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的节点结构及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11:56
  近几年,光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业务流量极速增加,用户需求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光网络传输和交换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光交换技术存在节点结构复杂,交换粒度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结构规模庞大等问题。为了满足广大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引入了光码级粒度,提出了码群路由体结构,对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简要阐述了光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其研究现状,分别对传统的光交换技术,包括光纤路交换技术、光分组交换技术、光标签交换技术、光突发交换技术以及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和多粒度光交换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其次,对多粒度光交换网络中的相关技术作了充分的讲述,并分别介绍了单层、三层以及基于码分复用的四层多粒度节点结构,同时建立了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对网络中所涉及的不同地址码和各式编解码器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码群路由中所涉及的两种地址码的误码率以及不同层的端口资源的消耗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本文重点提出了码群路由的节点结构和设计算法,通过对码群路由的拓扑建立以及路由资源选择的仿真,分析了本文所提出的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在缩短路径,节省时间以及减小...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的节点结构及算法的研究


六节点网络的链路邻接矩阵

网络拓扑图,资源分配,码群,多粒度


图 4-10 不同网络下的资源分配4.3 本章小结本章分别对四层多粒度网络中的码群路由网络体系和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给出了码群路由的节点结构,提出了码群路由的设计算法,并举例演示了码群路由的建立,分析了本文所设计的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的优势。并详细地说明了四层多粒度网络中的细粒度路由交换过程并提出了基于 OCDM 的最优路由算法,通过网络拓扑图举例以及路由资源选择的仿真,分析了本文所提出的四层多粒度码群路由网络在减小节点端口、缩短路径长度以及节省路由时间等方面的极大优势。a) 无嵌套网络的路径选择 b) 三层网络的路径选择 c) 四层网络的路径选择

结构图,编码器,结构图,光栅


第 5 章 系统性能的验证及分析tTGbitsnsb 1 /1.25/ 0.8。设计编码器时,根据单重合码的码字来确定 FBG 栅的中心波长。用户 1 的码字是0416 ,由前面所采用的 ITU-T 标准波长可定用户 1 编码器的光栅中心波长分别为 1546.784nm、1550nm、1547.588nm 1551.608nm;同理,用户 2 的码字为1527 ,则用户 2 编码器的光栅中心波可确定为 1547.588nm、1550.804nm、1548.392nm 和 1552.412nm;用户 3 的码为2638 ,则其光栅的中心波长设定为 1548.392nm、1551.608nm、1549.196n和 1553.216nm。在本文所设计的 FBG 光栅中将其反射谱宽度设为 0.3nm,以确足够高的反射率(99%)由于编码器由四个光纤布拉格光栅组成,则需要三个光纤迟器,延迟时间为 t / 3 0.8ns/3 0.267ns。根据编码器构造原理,将光纤布格光栅串联,再辅以一些位序列生成器、光脉冲发生器和光时域观测仪等基本部件,并设定好各自的参数,则构成光码分复用仿真网络系统。下面的图 5-1、5-2 和图 5-3 分别为用户 1、用户 2 和用户 3 的编码器的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短路径算法的图示解析[J]. 王秋荟,陈继斌.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17)
[2]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堆优化实验研究[J]. 张翰林,关爱薇,傅珂,孙廷凯.  软件. 2017(05)
[3]Dijkstra算法中的多邻接点与多条最短路径问题[J]. 王树西,李安渝.  计算机科学. 2014(06)
[4]一种多粒度传送网绿色路由机制[J]. 尹飞,王兴伟,黄敏.  系统仿真学报. 2013(11)
[5]光网络的核心器件——光交叉连接器[J]. 张玲,巩稼民,张亮.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01)
[6]波带交换中一种新型的多颗粒光交叉连接结构[J]. 张鹏,阎阔,张文松.  光通信研究. 2006(06)
[7]光交换技术及其发展[J]. 王伟中.  现代电信科技. 1997(04)

博士论文
[1]光标记交换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师严.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光分组交换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辛明.清华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OCDMA系统中组合编解码技术的应用研究[D]. 张东闯.广西师范大学 2016
[2]四层多粒度光码交换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 赵蕊.燕山大学 2015
[3]基于PCE的多域光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张天天.湖南大学 2014
[4]基于并行处理路由的多粒度光交换技术的研究[D]. 郝晓然.燕山大学 2014
[5]OCDMA编解码器的研究[D]. 张婵.太原理工大学 2011
[6]WDM光网络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的研究[D]. 张仕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0
[7]OCDMA通信系统中地址码的研究[D]. 韩笑.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8]光标记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 瞿科锋.上海交通大学 2009
[9]光码分复用中的编/解码技术[D]. 陈金华.天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79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279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