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S监测站坐标确定及对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07:23
对北斗监测站(框架点)坐标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精密单点定位和联合MGEX数据网解两种处理方案确定北斗地面监测网各站在国际地球参考架下的精密坐标。利用北斗观测数据对两种方案进行验证,特别分析了地面监测网各站坐标精化对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网定轨精度的提升。初步计算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处理方案得到的各地面监测站坐标水平和高程的重复性分别为2.3 cm和3.4 cm,联合MGEX北斗数据网解处理方案得到的坐标水平和高程重复性分别为0.8 cm和2.2 cm。利用网解方案对监测站坐标进行更新后:IGSO(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卫星3D重叠弧段精度平均提升15.4%,MEO(medium earth orbit)卫星3D重叠弧段精度平均提升25.8%;北斗二号卫星平均激光检核残差由0.39 m降至0.24 m,平均精度提升38%;北斗三号卫星平均激光检核残差由0.25 m降至0.18 m,平均精度提升28%。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北斗监测站坐标确定方法
1.1 PPP方法
1.1.1 实验数据与解算策略
1.1.2 结果与分析
1.2 联合MGEX的BDS精密网解
1.2.1 实验数据与解算策略
1.2.2 结果与分析
2 监测站坐标精化对北斗区域网定轨精度的提升
2.1 区域网定轨策略
2.2 定轨残差分析
2.3 轨道重叠弧段分析
2.4 轨道激光检核
3 结语
本文编号:373846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北斗监测站坐标确定方法
1.1 PPP方法
1.1.1 实验数据与解算策略
1.1.2 结果与分析
1.2 联合MGEX的BDS精密网解
1.2.1 实验数据与解算策略
1.2.2 结果与分析
2 监测站坐标精化对北斗区域网定轨精度的提升
2.1 区域网定轨策略
2.2 定轨残差分析
2.3 轨道重叠弧段分析
2.4 轨道激光检核
3 结语
本文编号:373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738469.html