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GHz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小型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0.4~18GHz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小型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侦察雷达接收机应具备尽可能宽的瞬时接收带宽以截获所需的各类有用信号,具备大的瞬时动态范围以在同时获得的多强信号之间的交调失真或者高密度脉冲下的混叠脉冲中依旧正常截取有用信号,具备高的灵敏度以侦收远距离的小信号,小型化使其战场机动性好且不易被侦察。本文研究了一款两次变频的超宽带超外差式小型化雷达接收前端。它的接收频率覆盖0.4~18 GHz的范围,输出中心频率为1200 MHz中频信号带宽500 MHz。本文分三章对射频前端的限幅器、开关矩阵、预选滤波器、变频通道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对模块中的不易于集成的无源滤波器的小型化以及超宽带所遇到的关键难点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设计。超宽带的难点在于幅度一致性以及超宽带信号干扰问题;通道小型化的难点在于无法集成尺寸较大的高性能滤波器的小型化。本文通过选择合适器件、优化链路匹配、多级均衡的方式解决增益平坦度和稳定度问题;通过合理的划分频段、设计高性能滤波器组、优化链路方案、对电源做二次稳压隔离以及滤波,解决镜频干扰和其他组合干扰问题;利用电容加载以及介质加载的方式完成宽带梳妆腔体滤波器小型化设计;利用双路径传输耦合的方式完成宽带微带滤波器小型化设计;此外,利用传统的两级PIN管的结构设计限幅器在满足限幅保护的同时尽量使其插入损耗最小以降低对射频通道噪声系数的恶化;利用PIN管的串并结构仿真设计了一分八的开关矩阵,其插损小、隔离度高。
【关键词】:雷达接收 超宽带 滤波器 开关矩阵 限幅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59.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2 超宽带雷达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11-13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3-14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4-15
- 第二章 超宽带接收机技术研究和小型化分析15-30
- 2.1 超宽带接收机概念以及技术难点15-16
- 2.1.1 超宽带接收机概念及应用15
- 2.1.2 超宽带接收机的技术难点15-16
- 2.2 超宽带接收机主要指标分析16-22
- 2.2.1 噪声系数16-17
- 2.2.2 接收灵敏度17
- 2.2.3 系统线性度17-21
- 2.2.4 动态范围21-22
- 2.2.5 其它干扰现象22
- 2.3 超宽带接收机小型化结构分析22-29
- 2.3.1 超宽带接收机结构分析22-25
- 2.3.2 超宽带射频前端的方案设计25-26
- 2.3.3 无源器件小型化理论分析26-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宽带预选滤波器小型化的研究和设计30-55
- 3.1 梳状腔体滤波器小型化设计30-38
- 3.1.1 滤波器设计指标及分析30-31
- 3.1.2 谐振腔的设计以及耦合结构的研究31-36
- 3.1.3 宽带梳状腔体滤波器设计与测试36-38
- 3.2 电容及介质加载腔体梳状滤波器小型化分析38-42
- 3.2.1 电容加载腔体谐振腔的影响分析38-40
- 3.2.2 滤波器的仿真与设计40-42
- 3.3 小型化双路径耦合传输线微带滤波器的设计42-46
- 3.3.1 双路径耦合器的原理和等效模型分析42-45
- 3.3.2 双路径耦合微带滤波器的仿真和测试45-46
- 3.4 电容加载微带梳状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研究46-54
- 3.4.1 梳妆线滤波器分析46-51
- 3.4.2 微带梳妆线滤波器分析51-52
- 3.4.3 微带梳妆线滤波器仿真与测试52-54
- 3.5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的仿真与分析55-71
- 4.1 课题设计的主要指标要求以及链路结构55-56
- 4.1.1 课题设计的主要指标要求55
- 4.1.2 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链路结构55-56
- 4.2 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链路仿真与分析56-62
- 4.2.1 中频带宽扫描仿真分析57
- 4.2.2 中频谐波抑制仿真分析57-58
- 4.2.3 射频与本振组合干扰分析以及镜频抑制仿真58-60
- 4.2.4 射频接收链路虚假信号电平分析60-61
- 4.2.5 超宽带接收前端模块化设计指标分配61-62
- 4.3 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关键器件设计选择分析62-70
- 4.3.1 限幅器的设计和分析62-64
- 4.3.2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选择64-66
- 4.3.3 超宽带混频器的选择66-67
- 4.3.4 选频开关矩阵的设计67-70
- 4.4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的实现与测试71-85
- 5.1 模块结构设计与实现71-72
- 5.2 设计实现过程中解决的关键问题72-74
- 5.2.1 超宽带信道干扰及解决72-74
- 5.2.2 超宽带增益平坦度74
- 5.3 器件测试和分析74-78
- 5.3.1 选频滤波器测试74-76
- 5.3.2 本振频率源的测试76-78
- 5.4 超宽带接收前端整体测试78-83
- 5.4.1 测试平台78-79
- 5.4.2 增益以及平坦度测试79-81
- 5.4.3 中频带宽测试81
- 5.4.4 噪声系数测试81-82
- 5.4.5 输出P-1dB测试82-83
- 5.4.6 镜像抑制度的测试83
- 5.5 测试结果分析83-84
- 5.6 本章小结84-8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5-86
- 6.1 结论85
- 6.2 后续工作展望85-86
- 致谢86-87
- 参考文献87-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镇华;伍文峰;李涛;;超宽带雷达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06年01期
2 梁甸农,陆仲良,周智敏,粟毅;超宽带雷达技术[J];国防科技参考;1998年01期
3 黎海涛,徐继麟;超宽带雷达目标回波建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0期
4 李江源,王建国,杨建宇,唐斌,叶瑞青;超宽带雷达的低截获性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5 林圣国;周国安;向正义;;超宽带雷达抗干扰性能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B期
6 胡伟东,吕昕,高本庆;超宽带雷达技术的新进展[J];无线电工程;2005年01期
7 顾苏;王晓红;陈沁梅;;超宽带雷达中的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J];雷达与对抗;2007年04期
8 蒋留兵;车俐;;混沌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3期
9 蒋留兵;车俐;;混沌超宽带雷达信号的应用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10期
10 李斌;赵慧敏;;一种用于人体生命信号检测的超宽带雷达设计[J];空间电子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玉;陆志宏;;超宽带雷达技术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1年海战场电子信息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思力;潘伟;毛宁;;光导开关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东红;张永顺;陈志杰;程俊斌;;基于时域双谱的超宽带雷达目标特征提取[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卢桂琳;;超宽带雷达信号的调制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张媛;张林让;马剑英;;超宽带雷达低空多路径回波建模与仿真[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6 阮成礼;袁乃昌;;皮秒光导开关及超宽带雷达的实验室模型的研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绍黔 陈萍;能侦测废墟下30米处生命体征信号[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1年
2 陈绍黔;“警用超宽带雷达式生命探测仪”通过鉴定[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0年
3 林均红 陈绍黔 薛云 徐兰山;灾害现场20米内能捕捉生命迹象[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黎海涛;超宽带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陈隽永;小波理论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王党卫;超宽带雷达目标电磁特征抽取与识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杨利民;超宽带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光甫;瞬态天线及其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贺峰;宽带/超宽带雷达运动人体目标检测与特征提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超宽带雷达测试系统中无线同步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淼;基于超宽带雷达传感器的土壤信道估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董纪私;无载波超宽带雷达信号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余高干;0.4~18GHz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小型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嵇碧波;超宽带雷达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邹光亮;超宽带雷达信号侦察采集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曹文琛;无载波超宽带雷达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钟永波;超宽带雷达信号采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9 王显跃;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超宽带雷达信号源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10 焦琳琳;超宽带雷达目标的极点特征提取与E脉冲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0.4~18GHz超宽带雷达接收前端小型化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0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