记者 马爱平;TCL爱奇艺TV+家族新品S版上市[N];科技日报;2014年
3 键盘人生;谁将掌握自由[N];电脑报;2007年
4 ;从承诺到现实:LTE发展的新阶段[N];人民邮电;2008年
5 江映辉;提升ADSL出线率的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4年
6 ;长城至翔E120G2服务器[N];电脑商报;2005年
7 ;信息产业部发布七项通信行业标准[N];人民邮电;2001年
8 郭长佑;WiFi Phone = Skype最后1米?(上)[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蕾;基于802.11的无线Mesh网络传输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詹恩奇;光在大气和海水信道的传输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杰;认知MIMO系统中干扰对齐技术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雪;高速铁路应答器天线电磁传输性能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王瑞;Nb-Mo-Ti-Ni铸态合金组织及氢传输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彭雪林;基于机电耦合的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组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孟凯;有轨输送系统非接触供电的传输性能研究与改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喻秀;无线分布合作中继通信网中传输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薄凯;基于GPRS的车载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及传输性能优化[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孙亚丽;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毓彬;连接器高速传输性能测试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圆圆;100G系统性能损伤建模及传输质量评估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机电耦合的互联工艺参数对微波组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9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