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系统RaptorQ码译码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5:03

  本文关键词: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系统RaptorQ码译码算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移动多媒体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出现,在面向传输速率极高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时,其传输性能及速率仍需提升。因此,针对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质量及传输速率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由于移动网络的网络结构是特定的,并且多媒体业务要求多个用户能够同一时间接收相同的信息,而现有的IP组播技术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并且不满足移动网络特性,从而引出了3GPP提出的多媒体广播组播MBMS协议体系,是一种解决多媒体实用的最佳方案。MBMS的数据可靠性传输是通过系统Raptor码的FLUTE协议来保证的,系统Raptor码是一类典型的前向纠错码,能有效地解决数据丢包问题。虽然传统上可通过TCP协议来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但是TCP协议采用的自动反馈重传ARQ机制由于需要反馈信道,当信道环境较差,一个或多个用户发出的重传信息请求时,会使移动多媒体业务的传输延迟增加并且会造成数据拥塞现象。相比于ARQ,无需反馈信道的前向纠错码更适用于移动多媒体业务背景。首先,本文以属于前向纠错编码的一种典型码--系统Raptor码为研究对象。为满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速率快、多媒体通信质量高的条件,对系统Raptor码译码算法的改进方面进行研究,例如经列变变换的优化方案,称为IM1、采用最大似然方式进行行选择的优化方案称为IM2,并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综合上述两种简化方案对系统Raptor码进行优化,称为IM3。最后仿真比较这三种优化方案与系统Raptor码之间的译码成功概率,编译码时间、译码复杂度,证实了三种优化方案均能达减少系统Raptor码的译码时间及降低译码复杂度的目的,并且IM3的优化效果较优。其次,以属于喷泉码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Raptor Q码为研究对象,其中喷泉码是前向纠错码的一种。虽然可通过系统Raptor Q码替代系统Raptor码,能提高传输性能,但是它是以增加编译码时间与编译码复杂度为代价的,需对其进行简化,达到减少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时间、降低译码复杂度的目的。首先将用于对系统Raptor码的三种优化方案用于对系统Raptor Q码进行优化,并仿真比较这三种优化方案与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成功概率、编译码时间、译码复杂度,结果证实能达到上述目的;然后依据系统Raptor码的译码步骤,简化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步骤,与前面所述三种优化方案分别组合,称这三种系统Raptor Q码的优化方案为Nocopy-IM1-Raptor Q、Nocopy-IM2-RaptorQ、Nocopy-IM3-RaptorQ。最后仿真比较这三种优化方案与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成功概率、译码时间、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证实,Nocopy-IM3-Raptor Q的优化效果较优。最后,本文在上述基础上,根据对FLUTE协议的研究,对该协议流程进行实现。首先将其中的前向纠错码-系统Raptor码用系统RaptorQ码替代,用于传输静态图片,提高传输质量。然后进行仿真比较,其结果证实,当编码分块较小时,系统Raptor Q码与可替代系统Raptor码,虽然系统Raptor Q码能增加编译码耗时,但相比系统Raptor码的性能优。对于其编译码耗时较高、复杂度较高问题,可通过本文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行解决。最后该优化方案替代系统RaptorQ码作为FLUTE协议的编码方式,用于传输静态图片。本文为满足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指标要求,对FLUTE协议中的系统Raptor码进行了译码优化,以减少译码时间,降低译码复杂度;面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为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将系统Raptor Q取代系统Raptor码,为解决其复杂度高、编译码耗时高的问题,对系统Raptor Q码进行了译码优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时间、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关键词】:系统Raptor码 系统Raptor Q码 MBMS FLUTE协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课题背景10-12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13-15
  • 1.2.1 喷泉码的发展历程13-14
  • 1.2.2 系统Raptor码与系统Raptor Q码优化发展14-15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5-17
  • 第2章 系统Raptor码与系统Raptor Q码17-26
  • 2.1 Raptor码17
  • 2.2 系统Raptor码17-19
  • 2.2.1 系统Raptor码编码过程17-18
  • 2.2.2 系统Raptor码译码过程18-19
  • 2.3 系统Raptor码与Raptor码的仿真及分析19-20
  • 2.4 系统Raptor Q码20-23
  • 2.4.1 系统Raptor Q码编码过程21
  • 2.4.2 系统Raptor Q码译码过程21-23
  • 2.5 系统Raptor Q码与系统Raptor码仿真及分析23-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系统Raptor码与系统Raptor Q码的译码优化26-43
  • 3.1 系统Raptor码的译码优化方案26-32
  • 3.1.1 优化方案概述26-27
  • 3.1.2 仿真及分析27-32
  • 3.2 基于最大似然与列变换的系统Raptor Q码译码优化32-37
  • 3.2.1 优化方案概述32-33
  • 3.2.2 仿真及分析33-37
  • 3.3 无需稀疏化的系统Raptor Q码优化方案37-42
  • 3.3.1 该优化方案概述37-38
  • 3.3.2 仿真及分析38-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基于系统Raptor码的FLUTE协议改进与实现43-53
  • 4.1 FLUTE协议43-46
  • 4.1.1 FDT文件属性映射机制43-44
  • 4.1.2 FEC前向纠错编码方案44
  • 4.1.3 FLUTE协议工作原理44-46
  • 4.2 单向广播网络可靠文件传输系统46-48
  • 4.3 仿真及分析48-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田,朱雪龙;多维信号星座的多级编码Ⅰ[J];电子学报;1989年02期

2 张风雨,曾勇军,杨贞斌;如何构造低译码复杂度格子码[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02期

3 黄涛;毕文斌;张捷;;MSK信号的Turbo同步[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年05期

4 田心记;许焱平;李亚;胡紫巍;;8×8半正交代数空时码的编译码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李伍洋;邵朝;王闯;;一种低译码复杂度的高速率-全分集2×2STC算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慕建君,孙韶辉,王新梅;关于线性时间复损码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2年01期

7 李二保;雷菁;徐富兵;;非规则LDPC度分布优化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11期

8 汪震亭;肖丽萍;贾明儒;;一种重叠Alamouti码的最大似然检测优化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年01期

9 熊磊;谈振辉;姚冬苹;;一种低译码复杂度的Turbo架构LDPC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2期

10 郭凯;陈彦辉;李建东;;广义交叉乘积累加码[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宇峰;;一种降低Turbo码系统延时的方法[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施玉晨;白宝明;吴侃侃;;采用多元LDPC码的选择性中继协作方案[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二保;雷菁;徐富兵;华力;;LDPC码度分布的优化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心记;MIMO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刘伟;MIMO系统中低复杂度空时编码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培俭;重叠复用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菁;LTE系统中空时编码实现方法[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詹翠霞;分块结构LDPC码构造和性能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3 陈胜男;译码复杂度优化的无率纠错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4 尤琳;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系统RaptorQ码译码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春;基于Fano译码复杂度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信道建模和预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肖e

本文编号:30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0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