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方法
本文关键词: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车联网的不断发展,基于短程通信、无线探测等手段获取车路信息,并通过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信息交互实现车-车、车-路协同的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智能路侧系统具有通信区域有限、多模式网络共存的特点,在实际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中存在路侧节点过度部署及网络频繁切换等问题,对系统成本及可靠性带来较大影响。基于此,论文研究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路侧节点优化部署及异构网络垂直切换问题,以降低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部署成本并提高网络通信质量。论文在对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智能路侧系统和车路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路侧节点的部署问题,以城市道路为应用对象,在分析研究现有路侧节点部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交叉口节点部署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少的节点部署数量和重叠覆盖度。论文针对智能路侧系统网关节点的选取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网关节点部署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使各路侧节点到网关节点总路由跳数达到最少。论文针对车辆可能在车路通信异构网络中频繁发生垂直切换的问题,分析研究了车路通信技术和现有异构网络切换方法,在构建了一种基于WLAN与3G的车路通信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位置与运动趋势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少的网络切换次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针对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问题,构建了实际的测试场景,搭建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测试平台,并对论文提出的路侧节点部署方法和异构网络切换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路侧节点部署策略能够有效减少路侧节点数目、道路重叠覆盖区域和网关节点数目,从而降低了路侧节点部署成本和网络通信开销;论文提出的基于车辆位置与运动趋势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异构网络间频繁切换导致的“乒乓效应”,从而提高了车路通信效率和数据传输质量。
【关键词】:车路协同 智能路侧系统 车路通信 路侧节点部署 异构网络切换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5;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2 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7-19
- 第二章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体系架构19-32
- 2.1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组成及功能19-21
- 2.2 智能路侧系统21-25
- 2.2.1 智能路侧系统结构21-23
- 2.2.2 智能路侧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23-24
- 2.2.3 智能路侧系统典型应用场景24-25
- 2.3 车路通信技术25-31
- 2.3.1 车路通信技术分析25-27
- 2.3.2 典型的车路通信技术27-29
- 2.3.3 基于WLAN与 3G的车路通信技术29-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路侧节点部署优化策略32-62
- 3.1 路侧节点部署问题分析32-34
- 3.2 典型路侧节点部署方法34-41
- 3.2.1 成本最低部署方法34-35
- 3.2.2 随机部署方法35
- 3.2.3 均匀部署方法35
- 3.2.4 覆盖连通部署方法35-41
- 3.3 基于优先级的交叉路.节点部署方法41-53
- 3.3.1 假设和定义41-43
- 3.3.2 部署方法43-48
- 3.3.3 实验结果分析48-53
- 3.4 路侧节点中网关节点的部署方法53-60
- 3.4.1 单网关节点部署方法53-55
- 3.4.2 多网关节点部署方法55-60
- 3.4.3 实验结果分析60
- 3.5 本章小结60-62
- 第四章 车路通信异构网络切换方法62-86
- 4.1 网络切换技术研究62-64
- 4.1.1 网络切换分类62-63
- 4.1.2 垂直切换的过程63-64
- 4.1.3 性能评价标准64
- 4.2 典型的垂直切换算法64-70
- 4.2.1 基于RSS的垂直切换算法65-66
- 4.2.2 基于代价函数的垂直切换算法66-67
- 4.2.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垂直切换算法67-70
- 4.2.4 垂直切换算法比较分析70
- 4.3 基于车辆位置与运动趋势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法70-85
- 4.3.1 车辆运动趋势模型71-74
- 4.3.2 车辆移动位置模型74-78
- 4.3.3 网络切换判决条件78-80
- 4.3.4 仿真结果分析80-85
- 4.4 本章小结85-86
- 第五章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测试平台搭建及测试分析86-96
- 5.1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测试平台搭建86-91
- 5.1.1 实验场景设置86-88
- 5.1.2 硬件平台88-90
- 5.1.3 测试软件设计90-91
- 5.2 测试分析91-95
- 5.2.1 路侧节点部署92-93
- 5.2.2 异构网络切换测试93-95
- 5.3 本章小结95-96
- 结论与展望96-98
- 参考文献98-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2-103
- 致谢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议物联网召唤下异构网络融合的多无线电协作技术[J];工业设计;2011年07期
2 张晓伟;;异构无线网络中的需求选择[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3 刘永广;;一种基于异构Mesh网的Web服务实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0期
4 齐新光;梁俊;肖楠;戴帅;;基于模糊多属性综合权重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3年06期
5 鲁远曙;王立夫;;无线异构网络互连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1期
6 刘侠;蒋铃鸽;何晨;;一种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王晓刚;;可证明安全的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案分析[J];硅谷;2011年16期
8 郎改平;徐玉滨;马琳;;基于非合作博弈论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9 李沛;靳浩;;媒质独立切换在异构网络互联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石文孝;张阁;王继红;赵颖;;基于网格的异构无线网络负载均衡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房雅丁;宋梅;宋俊德;;异构网络中一种基于灰度关联的动态接入选择策略[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X;吴蒙;夏鹏锐;;异构网络的安全威胁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陈莹莹;张庚;翟明岳;李杰;党美琳;邢桂兰;;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异构网络穿越安全算法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邴红艳;何晨;蒋铃鸽;;应用进化博弈论分配异构网络业务负载[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磊;任双印;孙家辉;彭超;窦文华;;一种泛在无线异构融合网络认证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莹莹;张庚;翟明岳;李杰;党美琳;邢桂兰;;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异构网络穿越安全算法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傅承鹏;;对《下一代通讯网的战略思考》的补充[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8 许方敏;贺昕;赵成林;周正;;一种新的基于移动IPv6的异构网切换管理策略[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韩潇;;LTE异构网络下干扰解决方案分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王春新;李信;王晓湘;李朝峰;闫磊;;基于异构网络电力应急通信场景的绿色通信方案[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平;用全新的思路对待4G[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中兴通讯 宋军邋尤建洁 兰光华;异构网络的资源控制体系为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N];通信信息报;2008年
3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张平;未来宽带无线网:从异构融合走向泛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卢子月;小蜂窝异构组网受青睐[N];通信产业报;2012年
5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线设计研究院 李哠江;CDMA HDC异构特征网络容量浅析[N];通信产业报;2012年
6 李蕙心 陈能端;新加坡计划推出“异构网络”[N];人民邮电;2014年
7 陈如明;TD—SCDMA与WiMAX可进行异构网络融合[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孟祥初;TD-LTE要加快进入实战阶段[N];通信产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郭川;5G将带来真正互联的世界[N];人民邮电;2014年
10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黄节;移动互联网需要“立体架构”[N];通信产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煜;无线异构网的高效自适应资源分配与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吴文君;蜂窝异构网络的性能分析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马骁;异构网络多网并发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任鸿;基于异构网络的知识挖掘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杜振国;异构网络中的协作与协调增强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张鹤立;分层异构网络中干扰管理、用户连接及自组织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侯惠芳;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中的认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周伟;异构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和安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曹亘;异构网络下干扰管理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王晓庆;面向智能网演进的异构网络中间件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霞;基于Femtocell异构网络的能效性能分析与优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邓晓锋;LTE-A异构网络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伍仁广;车载异构网络MAC层切换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榕彬;LTE-A异构网络下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胡海东;LTE-A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健;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方法[D];长安大学;2015年
7 陈守国;异构无线网络中安全计费协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梁楠;基于凸优化方法的认知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晓艳;智能配电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杨雪;基于能效优化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2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