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码应用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极化码应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极化码是近年来纠错编码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极化码在理论上被证明:当码长趋近于无穷大时达到对称信道容量。相对于传统的LDPC码和Turbo码,极化码的特点是其结构化特征较强,其结构上与信道极化理论结合紧密,可以很容易地分析码的纠错性能。目前,极化码在理论研究上的结果已经比较充分,本文主要内容集中在极化码应用问题,以无线通信应用为背景,研究了极化码的性能、SCL译码算法的改进和在搭线窃听信道下极化码的应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信道极化的基本原理,进而介绍了极化码,着重比较了极化码和Reed-Muller码结构上的相似和区别;分析极化码在不同类型信道模型下的性能仿真,且与Reed-Muller码纠错性能进行了对比,从原理和仿真结果上分析得出:极化码是Reed-mulller的优化,且可将实际应用中的Reed-Muller码替代极化码;仿真分析了极化码在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下的性能以及消息位与冻结位的分布位置,分析有限长极化码和SC译码的应用缺陷。由于SC译码算法将固定比特当作未知量处理,因此并非最大似然译码算法,限制了极化码的纠错性能,目前对此的改进是通过保留多条SC译码路径在译码结束时选择其中似然概率最大的路径或者通过CRC校验路径来改进译码性能,前者在保留路径数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很接近译码的最大似然界限,而后者在牺牲了很小的码率增添了一些冗余后带来了较大的译码提升。SCL译码算法成倍的增加了SC译码的计算量,且消耗了较大的路径存储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SCL+CRC校验的编译码方法,在几乎无性能损失的情况下较高的降低了译码的存储消耗,并研究了这种方法在自适应译码路径数SCL算法中的表现。另外,本文讨论了极化码在搭线窃听信道下的应用。在退化搭线窃听信道下,极化码被证明达到了信道的安全容量,我们讨论了极化码在有限码长下安全通信的应用性问题,并研究了退化搭线窃听信道的性质,给出了BEC模型下的一种密钥协商方法,并研究了密钥做为极化码冻结比特进行编译码的安全性。
【关键词】:极化码 纠错编码 极化码译码算法 搭线窃听信道 安全通信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3-14
- 1.2 极化码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14-16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16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6-17
- 第二章 极化码基础17-28
- 2.1 基本定义17-18
- 2.2 信道极化18-23
- 2.2.1 信道组合18-20
- 2.2.2 信道分裂20
- 2.2.3 信道极化20-22
- 2.2.4 信道极化率22-23
- 2.3 极化码23-27
- 2.3.1 -陪集码23-25
- 2.3.1.1 陪集码的SC译码24
- 2.3.1.2 SC译码下陪集码性能24-25
- 2.3.2 极化码25-27
- 2.3.2.1 极化码编码定理26-27
- 2.3.2.2 极化码的编译码复杂度定理27
- 2.3.3 极化码构造方法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极化码性能与结构仿真分析28-38
- 3.1 极化码与Reed-Muller码28-30
- 3.1.1 SC译码算法29-30
- 3.2 SC译码下极化码性能仿真分析30-33
- 3.3 极化码消息位和冻结位的分布33-34
- 3.4 本章小结34-38
- 第四章 多层校验SCL译码算法38-49
- 4.1 SCL译码算法38-42
- 4.1.1 SCL译码38-39
- 4.1.2 SCL+CRC译码39-40
- 4.1.3 路径数自适应的SCL译码40-42
- 4.2 多层SCL+CRC译码算法与存储复杂度分析42-48
- 4.2.1 多层SCL+CRC译码算法42-43
- 4.2.2 存储复杂度分析43-45
- 4.2.3 多层SCL+CRC纠错性能45-47
- 4.2.4 自适应路径数多层SCL+CRC译码算法47-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搭线窃听信道极化码安全性49-61
- 5.1 搭线窃听信道中的极化码应用49-51
- 5.1.1 搭线窃听信道49-50
- 5.1.2 极化码安全容量可达性50-51
- 5.1.3 有限长极化码与安全性通信应用分析51
- 5.2 退化BEC信道特性与密钥分发方案51-58
- 5.2.1 退化BEC信道特性52-55
- 5.2.2 反馈模型下的密钥分发方案与安全性分析55-58
- 5.3 密钥作为冻结比特的极化码安全通信方案58-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1-63
- 6.1 全文总结61
- 6.2 后续工作展望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A 第三章中各码率极化码结构67-69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9-70
- 学位论文评审后修改说明表逡逑70-71
- 学位论文答辩后勘误修订说明表逡逑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倩;曾小清;张树京;;一种适用于二进制循环不等保护码的译码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7年S1期
2 张长帅;宋黎定;刘泳;;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快速收敛译码算法研究[J];遥测遥控;2007年03期
3 李颖;魏急波;张炜;;球形译码算法中不均匀半径分配方案及性能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李小文;彭德义;谭兵;王振宇;;长期演进系统中一种低复杂度球形译码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年03期
5 毛新宇;程宇新;项海格;;混合的深度优先及宽度优先球形译码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张立军;刘明华;卢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加权大数逻辑译码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周曼;林云;;一种基于统计裁剪的球形译码算法[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5期
8 李颖;王欣;魏急波;;一种复数球形译码算法的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0期
9 张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其译码算法实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章敏;唐宁;廖圣鹏;;Turbo CPM系统Log-MAP译码算法优化[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勇;毕光国;;联合检测的均衡译码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海涛;程型清;李道本;;低复杂度复球译码检测算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梁栋;李冬霞;;一种改进的Turbo码Log-MAP译码算法[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颖;岳殿武;;几何Goppa码的译码[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朝霞;王大勇;;一种高速并行的Turbo码译码算法[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童胜;王鹏;王单;王新梅;;LDPC码量化和积译码的高效实现[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卢而辉;赖信q;谢德望;李肇严;;可运用于线性区块码之新式软式判定译码算法[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8 路成业;孙蓉;王新梅;;Turbo码几种译码算法中的量化分析[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朱敏;孟庆民;高西奇;;球形译码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钊;李会勇;何子述;刘本永;;VBLAST的一种新的非线性译码算法[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伟;多元LDPC码:设计、构造与译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崔俊云;LDPC码的构造及其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黄海艺;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改进译码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罗天放;通信系统中的Turbo码及Turbo均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王单;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晓刚;现代编码的性能分析与简化译码算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刘原华;LDPC码的代数构造及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胡树楷;LDPC码构造及低复杂度译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徐朝军;RS码译码算法及其实现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传钢;LDPC码及迭代接收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照;基于因子图与FPGA的LDPC码概率译码算法研究及实现[D];暨南大学;2015年
2 吴海东;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廖鑫;LDPC码低复杂度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继来;LDPC码编译码及码辅助的载波同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宋雷;极化码SC译码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韩明;低复杂度的TPC译码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孔宪章;LDPC编译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贺巍;卫星自适应LDPC码优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熊有志;干扰信道下分组检测和译码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功岑;基于FPGA的LTE-A系统中的Turbo编译码算法的并行化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极化码应用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3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