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带内全双工通信的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7:19
随着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与部署,各种新颖的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涌现,用户对无线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和容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带内全双工(IBFD)技术可以支持收发端进行无线信号的同时同频传输,相比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可以倍增频谱效率,实现高密度和高效率的网络接入。带内自干扰消除是实现IBFD通信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的自干扰消除技术可以分为电学自干扰消除和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相比于电学方案,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衰减和延时匹配,可以突破电学方案的带宽和工作频段限制,满足IBFD无线通信系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要求。本论文主要对基于直接调制器(DML)和基于双驱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DMZM)的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进行理论建模和实验验证。在理论建模中,首先对消除带宽进行分析,推导得到延时偏差是影响消除带宽的关键因素,并定量证明了光学方案相比于电学方案的带宽优势。其次对消除深度进行分析,得到影响窄带消除的重要因素是衰减和时延偏差,而影响宽带消除的主要因素是频率选择性幅度和相位失配。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典型的线性调制解调的光学自干扰消除系统。在基...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带内自干扰消除技术
1.2.1 电学自干扰消除技术
1.2.2 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
1.2.3 性能指标与性能比较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DML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2.1 自干扰消除原理
2.2 自干扰消除系统的无线传输研究
2.3 消除带宽分析
2.4 自干扰消除模型
2.4.1 窄带消除模型
2.4.2 宽带消除模型
2.5 自干扰消除模型的实验验证
2.5.1 DML频带内的验证
2.5.2 无线频带内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DMZM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3.1 自干扰消除原理
3.2 消除性能分析
3.3 基于DDMZM的光载无线系统的仿真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双工MIMO的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实现
4.1 全双工MIMO的 SIC技术
4.2 2 ×2 MIMO基于DML的 SIC技术
4.2.1 MIMO系统的SIC原理
4.2.2 仿真实验
4.3 2 ×2 MIMO基于DDMZM的 SIC技术
4.3.1 MIMO系统的SIC原理
4.3.2 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进展[J]. 魏克军,李侠宇,张晶,赵妍. 电信网技术. 2016(11)
[2]5G若干关键技术评述[J]. 张平,陶运铮,张治. 通信学报. 2016(07)
[3]室内环境下2.6GHz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道测量与建模[J]. 吴翔宇,沈莹,唐友喜. 电子学报. 2015(01)
[4]同频同时全双工网络干扰分析及消除方法研究[J]. 卞宇阳,马猛,李斗,焦秉立. 电信网技术. 2014(11)
[5]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邬贺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05)
[6]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研究[J]. 卞宏梁,曹磊,孙震强. 电信技术. 2013(12)
博士论文
[1]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通信自干扰抑制[D]. 何昭君.电子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两发两收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胡俊丰.电子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71916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带内自干扰消除技术
1.2.1 电学自干扰消除技术
1.2.2 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
1.2.3 性能指标与性能比较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DML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2.1 自干扰消除原理
2.2 自干扰消除系统的无线传输研究
2.3 消除带宽分析
2.4 自干扰消除模型
2.4.1 窄带消除模型
2.4.2 宽带消除模型
2.5 自干扰消除模型的实验验证
2.5.1 DML频带内的验证
2.5.2 无线频带内的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DMZM的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3.1 自干扰消除原理
3.2 消除性能分析
3.3 基于DDMZM的光载无线系统的仿真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双工MIMO的光学自干扰消除技术实现
4.1 全双工MIMO的 SIC技术
4.2 2 ×2 MIMO基于DML的 SIC技术
4.2.1 MIMO系统的SIC原理
4.2.2 仿真实验
4.3 2 ×2 MIMO基于DDMZM的 SIC技术
4.3.1 MIMO系统的SIC原理
4.3.2 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进展[J]. 魏克军,李侠宇,张晶,赵妍. 电信网技术. 2016(11)
[2]5G若干关键技术评述[J]. 张平,陶运铮,张治. 通信学报. 2016(07)
[3]室内环境下2.6GHz同时同频全双工自干扰信道测量与建模[J]. 吴翔宇,沈莹,唐友喜. 电子学报. 2015(01)
[4]同频同时全双工网络干扰分析及消除方法研究[J]. 卞宇阳,马猛,李斗,焦秉立. 电信网技术. 2014(11)
[5]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邬贺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05)
[6]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研究[J]. 卞宏梁,曹磊,孙震强. 电信技术. 2013(12)
博士论文
[1]同时同频全双工无线通信自干扰抑制[D]. 何昭君.电子科技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两发两收同时同频全双工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胡俊丰.电子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71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67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