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建筑物透视雷达人体成像跟踪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20:02

  本文关键词:建筑物透视雷达人体成像跟踪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建筑物透视雷达系统为基础的人体成像跟踪技术,可以实现隔墙获取建筑物内运动人体目标的图像和位置分布信息,辅助提升建筑物透视感知能力,为反恐侦察监视、灾难救援、执法抓捕等行动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情报监控参考信息。本文主要围绕杂波预处理方法、多层墙体穿透聚焦延时计算和封闭空间运动人体跟踪等几个关键技术展开讨论,具体工作如下:1、建立了建筑物透视雷达回波模型,分析了回波的主要成分,研究了建筑物透视雷达系统主要信号处理流程。2、针对回波中墙体强固定杂波干扰问题,研究了墙体固定杂波相对实用的抑制方法,处理了相应的实测数据;针对回波中规律性多径杂波干扰问题,提出了多径杂波在距离向上的抑制方法,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了建筑物透视雷达的成像算法,并分析了墙体参数对人体成像的影响。3、成像时针对多层墙体引起更加严重的散焦和目标位置偏移问题,提出了五种情况下的聚焦延时计算算法。其中详细研究了两层墙体具有相同和不同相对介电常数的聚焦延时计算方法;针对折射定律法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求解入射角的折射定律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方法,简化了折射定律法计算的复杂度;针对非均匀墙体的复杂计算问题,建立了非均匀墙体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遍历搜索求解入射角的非均匀墙体聚焦延时计算方法,完成了非均匀墙体情况下的计算;针对实际情况中未知墙体参数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问题,提出了自聚焦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方法,处理实测数据得到了良好的效果。4、跟踪时针对封闭空间运动人体机动性强的问题,首先建立了人体目标的运动模型,然后研究了适用于运动人体目标的交互多模型卡尔曼滤波算法,采用最近邻域简化联合概率数据互联方法来解决点迹争夺和航迹分叉等问题,研究了航迹管理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虚假航迹的产生,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解决了机动人体目标跟踪问题。本文针对建筑物透视雷达人体成像跟踪技术展开深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研究了杂波预处理、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和封闭空间运动人体跟踪等问题,为建筑物透视探测技术的应用和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建筑物透视雷达 杂波预处理 聚焦延时计算 人体跟踪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57.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4
  • 1.2.1 杂波处理算法11-13
  • 1.2.2 建筑物透视雷达成像算法13-14
  • 1.2.3 运动人体跟踪算法14
  • 1.3 本文主要工作14-16
  • 第二章 建筑物透视雷达杂波预处理与人体成像分析16-33
  • 2.1 建筑物透视雷达回波模型17-19
  • 2.2 杂波预处理方法19-26
  • 2.2.1 墙体固定杂波抑制方法19-22
  • 2.2.2 多径杂波距离向抑制方法22-26
  • 2.3 建筑物透视雷达人体成像分析26-32
  • 2.3.1 后向投影成像基本原理26-28
  • 2.3.2 墙体参数影响分析28-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多层墙体穿透聚焦延时计算算法研究33-62
  • 3.1 基于相同相对介电常数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算法33-38
  • 3.1.1 算法内容33-36
  • 3.1.2 仿真验证36-38
  • 3.2 基于不同相对介电常数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算法38-43
  • 3.2.1 算法内容38-42
  • 3.2.2 仿真验证42-43
  • 3.3 基于折射定律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算法43-49
  • 3.3.1 算法内容43-47
  • 3.3.2 仿真验证47-49
  • 3.4 基于非均匀墙体模型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算法49-55
  • 3.4.1 算法内容49-53
  • 3.4.2 仿真验证53-55
  • 3.5 基于未知墙体参数的多层墙体聚焦延时计算算法55-61
  • 3.5.1 算法内容55-58
  • 3.5.2 仿真验证58-59
  • 3.5.3 实测验证59-61
  • 3.6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封闭空间运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62-84
  • 4.1 建立封闭空间人体运动模型62-68
  • 4.2 交互多模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68-72
  • 4.3 点迹-航迹关联方法72-73
  • 4.4 航迹管理方法73-77
  • 4.5 结果验证77-83
  • 4.5.1 仿真结果77-79
  • 4.5.2 实测结果79-83
  • 4.6 本章小结83-84
  • 第五章结束语84-86
  • 5.1 全文总结84-85
  • 5.2 工作展望85-86
  • 致谢86-87
  • 参考文献87-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1-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曼;;拥挤场景中对多个人的检测和跟踪技术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蔡国松,卢广山,王合龙;眼跟踪技术[J];电光与控制;2004年01期

3 陈学昌;韩佳珍;魏桂英;;话题识别与跟踪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09期

4 孙仲康;运动辐射源的被动定位与跟踪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6年02期

5 张珏;刘云;;话题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龚擎;眼跟踪技术开辟操作界面新纪元[J];电脑技术;1996年12期

7 久期;英国将采用先进监听监视跟踪技术[J];通信技术与发展;1997年04期

8 郑林;李树平;李胜东;范书平;司巧梅;;话题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8期

9 朱泽民;;会话跟踪技术及其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07期

10 ;无线蓝影鼠标新品[J];办公自动化;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龙;张艳秋;吴楠;杜选民;;多运动目标自动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赵倩;;叛逆者跟踪技术及应用[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骆卫华;刘群;程学旗;;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的发展与研究[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岩;马林;;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跟踪技术及其初步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黎鹏;赵博文;范志娜;杨园;王蓓;潘美;唐海林;;左房跟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房容积的可行性[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6 袁丽君;曹铁生;段云友;竹中克;海老原文;宇野汉成;;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跟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应变及同步性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惠芳;郭中;郭金庚;黄永忠;;移动agent安全跟踪技术[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张静;谢明星;王新房;吕清;冷松;郑智超;;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曾银枝;钱若军;;一种改进的弧长法跟踪技术[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郭尊华;谢维信;;弹道导弹跟踪技术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奎;军事跟踪技术:让“猎物”无所遁形[N];中国国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开宇;基于红外图像的运动船舶检测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物透视雷达人体成像跟踪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51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