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隧道超前探测的交流变频电流源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用于隧道超前探测的交流变频电流源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进行硬岩掘进装备(TBM)的研究中,要解决硬岩隧道施工的难题,隧道超前探测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隧道的超前探测可提前了解前方的地质情况,更易对地质条件变化做出姿态控制与纠偏,使硬岩掘进速度更快,安全系数更高。本文所设计的变频电流源是用于隧道超前探测系统中的低频可调电流源,该电流源以DSP(TMS320F28335)为核心控制器,通过AC-DC-AC功率转换单元,采用神经网络BP-PID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了宽范围、高精度的变幅变频电流的输出。首先提出变频电流源总体设计方案,在逆变主电路基础上,创建了双电流闭环控制系统,同时结合BP神经网络理论,设计出一种高精度参数自调节神经网络BP-PID控制方法。接着选用MATLAB软件对该控制系统实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控制方法实时性好,超调量小,稳定性高,该控制相较于常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基于DSP搭建了变频电流源的硬件平台,主要包含有DSP的最小系统,逆变器主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功率管驱动电路等的设计。接着对变频电流源系统的软件进行设计,主要分析了电流源软件设计中几个关键步骤。最终,完成了变频电流源系统的实验,实验表明该电流源系统满足了技术指标要求,取得了较好的输出效果。
【关键词】:交流电流源 比例积分微分 BP神经网络 数字信号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变频电源控制策略概述12-15
- 1.3.1 模糊控制12
- 1.3.2 神经网络控制12-13
- 1.3.3 重复控制13
- 1.3.4 无差拍控制13-14
- 1.3.5 PID控制14-15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15-17
- 第2章 变频电流源总体方案的设计17-27
- 2.1 隧道超前探测系统的研究方案17-18
- 2.2 变频电流源的设计18-19
- 2.3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19-20
- 2.4 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20-27
- 2.4.1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原理20-21
- 2.4.2 SPWM波形的产生21-23
- 2.4.3 死区的产生及对SPWM逆变的影响23-27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27-43
- 3.1 双电流环的控制研究27-30
- 3.2 神经网络BP-PID控制器的研究30-36
- 3.2.1 BP神经网络结构30-31
- 3.2.2 神经网络BP-PID控制器设计31-36
- 3.3 神经网络BP-PID控制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36-43
- 3.3.1 基于S函数的神经网络BP-PID控制器的实现36-38
- 3.3.2 变频电流源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38-43
- 第4章 基于DSP的变频电流源硬件设计43-63
- 4.1 TMS320F28335芯片简介43
- 4.2 基于DSP的硬件控制系统的设计43-56
- 4.2.1 DSP最小系统的设计44-47
- 4.2.2 MOSFET驱动保护电路设计47-49
- 4.2.3 光耦隔离电路49-51
- 4.2.4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51-54
- 4.2.5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54-56
- 4.3 整流电路的设计56-58
- 4.3.1 不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56-57
- 4.3.2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57-58
- 4.4 逆变电路的设计58-63
- 4.4.1 逆变功率器件的选择58-59
- 4.4.2 反并续流二极管选取59-60
- 4.4.3 逆变输出滤波器设计60-63
- 第5章 变频电流源的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63-71
- 5.1 变频电流源的软件设计63-69
- 5.1.1 系统主程序设计63-65
- 5.1.2 A/D采样65-66
- 5.1.3 SPWM的生成流程66-67
- 5.1.4 死区补偿67-68
- 5.1.5 载波和调制波在DSP中的生成68-69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69-71
- 第6章 总结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玉宇;;大电流电流源实现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王丽;康红明;谢东岩;;高精度程控电流源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年07期
3 李东炜;精密可控电流源[J];电测与仪表;1982年06期
4 杨春榕,王永华;超低速线性扫描电流源[J];电子与自动化;1996年05期
5 王广柱,王玉斌,郭秀英;一种高性能逆变电流源的分析与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8年03期
6 林灵;陈祖俊;;电流源电路的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曾祥幼;蒋炜;陈方亮;黎波;;一种高精度电流源的设计[J];船电技术;2010年02期
8 李银祥,安继明,姚向东,李哲;数控电流源[J];现代科学仪器;2001年06期
9 钟岩;;200A便携式可调电流源装置的研制及应用[J];内燃机车;2010年04期
10 邱海军;;长距离电流源供电系统方案[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少军;彭喜元;刘大同;;一种高精度直流电流源设计[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雷;贾兴;于治国;赵娟;;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大功率电流源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3 魏巍;蔡志远;马少华;;基于DDS技术的程控电流源的设计[A];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仲娟;葛芦生;王文娟;郝玲玲;陈志杰;束林;;MOSFET电流源驱动原理及实现[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赵娟;贾兴;朱利君;陈敏;张纪昌;;15A大负载连续脉冲电流源[A];第二届全国特种电源与元器件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沐;郑旭峰;涂波;程木海;;高平均功率LD脉冲电流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陈文楷;;关于双向电流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晓川;王科社;张其龙;赵伟茗;;大功率电流源在晶体管热阻测试仪中的应用[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刘凤梅;刘红侠;张耀辉;;高性能CMOS带隙电流源的设计与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曙光;可编程控制的电流源[N];电子报;2001年
2 湖北 朱少华 编译;覆盖宽范围的三晶体管的电流源[N];电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向展;数字多媒体接收系统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艳平;数字陀螺中电流舵DAC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贾伟泉;10位Unary-R-2R型DAC性能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林永祥;自适应低功耗可调电流源的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逸敏;用于隧道超前探测的交流变频电流源的设计[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5 王利强;测试用低频正弦电流源的研究与制作[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升辉;一种12位高精度、低功耗电流舵与R-2R电阻混合型DAC的设计[D];深圳大学;2015年
7 李超;基于65nm工艺的10位,100MHz的电流舵DAC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宇明;开关线性复合精密电流源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罗维;燃料电池内阻测试用可控交流电流源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景;基于双电流源激励的电阻层析成像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用于隧道超前探测的交流变频电流源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0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