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L-DACS1系统的OFDM时频同步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2:13

  本文关键词:L-DACS1系统的OFDM时频同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航空通信数据传输业务的日益增长,现有的通信系统将无法满足未来高速率、高宽带的要求,因此EUROCONTROL提出了L-DACS1,并将其作为未来航空通信的备选方案。L-DACS1系统采用OFDM技术,其频谱利用率较高,抗多径性能较好,因此被广泛关注。然而,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对符号定时偏差和频偏非常敏感,这些偏差可能会引入符号之间干扰和子载波之间干扰,从而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急剧下降。加上L-DACS1系统机载站点与地面站点之间相对速度较快,产生的多普勒频移较大,信道及干扰等较为复杂,因此,研究可靠的符号定时算法和频率同步算法实现准确的时频同步,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及实用意义。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1、介绍了民航通信发展,对无线信道和L-DACS1系统做了简要介绍。接着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符号定时偏差、频率偏差和采样偏差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仿真图,以进一步说明准确的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对L-DACS1系统的重要性。2、对OFDM系统的几种符号定时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等。接着针对L-DACS1系统同步序列的特殊结构和同步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SC算法的改进算法。通过对原算法滑动窗和归一化函数进行改进,解决了原有算法的定时模糊性问题,使得定时精度更高,能适用于L-DACS1系统的符号定时同步,并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验证。3、对一些基于时域和基于频域的频率同步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对比了各算法的频偏估计范围、估计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L-DACS1系统的同步序列结构,找出了一种能够较好地适用于L-DACS1系统频率同步的方法。4、提出了一套适用于L-DACS1系统的时频同步方案。首先,采用改进的SC算法来实现粗符号定时同步,接着实现小数部分频率偏移同步,然后实现整数倍频率偏移同步,最后通过本地相关法实现符号定时的细同步。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验证了该同步方案的同步性能基本达到系统的要求,能够适用于L-DACS1系统的时频同步。
【关键词】:L-DACS1 符号定时 频率同步 OFDM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3;V24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2
  • 1.1 民用航空通信发展8
  • 1.2 L-DACS1 简介及链路同步问题8-9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9-10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10-12
  • 2 无线信道及L-DACS1 系统介绍12-18
  • 2.1 无线信道的基本理论12
  • 2.2 L-DACS1 系统介绍12-16
  • 2.2.1 L-DACS1 物理层简介12-13
  • 2.2.2 帧结构简介13-16
  • 2.3 本章小结16-18
  • 3 定时偏差和频偏对L-DACS1 系统的影响18-30
  • 3.1 L-DACS1 的同步18-19
  • 3.2 符号定时偏差的影响19-24
  • 3.3 频率偏差的影响24-28
  • 3.4 采样偏差对L-DACS1 系统的影响28
  • 3.5 本章小结28-30
  • 4 OFDM符号定时同步和频率同步算法研究30-58
  • 4.1 符号定时同步30-39
  • 4.1.1 基于CP的同步技术30-31
  • 4.1.2 基于同步序列的符号定时31-39
  • 4.2 改进的符号定时算法39-50
  • 4.2.1 SC改进算法40-42
  • 4.2.2 SC改进算法的仿真及性能分析42-44
  • 4.2.3 能量差分改进算法44-45
  • 4.2.4 能量差分改进算法的仿真及性能分析45-46
  • 4.2.5 时域四重复SC改进算法46-49
  • 4.2.6 时域四重复SC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49-50
  • 4.3 频率同步50-56
  • 4.3.1 时域频偏估计技术51-52
  • 4.3.2 频域频偏估计技术52-54
  • 4.3.3 仿真及性能分析54-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5 L-DACS1 联合时频同步方案设计58-70
  • 5.1 粗定时同步59-61
  • 5.2 小数倍频率偏移估计61-63
  • 5.3 整数倍频率偏移估计63-64
  • 5.4 细定时同步64
  • 5.5 仿真及性能分析64-69
  • 5.6 本章小结69-70
  • 6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总结70
  • 6.2 展望70-72
  • 致谢72-74
  • 参考文献74-76
  • 附录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足,刘湘涛;载波频率偏移对正交频分多路系统性能的影响[J];船电技术;2004年04期

2 肖龙;杨国华;鲍丽芳;智腾飞;韩世军;王金梅;;基于改进滑模频率偏移法的光伏孤岛检测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年06期

3 李梅;丁涛;顾伟;万秋兰;;频率偏移情况下的同步相量修正[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翟登辉;徐军;沈定坤;王志鹏;;一种优化的基于频率偏移的孤岛检测新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3年04期

5 刘益青;袁文广;;一种用于频率偏移时有效值计算的修正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2期

6 刘芙蓉;王辉;康勇;段善旭;;滑动频率偏移法在户用光伏孤岛检测中的应用[J];电源世界;2008年08期

7 刘芙蓉;王辉;康勇;段善旭;;滑模频率偏移法的孤岛检测盲区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8 朱彤,桑恩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中克服频率偏移影响的方法[J];应用声学;2005年02期

9 何军;赵钢;;改进型主动式频率偏移孤岛检测算法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3年03期

10 张恒旭;刘玉田;薛禹胜;;考虑累积效应的频率偏移安全性量化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向志海;张尧;陆秋海;;基于附加质量处频率偏移曲线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2 丁丽娅;侯春萍;王兆华;;基于APFFT的OFDM系统[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梦丽;陈金平;;一种基于概略PVT信息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估计算法[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秦升平;尹长川;纪红;乐光新;;OFDM系统中一种频率偏移的盲估计算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隋天宇;李宇;袁兆凯;黄海宁;张春华;;OFDM系统中一种载波频率偏移估计与补偿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6 熊松;;OFDM系统中定时和频率偏移ML估计[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 戴春华;“软硬兼施”消除PLL TUNEB中FM的CPU干扰[N];电子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斌;L-DACS1系统的OFDM时频同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涛;协作多点传输系统载波同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许四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率偏移估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育兵;基于自适应理论的OFDM系统频率偏移估计方法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秦勉;多载波CDMA系统的残留频率偏移估计及补偿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郭攀;OFDM系统的频率偏移估计算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7 邹洪伟;OFDM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估计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方芳;OFDM系统中载波频率偏移和直流偏移估计算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周华杰;OFDM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同步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平;OFDM系统的载频和定时联合同步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L-DACS1系统的OFDM时频同步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41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