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可调谐高线性Gm-C复数滤波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14 19:02

  本文关键词:可调谐高线性Gm-C复数滤波器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复数滤波器作为低中频接收机中的重要模块,实现镜像抑制和信道选择的功能。滤波器灵活的频率调谐能力可使接收机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良好的线性度可以有效降低接收机的误码率。因此可调谐高线性滤波器的研究对整个射频接收机系统的功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中频接收机中的可调谐高线性Gm-C复数滤波器。首先从Gm-C滤波器的理论知识与镜像抑制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Gm-C复数滤波器的实现方式,之后根据接收机的指标要求,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采用多路反馈法设计出复数滤波器的拓扑结构,保证了电路中所用元器件最少以及滤波特性对元器件较低的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传输器的高线性度跨导放大器,实现了滤波器中跨导值的精确比例关系;为满足频率调谐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跨导放大器主从控制电路,在实现跨导值调节的同时,将决定Gm-C滤波器频率特性的时间常数C/Gm转变为RC,使得原本仅用于有源RC滤波器的低功耗频率校准电路可用于Gm-C滤波器中。论文设计的可调谐高线性Gm-C复数滤波器在SMIC0.18μm CMOS工艺下完成了电路和版图的设计,并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工作在1.8 V的电源电压下,静态功耗为2mW;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调谐范围为141 KHz到453 KHz,带宽调节范围从92 KHz到837 KHz,中心频率和带宽可独立调节;滤波器镜像抑制比大于20dB线性度方面,输入三阶互调点ⅡP3大于17 dBm。测试结果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复数滤波器 主从控制 高线性度 可调谐 频率校准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713;TN8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论文主要工作10-11
  • 1.4 论文内容概述11-12
  • 第二章 滤波器设计概述12-28
  • 2.1 镜像抑制接收机基本原理12-14
  • 2.1.1 超外差式接收机12-13
  • 2.1.2 镜像抑制接收机13-14
  • 2.2 滤波器设计原理14-23
  • 2.2.1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14-16
  • 2.2.2 滤波器的分类16-19
  • 2.2.3 滤波器设计方法19-23
  • 2.3 复数滤波器设计23-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Gm-C复数滤波器电路设计28-52
  • 3.1 滤波器设计指标28-29
  • 3.2 复数滤波器结构设计29-35
  • 3.2.1 多路反馈Gm-C滤波器模型29-31
  • 3.2.2 四阶Gm-C复数滤波器结构设计31-35
  • 3.3 高线性度跨导放大器设计35-41
  • 3.3.1 基于电流传输器的跨导放大器设计36-40
  • 3.3.2 跨导放大器仿真分析40-41
  • 3.4 频率调谐与校准模块设计41-46
  • 3.4.1 跨导放大器主从控制电路42-44
  • 3.4.2 低功耗频率校准电路设计44-46
  • 3.5 可测试输出缓冲器设计46-48
  • 3.6 滤波器整体仿真48-50
  • 3.7 本章小结50-52
  • 第四章 版图设计、测试结果及分析52-62
  • 4.1 版图设计52-55
  • 4.2 后仿真验证55-57
  • 4.3 测试及结果分析57-60
  • 4.4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5.1 总结62-63
  • 5.2 展望63-64
  • 致谢64-66
  • 参考文献66-70
  • 作者简介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滤波、滤波器[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6期

2 Richard Kurzrok;;具有低通响应的可调滤波器电路[J];电子设计技术;2001年11期

3 ;你问我答[J];电子制作;2001年03期

4 杨继深;电源线滤波器的正确使用[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2年04期

5 ;网络、滤波、滤波器[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11期

6 ;网络、滤波、滤波器[J];电子科技文摘;2003年03期

7 范颖鹏,杜正伟,龚克,张肃;平面波照射下屏蔽腔内滤波器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8 刘s

本文编号:365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65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