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反馈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21:39
  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性能需求的日益增长,无线通信发展将趋于快速和智能。为了满足通信系统向大容量、高速率、高可靠方向发展,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应运而生。同时,为了使得该系统能够得到良好应用,3D信道建模、传输方案、导频设计和反馈技术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必然将获得更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究大规模多天线技术带来的改变,包括信道特性、传输方案和反馈量,并具体研究如何适应这些改变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的2D信道模型,3D信道的产生步骤与2D信道的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从信道传播路径的立体建模出发,将俯仰角的影响加入到信道建模中,使其能对信道进行更完整的描述。该信道模型的完善是论文后续的仿真工作的基础。其次,论文给出了单小区MU-MIMO下行链路的系统模型,理论分析了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信道硬化”特性。并分别从相关系数、条件数和特征值三个方面分析瑞利信道和3D信道的信道相关性,验证了大规模多天线条件下用户间信道相关性减小。同时,从信道特性出发,通过对最大比发送(MRT)和迫零(ZF)两种线性预编码的具体分析,给出了单小区在已知完全CSI条件下两种预编...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发展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3D信道建模
    2.1 2D信道模型
        2.1.1 无线信道的空间传播特性
        2.1.2 MIMO信道建模
    2.2 3D信道建模
        2.2.1 有源天线系统
        2.2.2 3D信道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下行链路性能
    3.1 系统模型
    3.2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下的信道特性
        3.2.1 瑞利信道下的信道特性
        3.2.2 3D信道下的信道特性
    3.3 单小区不同预编码方案的链路性能
        3.3.1 预编码方案
        3.3.2 频谱效率性能
        3.3.3 BLER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反馈技术研究
    4.1 CQI测量的计算方法
    4.2 CQI反馈仿真分析
        4.2.1 瑞利信道下SINR的分布
        4.2.2 3D信道下SINR、MCS、CQI的分布
    4.3 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反馈方案
        4.3.1 增大CQI反馈周期
        4.3.2 反馈CQI差值
    4.4 引入256QAM后的性能分析
        4.4.1 选择256QAM的概率
        4.4.2 AWGN信道下的256QAM接口曲线
        4.4.3 引入256QAM后的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大规模天线的多用户MISO下行链路频谱效率分析[J]. 李菊芳,赵睿,江彬,黄永明,杨绿溪,张海.  通信学报. 2014(02)
[2]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技术展望[J]. 许森,张光辉,曹磊.  电信技术. 2013(12)
[3]LTE-Advanced MIMO信道建模及其仿真分析[J]. 张伟,韦再雪,杨大成.  现代电信科技. 2012(03)
[4]TD-LTE系统中动态下行波束赋形算法性能分析[J]. 曹伟,樊迅,郭彬,李亚麟,蒋智宁.  电讯技术. 2010(08)

硕士论文
[1]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 钱国梁.天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20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